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西他滨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2018-08-28徐长荣金阿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5期
关键词:白细胞白血病实验组

徐长荣 金阿荣

【摘要】 目的 观察并探讨地西他滨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各14例。对照组采用阿糖胞苷+阿柔比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CAG方案)治疗,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地西他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白细胞水平复常时间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实验组白细胞水平复常时间(5.81±0.6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69±1.17)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8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应用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有效缩短了患者白细胞水平复常时间, 具有较高安全性, 临床上值得推广

应用。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疗效;地西他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5.079

在临床上急性髓系白血病是造血系统中造血祖细胞恶性分化导致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由于环境污染的加重及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数量逐年上升, 发病群体主要集中于老年患者[1]。急性髓系白血病具有难治性强、复发性高且异质性较高等特征, 极大的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2]。本研究选取来本院就诊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28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对两组患者的白细胞水平复常时间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来本院就诊的2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 其中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各14例。其中女16例, 男12例, 年龄25~74岁, 平均年龄(48.56±8.52)岁。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CAG方案治疗,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地西他滨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柔比星7 mg/m2,

采取静脉滴注, 第1~8天;阿糖胞苷10 mg/(m2·d), 采取皮下注射, 每12小时1次, 第1~14天;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 剂量为200 μg /(m2·d), 采取皮下注射方式, 1次/d,

第1~14天。患者白细胞计数>20×109/L时, 停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患者白细胞计数降至1.0×109/L时, 继续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应用地西他滨治疗, 剂量为15 mg/m2, 静脉滴注, 1次/d, 连续治疗5 d, 4周为1个疗程, 治疗1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白细胞水平复常时间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比较。患者白细胞计数复常以白细胞计数<1.0×109/L为标准。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有效恢复;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变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白细胞水平复常时间比较 实验组白细胞水平复常时间(5.81±0.62)d明显短于对照組的(8.69±1.17)d, 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 显效4例(28.57%)、有效4例(28.57%)、无效6例(42.86%), 总有效率为57.14%;实验组患者中, 显效6例(42.86%)、有效7例(50.00%)、无效1例(7.14%), 总有效率为92.86%;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在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 并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随着科学技术及医疗水平的提升, 临床研究表明, 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应用地西他滨具有显著效果[3]。地西他滨主要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类型中应用, 对于骨质增生异常综合征能够产生良好效果。该药物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活性, 药物浓度低时具有良好的去甲基化作用, 而药物浓度较高时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4]。地西他滨通过对患者体内DNA甲基转移酶进行有效的抑制, 对CpG岛局部甲基化产生良好的去甲基化作用, 实现癌症基因重新活化的有效阻碍, 从而达到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效果[5-10]。本研究中对照组应用CAG方案治疗,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地西他滨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白细胞复常水平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显示, 实验组白细胞水平复常时间(5.81±0.6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69±1.17)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8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应用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有效缩短了患者白细胞水平复常时间, 具有较高安全性, 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亨, 蒋元强, 沈云峰, 等. 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HAG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7(9): 1074-1077.

[2] 李光, 任婧婧, 张韵洁, 等. 地西他滨联合减量I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其转化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现代肿瘤医学, 2017, 25(18):2985-2989.

[3] 王继芳, 魏秀丽, 郭莉, 等.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1(27): 152-153.

[4] 赵建治, 周建尧, 侯韬, 等. 地西他滨与HAG方案单用及二者联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比较.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5(5):792-794.

[5] 常城, 杨波, 张琳, 等. 地西他滨联合自体CIK细胞治疗2例高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3, 21(1):62-67.

[6] 李娜.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山西医科大学, 2014.

[7] 任羽, 贺爱军. 单药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5):190-191.

[8] 杨红, 周泽平, 刘月波, 等. 地西他滨治疗2例治疗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并文献复习.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2, 18(6):377-378.

[9] 王秀梅, 王淋. 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 45(10):62-64.

[10] 洪雅萍, 秦晓铧, 陈小宇, 等. 改良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华夏医学, 2017(6):31-34.

[收稿日期:2018-01-08]

猜你喜欢

白细胞白血病实验组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减少是免疫力降低了吗?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也议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
白细胞总是低是有病吗?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