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校本课程设计原则与流程探析
2018-08-28于腾霞
于腾霞
摘 要 微型课程是当前基础教育界的新形态。微型校本课程以信息技术手段的高度融合为特征,依托网络技术等构建微型课程,具有持续发展和动态完善的特征,实现校本课程内容微型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动态化,学习过程活动化,以及目标设计个性化,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价值。
关键词 微型课程;校本课程;信息技术;网络学习;课程资源;电子档案袋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5-0062-03
1 前言
微型校本课程作为一种特殊的校本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微型课程有着“短”“小”“精”和“活”的特点,可以较好地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更能让教师进行开发课程的实践。当然,微型校本课程的构建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信息技术提供的支持手段和途径。
2 微型校本课程的设计原则
与一般的校本课程相比,微型校本课程的学习周期要短,并以浓缩的知识图片、微动画和微视频等呈现,方便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更便于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和学习。微型校本课程的设计应遵守以下原则。
学习内容主题化 微型校本课程设置的时间较短,一般控制在5~30分钟;内容精炼,内容呈现方式以图片、微动画和微视频为主,以较少的文字(小文本)为辅。所以,必须把学习内容按专题逐步分割为单个学习主题,单个学习主题大多呈现完整而独立的某个知识点。可以利用适当的多媒体开发工具(包括基于移动技术的开发工具)来开发容量小、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为学生的网络学习、自主学习和移动学习提供支持。小主题成为微型校本课程的基本结构。
学习过程活动化 微型校本课程十分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学知识与培养能力、品质整合于设计的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收、内化学习到的知识,增强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后续学习的兴趣。
培养目标个性化 作为国家统一课程不可缺少的补充形式,微型校本课程本身具有独特的个性化色彩和价值,倡导教学目标和学习活动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设计微型校本课程时,应切实利用网络技术特点,以及移动技术快速反馈的规律,收集学生的真实需求和学习结果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教学目标和学习活动,达到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个性和特长的目标。
课程资源生成化 由于网络和移动设备的及时反馈特性,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会不断生成学习资源。教师应把这些资源重新整合到课程中来,丰富课程内容。
3 微型校本课程的设计流程
在参考西方研究者提出的课程设计流程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学者对微型课程的相关研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构建微型校本课程的设计流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课程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生成课程内容→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评价。这五个环节是一个循环结构流程,相辅相成。其中,课程需求分析和确定课程目标是微型校本课程的基础,生成课程内容体现了课程微型化的重要特征,好的学习活动设计是学生身心发展的源泉,也是微型校本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
课程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成功设计、开发微型校本课程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微型校本课程可以弥补国家或地方课程存在的一些不足;另一方面,微型校本课程根据学生的需求不同而设计不同的课程,可以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微型校本课程的设计应尽量避免“为技术而技术,为开发而开发”的僵化模式,一般从学校和学生二者入手,全面分析传统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明确基于信息技术的微型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必要性。学校方面,需要梳理学校文化基础,包括学校的办学初衷、地域文化选择、办学理念和文化标识、学校发展规划与办学定位、校史和图书资源、信息化设备投入、师资配置、家校合作及社区资源等诸多方面;学生方面,则需要分析学生学习的需求,包括学生的经验背景、学习主题、学习方式及学习时间等。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便利的交流工具应运而生,为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营造了平等充分交流的环境和氛围。目前,微型校本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QQ群、论坛、微信等进行调查交流,听取各方面的建议或意见,更好地了解学生想学什么、能学什么、爱学什么,从而增强微型校本课程的参与、开放和民主等特性。
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确定微型校本课程目标时,必须明确校本课程设计的理念,即师生、家长等对微型校本课程的认同和追求。微型校本课程的目标以学生发展为前提,让每个学生能够真正实现自我。可以将课程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操作目标等,其中,对于知识达成的认识目标又可以分为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几个层次。
生成课程内容 信息技术使校本课程内容的生成呈现主题化、多元化、精炼化和数字化特点。确定微型校本课程内容时,一般從以下几点做起。
首先,划分主题内容体系。这是微型校本课程内容设计不可或缺的步骤。可以利用概念图的学习方法,将校本课程不同专题的内容从大到小依次进行分解,直到每个微型校本课程的内容仅仅承载单一的、有意义的学习主题,保证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多元化精选单元内容。信息技术为校本课程内容的选取提供了多种信息检索工具,使课程内容呈现多元化特点。单元内容的设计,除了参考一些教材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查找相应的电子书籍,通过QQ群、论坛等广泛征求家长、学生等人意见,补充课程内容,也可以借鉴其他学校的校本课程内容等。
最后,数字化呈现课程内容。微型校本课程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内容设计以数字化呈现,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空间。而信息技术为微型校本课程内容的数字化呈现提供了多种媒体开发工具。在设计过程中,借助这些工具开发诸如微视频、微动画等内容,并提供大量小案例、图片等,更好体现微型校本课程的趣味性、层次性。
设计学习活动 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网络授课、研讨会、实践操作(如调研考察)、课题研究、文化考察、班队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与途径展开,还可以利用移动学习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随时随地学习。学习活动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学生特征。对学生的分析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①分析学生年龄、认知成熟度、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生活经验和信息技术基础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对校本课程的学习产生多方面影响;
②相对于所要学习的内容,重点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基础,更好地确定学生的初始能力和校本课程的教学起点。
2)确定学习目标,即通过微型校本课程的学习,达到的具体的要求,通常用学生的学习表现具体表述。由于微型校本课程容量小、时间短,因此,每一单元或每一课时的学习目标,一般设计为二至三个,教师落实课程时较为容易,学生也轻松达到。更重要的是,学生根据这几个目标,能明确自己通过学习可以获得什么知识,提升哪些技能等。
3)设计学习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是校本课程知识建构的生长点。为了促进或内化学生的知识建构,真实的情境设计相当重要。微型样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可以充分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动画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或真实的学习情境,调到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自主获取知识。
4)设计活动过程。微型校本课程有着十分灵活的活动过程。根据校本课程主题的不同,其活动过程可以分为四种模式。
①任务探究式。教师基于现实生活而创设学生探究的任务,学生以自主探究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实验操作和调查,收集相关信息,及时整理这些信息,完成表达与交流。任务探究式的活动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在探究中形成能力和发展情感态度。
②问题引导式。结合相关主题,可以设计结构不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达到目标。
③案例探究式。依据校本课程的單元内容,为学生提供相关案例,让学生通过对案例进行探究,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促进学习的迁移,提高能力。
④游戏体验式。学生总是喜欢游戏性质的活动,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内容,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究知识、获取能力,实现自我价值。
设计学习评价
1)设计电子作业和评价量规。对学生学习微型校本课程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其学习效果。倡导微型校本课程学习成果的多元化和电子化。学生的学习成果形式多样,可以是网页、小论文,可以是图像海报、Flash,也可以是电子板报、微博等,其评价量规主要针对学生提交的这些作业来进行评定。
2)设计电子档案袋评价法。良好的评价能产生激励效应,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潜在的智慧和自我价值,从而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学习。因此,评价应合理、科学,有针对性。
微型校本课程主要采取评价学习过程的电子档案袋评价法,教师可以运用Moodle提供的网络评价系统设立学生的电子档案袋,呈现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探索活动。参照评价表,由教师、学生等分别进行相互评价;利用网络评价系统,评价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价学生的表现,一般用等级进行评价。
4 结语
总之,要深刻把握微型校本课程设计的原则,创新微型校本课程设计的流程,真正让微型校本课程发挥其应有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才是微型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价值。
参考文献
[1]连文达.微型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144-146.
[2]梁碧湘.开设微型课程 优化数学课程的内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134-136.
[3]田秋华.微型课程及其开发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5):3-8.
[4]程梦.微型课程开发问题及解决策略探究:以语文学科为例[J].学理论,2012(32):263-264.
[5]林耀.建构主义课程观下微型课程的开发研究[J].亚太教育,2015(26):15-16.
[6]丁春梅.微型课程开发:教师课程权力实现的重要路径[J].教育科学论坛,2014(5):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