APP下载

浏阳金刚头《老案堂班》

2018-08-29陈飞虹

艺海 2018年2期
关键词:湘剧高腔戏班

陈飞虹

[摘要]本文通过浏阳金刚头《老案堂班》对于湘剧的形成、对丰富湘剧剧目的贡献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的论述,对湘剧的源与流进行了探索。对于湘剧的形成,提出了吉王府说与老案堂说两种说法。并认为这两说都有它的道理,即吉王府说为湘剧形成的初级阶段,老案堂说为湘剧的成熟阶段。

[关键词]湘剧;老案堂班

公元2017年12月18日,我有幸受邀到了向往已久的浏阳市金刚镇参加由中共浏阳市委宣传部与浏阳市文联主办,由中共金刚镇委员会与金刚镇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湘剧起源及老案堂班历史传承学术研讨会》,这是一次探源、传承与研究湘剧的盛会。会上,专家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和发表许多宝贵的意见。作为一名湘剧工作者,也想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以便求教于大家。

我们知道,浏阳历史上盛产爆竹烟花。据1994年出版的《浏阳县志》介绍,清光绪年间,1875年至1908年输出鞭炮,值银三万元;宣统年间,也就是1909年至1911年,增至年产值160万元;民国八年,也就是1919年,年产值增为300万元。金刚头历来是浏阳鞭炮烟花的主要产地,在县城设鞭炮庄22家,还向武汉、广州、厦门、香港、南洋等地派去坐庄。当年的鞭炮烟花为家庭手工业生产,是农家主要副业之一,也是农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但是,由于消防设备与生产环境较差,生产中常常发生爆炸和火灾,生命财产都受到惨重的损失。限于认知,加之沅湘之间自古信鬼神而好祭祀,人们避灾求福皆仰仗于神灵,所以当时金刚头的庙宇三元宫香火日盛、庙产日丰、祀田日广,因而酬神唱戏的盛会逐渐增多。据记载,清代的乾隆年间,也就是1736年至1820年,便有小型湘戏班随神案流动演出,称案堂班。不久,毗邻的湘东北、鄂东南、赣西北等地,许多庙宇相继有了案堂班。因为金刚头三元宫是第一个组建案堂班的地方,所以被尊为老案堂班,其他庙宇的戏班只称为案堂班。

抗日战争中,金刚头遭日军洗劫,鞭炮业沉落,不可幸免的是,与之相附的戏班也随之沉落,老案堂班以及各地的案堂班便只留下了人们的记忆,如果再不提及,再过若干年,恐怕连这种“记忆”都不存在了,那可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那么,今天我们时隔快一百年了,回头再来看看当年的老案堂班,又有哪些值得我们提及的呢?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

第一,《老案堂班》对湘剧形成所起的作用

湘剧包含有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等四大声腔,惯称高、低、昆、乱。一般来讲,人们认为高腔源于江西弋阳腔,后又受到了安徽青阳腔的巨大影响。明朝嘉靖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599年,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今唱家称弋阳腔者,则出江西,两京、湖南、闽广用之。”弋阳腔流入湖南后,与湖南长沙、浏阳、湘潭等地的民间音乐相结合,便形成了湘剧高腔,受青阳腔影响后,发展了其中的滚调部分,成为湘剧高腔中的“放流”,逐渐形成为湘剧高腔的“腔、流结构”,也就是现在大家所认为的湘剧高腔。徐渭的《南词叙录》成书于明代嘉靖三十八年,即公元1599年,那时湖南就唱弋阳腔了,可见弋阳腔的流入湖南肯定要早于嘉靖三十八年了;湘剧的低牌子是怎样来的呢?不少音乐专家研究后认为,低牌子来到湖南的时间早于昆腔。明朝以前,随着元杂剧的演出,北曲已经传人湖南,继承了北曲传统旳弋阳腔进入湖南后,其中的“其节以鼓、其调渲”、“一唱众和”的一部分曲牌与湖南地方音乐结合而衍变成了高腔,其余弋阳腔中受北曲影响的曲牌,便与湖南原已存在的北曲合流形成了湘剧低牌子。不过,笔者近几年来经过一番研究,于2001年写出了《湘剧低牌子推论——为海盐腔寻踪》一文,然后相继于2002年和2006年分别写出了《湘剧低牌子音乐探讨——为海盐腔再寻踪》《读李东阳诗作的思考——谈谈海盐腔》两文中,提出了湘剧低牌子音乐是被失传了四百多年、南戏四大声腔之首的海盐腔遗音的观点而受到了江西、浙江等地专家的认同。根据以上两种看法,低牌子之成为湘剧声腔起码也有六百多年历史了;湘剧昆腔在伴奏方式上,在基本腔调方面,和低牌子大同小异,因为它们都继承了南北曲的传统,是一个系统的东西。但昆曲唱腔比低牌子更为细腻,有所谓“水磨腔”之称。湘剧的大普庆班是一个专唱昆腔的班社,因此昆腔应是明末清初,在湘剧弹腔盛行之前,继低牌子与弋阻腔以后便进入了湘剧的一种声腔;湘剧弹腔也称乱弹,艺人习惯叫它为南北路,属皮黄系统。南路即二黄,北路即西皮。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全国皮黄戏兴起,各地艺人竞相学习。据清人范锴于道光二年,也就是公元1822年撰写的《汉口丛谈》中记述:湖北通城人李翠官,幼年在岳阳学戏,成为楚玉部的著名演员,二十多岁时,去汉口荣庆部搭班,与安徽著名艺人台官同台演出,一时号称“两美”。这说明徽调,即南路二黄早在李翠官学戏之前,也就是乾隆年间便已传人湖南。周贻白所著《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一书中,提到安徽的吉庆班也曾来到湖南演出。这些都说明了在清代乾隆年间,湖南的皮黄戏已经很盛行,当其与湖南的民间音乐、地方语言、生活习俗等紧密结合之后,便形成了湘剧的弹腔。

湘剧的正名,为时还不很久。1949年以前,一般人称看湘戏为看“大戏”,称木偶皮影戏为“小戏”,以示区别。还有些人称唱湘戏为唱汉调,以别于唱京调。因而普遍称湘剧班为“大戏班子”“汉调班子”。到了1920年,长沙有陶兰荪、胡绳荪等业余湘剧爱好者,组织有“闲吟社”,出版有《湖南戲考》《戏源复沽》等刊物。其中赵少和主编的《湖南戏考》第一集序言中,西兴散人所作《序二》云:“闻之顾曲家,湘剧全盛于清同、光年间。”湘剧这个名称,才正式见诸文字记载。

然而,不是因为湘剧名称在1920年见诸文字记载便确定在1920年才有湘剧的。其实,湘剧早在1920年之前的很久很久就应该形成了。前面我们讲到的高、低、昆、乱四大声腔之进入湘剧,只解决了一个湘剧声腔的来源问题,不是说这些声腔流入湖南后就叫湘剧了,它有一个长期与湖南的地方音乐、语言、民风民俗相结合后才形成的过程。那么,湘剧是在什么年代、怎样形成的呢?湖南的戏曲活动,最早的记载见于元代至正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55年夏庭芝的《青楼集》中,他在《青楼集》中说:“帘前秀,末泥任国恩之妻也,杂剧甚妙,武昌、湖南等处多敬爱之。”这位帘前秀是位女演员,唱的是杂剧,距今已经有六百多年。当然,这不能说明这就是湘剧的前身,但它证明了六百多年以前,湖南已经有戏曲的演出了。

关于湘剧的形成,社会上也存在两说,即吉王府说与老案堂说。

持吉王府说的人认为,金灭北宋后,南杂剧随商贾入湘,本士的祭祀文化又结合弋阳腔、青阳腔和昆山腔,衍生出湘剧声腔和表演形式,原称湘音、大戏、汉戏或谓长沙大戏班。据长沙县志记载:“明洪武三年,赐第八子朱梓为长沙王,建吉王府占据了大半个旧长沙城。王府中有专事礼乐的艺工,同时也常传民间戏班进府演出,增强了王府戏班和民间戏班的联系与交流,明末,张献忠领兵攻入长沙,焚烧吉王府,王府戏班星散,纷纷流人民间,搭班觅食。”可见当时就有官办民营两种体制的湘剧班社,距今有近六百年之久。

持老案堂说的人认为,浏阳历来盛产烟花爆竹,而金刚头是浏阳烟花鞭炮的主要产地。前面已经说过,当年的鞭炮烟花为家庭手工业生产,由于消防设备和消防知识较差,生产中经常发生爆炸和火灾,生命财产皆损失惨重。针对这种现实,本就盛行求神许愿之风的人们把脱祸求财的希望寄托在菩萨的身上,金刚头的三元宫内供奉的是一尊叫“三元福主”的傩神。道教《云笈七签第五十六》说:“天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但金刚头三元宫祀奉的不是道教的天、地、水三官,而是唐、周、郭三位将军的木雕头。元,指人头。传说这三位将军,曾为保卫地方群众的生命财产献出了生命,因而受到了人们的敬仰和信赖。因为这样,三元宫的香火日盛,专供三元宫的戏班也日见红火。人们为表虔诚,常把神案接到家中供奉。案,指庙里的神案;堂,指拜神的香火堂。这种以案堂命名的湘剧戏班也跟着神案到一处、演一处。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一日是菩萨生日,傩案归庙,各地的案堂班都来金刚头献戏祝寿。当时的金刚头小镇上,有上、中、下三街,搭起三个戏台,连演四十八天。可以说,好戏不断、观者如云,其剧目之多、演员之众,较之今日的戏剧会演毫不逊色。

根据以上介绍,我认为对于湘剧的形成,吉王府说和老案堂说都是有道理的。即在明代的长沙吉王府时期,湘剧初步形成,而到了清代的老案堂时期,湘剧进一步完善,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一个剧目丰富、声腔完美、表演艺术精湛的地方大戏剧种。

第二,《老案堂班》对湘剧剧目的丰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前面说过,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一日是菩萨的生日。这一天,傩案回到庙里,各地的案堂班都来金刚头献戏祝寿。金刚头小镇上,上、中、下三条街上搭起三个戏台,要连演四十八天。设想,一场至少要演三个小时,三个戏台共九小时,平均每场演四折戏,一天起码要演十二折到十五折戏,四十八天要多少折戏呢?而且来献戏的班社,必须工整地抄下至少一个剧本留在庙里,各班社也可将自己需要的剧本从庙里抄回去。每年六月,老案堂班有专人翻晒和修补庙藏剧本,并且,还有一批爱好湘剧的文化人帮助校订剧本。因为年年有新的剧本交到庙里,三元宫老案堂班的剧本便逐渐增多,成为湘剧的剧本宝库,为丰富湘剧的剧目作出了贡献。

湘剧的剧目是丰富多彩的,到底有多少剧目呢?老艺人传说是“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完的《封神》和《三国》”。据文化大革命前的统计,湘剧剧目知道剧名的有一千以上,有剧本的是八百多个。其中的连台大本戏《封神榜》《西游記》《南游记》《目连传》《岳飞传》虽只算一个,但这些戏都是篇幅浩瀚的长篇巨著。如《岳飞传》有七大本,每天只能演出一本的一半,七大本一共要演十四天,而且每场都要超过三小时;《封神榜》有九大本,现在收集到的八本就有四十万字;《目连传》过去还有多达四十八本之说,如按现代剧场演出,以每个戏最长不超过三小时(其实现在基本上是两小时左右一场)来计算,这种大本戏的篇幅,也足足有几百个戏。此外,象《琵琶记》《金印记》这些整本戏,如果按传统本演出,每个戏都可以演十来个小时。也就是说,一个剧目的篇幅实际上有几个戏那样长。因此,尽管总数字只有八百个左右,数量其实有一千多。应该说,湘剧能有这么丰富的剧本,浏阳金刚头的老案堂班也是有它一份功劳的。

第三,《老案堂班》在湘剧人才的培养上,贡献也是巨大的

当年老案堂班的活动,既创作、收藏、积累又交流剧本;每年还集合那么多戏班演出,有艺术交流又有竞赛,互相观摩,还有许多爱好湘剧的文化人参与评议,无疑对湘剧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所有参加活动的戏班和演员受益。当然,受益最多的自然是老案堂班和该班的演员。因而,很多人愿意到老案堂班来唱戏和学戏。不尽如此,老案堂班还注重湘剧的传承和教学,当年在班里的彭松贤和暨镇宝先生就是两位著名的湘剧教育家。其中彭松贤先生戏德极高,授徒也多。他的高腔岳飞戏远近闻名;暨镇宝人称暨八先生,曾在江西萍乡清华科班、攸县兴华科班、衡阳金字科班等多处当过坐堂老师。湖南省湘剧院原副院长、湘剧艺术大师徐绍清先生首先拜师彭松贤先生学艺,后又从师于暨镇宝暨八先生。徐绍清先生号称湘剧高腔大王,他的艺术成就称得上是湘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具有全国影响的著名艺术家,他的高腔戏《琵琶上路》《广才扫松》和《潘葛思妻》等都得益于彭松贤和暨缜宝二位宗师的教授。另外,出自暨八先生门下的湘剧表演艺术家还有孔清玉、孔清富、肖金祥、朱仲儒和湘剧音乐家欧阳寿庭等。他们的成才一方面是多亏了二位教育家的亲授,另一方面也是与老案堂班的艺术品位与戏班的特殊建制分不开的。我们知道,浏阳金刚头《老案堂班》的建制是十分精练的。演员只有九人,俗称“九老图”也叫“九条网子”,全班连班主只有十八人,无论高腔戏、弹腔戏以及低牌子戏都能演出,而且剧目随点随唱。这就要求每一个演员都必须掌握好本行当的所有剧目。演员和班主要签订合同,一般合同是为期半年,规定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和十二月二十四日为过班日期。在自身愿意的情况下,你的才艺(水平)班主满意,又受到观众欢迎的话,便可以续约。如果你的才艺(水平)班主不满意,观众的反映又不好的话,就会被解雇。在这种建制和机制的情况下,演职员们是非常努力的。勤学苦练、寻师学艺、互相切磋,蔚成风气。戏班里有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也就人才辈出。一般来讲,凡是在老案堂班学过戏、搭过班的人,都成为外地湘戏班子争相聘请的饱学先生,受到了人们的敬仰和欢迎。

总之,浏阳金刚头《老案堂班》在湘剧的形成和发展上翻过了光辉的一页,它对湘剧艺术的贡献,它的丰功伟绩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特别是湘剧不很景气的今天,对老案堂班现象进行研讨有着它的现实意义。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我们指引了方向,党的十九大精神给了我们力量,随着中央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高度重视,加上老案堂班的成功经验,湘剧艺术定会再现一个美丽的春天!

猜你喜欢

湘剧高腔戏班
“踩麻石”的戏曲
——湘剧之形成与发展探微
瓯剧高腔与南戏渊源关系考
功德林寺戏班:寺院文化对觉木隆派的特殊重塑
曹汝龙湘剧艺术六十周年专场演出
辰溪县社塘村辰河高腔木偶戏调查研究
云南壮剧的几种组织形式
湘剧《云阳壮歌》剧本研讨会
《高腔》小说意象叙事与美学意蕴分析
中小学校湘剧传承的实施现状与建议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移民音乐的民间存在形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