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孕栓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2018-08-28王红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宫缩乏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产后出血

王红梅

【摘要】 目的:对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孕栓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进行探讨。方法:研究纳入40例对象为2012年1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存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根据其入院时间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卡孕栓,观察组采用缩宫素+卡孕栓+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将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详细整理后做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后2、24 h出血量、总出血量及24 h血红蛋白下降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分娩时可选择缩宫素+卡孕栓+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该药物联合方式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防治效果显著,疗效确切、用药安全。

【关键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卡孕栓;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2.0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2-0050-03

产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流血量>500 ml,剖宫产时>

1 000 ml便为产后出血,该情况为产科常见并发症类型之一,临床上强调予以产妇即刻止血,以避免持续出血危及生命[1]。有资料显示,产后出血中约90%的产妇为宫缩乏力所致,可见产妇产后出血情况与其子宫收缩力相关,故临床上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时强调产妇子宫收缩力的维持与增强。本次研究着眼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防治,旨在对其联合用药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纳入40例对象为2012年1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存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以其入院时间分为两组,每组20例。纳入标准:纳入存在羊水过多、多胎妊娠、产程异常以及高龄产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年龄20~40岁、病情符合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相关诊断标准、产妇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中相关内容均知晓,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本次研究中各项内容均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允许。排除标准:合并重大脏器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的产妇;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过敏体质或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的产妇;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的产妇;存在精神/语言/听力障碍的产妇;临床资料不完善的产妇。对照组年龄为23~38岁,平均(29.17±3.85)岁;孕周为36~42周,平均(39.15±1.53)周。观察组年龄为21~40岁,平均(30.42±3.61)岁;孕周为36~41周,平均(38.40±1.27)周。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产妇接受缩宫素(生产企业:马鞍山丰原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4020474;规格:1 ml∶10单位)+卡孕栓(生产企业: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800007;规格:0.5 mg×5枚)防治,于胎儿娩出后予以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再以卡孕栓2粒舌下含化[1]。

1.2.2 观察组 产妇接受缩宫素+卡孕栓+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生产企业: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4183;规格型号:1 ml∶250 μg,以C21H36O5计)防治,缩宫素+卡孕栓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法用量为:剖宫产产妇行宫体直接注射,阴道分娩产妇则予以经腹壁宫体注射,初始药剂量为250 μg,若见血流未显著减少,便每隔15 min重复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但需注意的是要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总剂量控制在<2 mg。

1.3 观察指标

观察产妇用药后2、24 h出血量及产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状况,记录并计算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将相关数据作整理后比较分析。

1.4 评价标准

(1)出血量计算:术前给产妇臀下放产妇记血量纸,处理好胎儿娩出后的羊水,再将术中外流血用纱布吸附,之后进行称重计算,以1.05的比重换算毫升数,吸引瓶中的血量计算其术中出血量[2]。(2)产后出血诊断标准:根据《妇产科学》中相关标准诊断,胎儿娩母体后24 h内失血量>500 ml、剖宫产时>

1 000 ml;产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为产后24 h及产前血红蛋白之差。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軟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比较

观察组产后2、24 h出血量、总出血量及24 h血红蛋白下降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

以24 h内失血量>500 ml、剖宫产时胎儿娩母体后24 h内总失血量≥1 000 ml为标准:观察组产后出血2例,产后出血率为10.0%;对照组产后出血7例,产后出血率35.0%,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产后出血为产妇产后24 h内流血量>500 ml时的状态,临床上多见产妇阴道流血过多的情况,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出血性休克,并容易出现各种感染的情况[3]。临床上约有90%的产后出血产妇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而造成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分娩过程中其Ca2+-钙调蛋白-肌球蛋白轻链激酶信号通路介导遭到影响,随之子宫平滑肌细胞中的大量缝隙连接产生相关反应,女性体内缩宫素与前列腺素调节异常导致子宫平滑肌细胞电活动、机械活动处于同步状态[4]。女性体内缩宫素受体及前列腺素前体缺乏/合成障碍时,分娩过程中便极易出现宫缩乏力的情况,再者是细胞外Ca2+浓度偏低或者子宫平滑肌细胞缝隙连接形成缺乏时亦容易出现宫缩乏力,随之便极易出现产后出血的不良情况[5]。故临床上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时,强调产妇子宫平滑肌收缩力的维持与增强,以确保其宫缩力能维持到胎儿娩出后,本次研究旨在对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孕栓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进行探讨总结,以期对临床上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防治提供参考。

现代医学指出引起产后子宫肌收缩、缩复功能异常的因素诸多,比如产妇精神过度紧张或疲劳所致,亦或者是产妇存在各种妊娠合并症,如常见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不良情况;再者是因为产妇子宫过于膨胀所致,常见的情况有巨大儿、多胎妊娠或者羊水过多的情况,同时子宫畸形/子宫器质性病变等方面问题亦极易导致产妇出现宫缩乏力而产后出血[6]。临床上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方法诸多,比如常用的持续性子宫按摩以及缩宫素、卡孕栓或者米索前列醇等药物治疗,但此类传统止血方式局限性较大,极易出现治疗无效的问题,故而需选择适宜的术式进行止血,比如宫腔填塞止血或者子宫压迫式缝合与盆腔血管结扎等方法,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选择性动脉栓塞止血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但仍有患者因止血效果欠佳而接受子宫切除术,对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通常产后出血产妇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时,随着出血量的增多,便继发出血性休克或者凝血功能障碍,继而对其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7]。故需根据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相关情况,探寻一种科学有效的防治方式与模式,以期减少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死亡的产妇,并有效降低产妇死亡率,使其围生期生活质量得以充分提升。

临床上常用的促子宫收缩药为缩宫素,该药常被用于引产、催产、产后出血和子宫复原不全情况的产妇,用药后可对产妇的子宫平滑肌收缩起到间接刺激的效果,能达到模拟正常分娩时子宫收缩状态的作用,使得子宫颈呈逐渐扩张状[8]。通常子宫对缩宫素产生的反应是在妊娠过程中慢慢加强,但此药半衰期只有3 min,常规用药剂量为10~20 U,24 h内用药剂量不可>60 U,若用药情况与此不相符,则会出现无加强宫缩的作用,患者会因大剂量用药而出现水钠潴留,而临床上有许多产妇对缩宫素敏感性较低,极易出现用药后无效的问题[9]。卡孕栓為卡前列酸系天然前列腺素F2a衍生物,通常可含服或者阴道及直肠给药,药效发挥快、代谢快,一般是6~9 h后经尿液排出,该药具有极佳的子宫收缩频率、幅度增加的效果,可有效条提高子宫肌收缩力[10]。有资料显示,卡孕栓的缩宫效果比缩宫素优,可快速控制产妇产后出血,并能够充分避免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前列腺素制剂,为天然前列腺素F2α(15S)-15甲基衍生物,用药后可快速提高子宫肌细胞质钙离子浓度,并对肌细胞间的缝隙连接形成有着极佳的刺激及诱发作用,从而充分提高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力[11]。该药具有2~3 h的半衰期,用以促进子宫收缩的效果极佳。有资料显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有效控制约86%的其他方式止血无效的产后出血[12]。

观察组经缩宫素+卡孕栓+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产妇产后2、24 h出血量及总出血量、24 h血红蛋白下降均少于对照组,仅有10.0%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的3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不良反应的产妇均为轻度反应状态,经对症处理后均已痊愈,未对其出血控制及产后康复造成较大影响。

综上所述,孕产妇分娩时选择缩宫素+卡孕栓+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疗效确切、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李莉君.欣母沛联合卡孕栓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J].海峡药学,2017,29(7):157-158.

[2]卜雅琴,邵华静,周萍.卡孕栓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J/OL].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12):54-55.

[3]彭丹,李丽琴,龚翠梅.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及防治机制在预防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9(6):526-528.

[4]邱娟.卡孕栓配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23):65-66.

[5]何建秀,杜雪莲,郭雪花.欣母沛与卡孕栓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对比[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3(2):127-129.

[6]张金环.欣母沛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76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2):111-112.

[7]周凯苏,赵卫华,柯玮琳,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0):2872-2873.

[8]苗勤玲.宫缩乏力性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卡孕栓联合钙剂的预防效果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4,35(4):26-28.

[9]田丽,陈钊.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6):56-57.

[10]崔晓梅,薛加玲,位菊峰,等.欣母沛和卡孕栓联合应用治疗产后出血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5,10(25):102-103.

[11]吴桂群.三联疗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46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4,25(9):1349-1350.

[12]周新枚,华秀兰,何昱雯,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孕栓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6,27(15):2535-2536.

(收稿日期:2017-11-15)

猜你喜欢

宫缩乏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产后出血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
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在剖宫产术中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护理分析
B—Lynch缝合及宫颈钳夹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观察
子宫背带式缝合在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