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滨江公园夜间活动空间的游客行为特征及满意度研究
——以福州市闽江公园南园为例

2018-08-28廖忠英常红雨李房英

关键词:滨江出游均值

李 潇,廖忠英,周 璐,常红雨,李房英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的生活模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夜间活动空间的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为居民在夜间提供良好的游憩环境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1]。本文研究游客夜间游憩的行为特征及满意度,以期为城市滨江公园夜间活动空间的合理规划提供设计策略及指导性建议。

一、研究方法与评价体系构建

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并结合文献研究得到夜间活动空间满意度影响因素,构建城市滨江公园夜间活动空间满意度评价体系。从人口学特性、游客行为特性角度出发制定城市滨江公园夜间活动空间重要性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并对福州市闽江公园南园(闽江公园南园是全天开放式滨水休闲公园,全长2850 m,占地27.4 hm2,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闽江南岸,紧邻闽江大道)进行实证研究。

1.IPA分析法。即重要性及其表现分析法,了解并对比游客对活动空间的最初期望值及体验过后的感知,探讨影响游客心理状态变化的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便于决策者清晰地认知现状并对未来作出筹划[2]。首先,通过德尔菲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初选及优选,从而确立城市滨江公园夜间活动空间重要性及满意度评价量表;其次,对各个观测指标的重要性及满意度的分值进行处理及观测;然后,将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各个观测指标的均值归入IPA分析矩阵的4个象限内,并将所有指标的重要性及满意度的均值在IPA图中标出交叉点;最后,对4个象限的各类指标进行描述与分析[2-3]。

2.评价体系的构建。在参阅国内外有关滨水夜间活动空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4-9],调查福州市城市滨江公园夜间活动空间的情况,从空间要素、环境要素、照明要素、水体要素、社会要素、心理要素及管理要素等方面确立指标。运用德尔菲法邀请来自风景园林、城乡规划等领域的30位专家就城市夜间活动空间满意度评价指标作出建议,并对34项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打分。其中,指标的重要性设立5个评分等级,赋值采用5分制,赋值从低到高分别代表从“不太重要”到“非常重要”等5个层级。对每个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进行比较筛选,得到要素层7个指标和因子层31个指标,建立了城市滨江夜间活动空间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 城市滨江公园夜间活动空间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

3.数据来源与处理。调查问卷主要包括3个部分:(1)对游客个体特征的调查,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收入等;(2)对游客游憩行为特征的调查,包括出游季节、出游时间、出游频率、出游交通情况、信息渠道、出游持续时间等;(3)对游客城市滨江夜间活动空间满意度的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来测评。前调阶段,走访了闽江沿岸的滨江公园并发放问卷40份,以了解滨江公园夜间游憩的基本情况;在闽江公园南园的实证阶段,选择在夜间活动人群密集的时间阶段(周一至周日的18:00—23:00)发放问卷140份,收回有效问卷133份,有效率为95%。对问卷数据进行整理,采用SPSS 20.0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重要性及满意度的配对样本t检验。为了保证问卷的可靠性,对重要性及满意度评价量表进行了效度和信度分析,科伦巴哈信度系数均在0.8以上,表示问卷信度可以接受。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研发现,游人针对不同性质的空间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在进行评价前采取空间划分的方式以便更好地了解滨江公园的游客体验状态。根据公园形态、空间边界、空间功能及活动内容等因素,将闽江公园南院划分为13个小空间:亲水广场、闽水流馨广场、林荫广场、密林空间、康体健身步道、十里花径、童趣天地、泽南方舟广场、南园管理中心、梦里田园、雕塑园区、江畔闲情、日沐椰风。

1.样本人口学特征分析。本次调查样本中,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年龄在0~17岁的游客占7.0%,18~28岁的占21.4%,29~40岁的占20.1%,41~65岁的占30.6%,66~85岁的占20.9%;文化程度在本科以下的游客占57.1%,本科及研究生以上的游客合计占42.9%;职业分布主要有企事业经理、专业技术人员、政府官员、销售服务员、体力劳动者、自由职业者、待业和无业等,所占比例分别为6.8%、14.5%、8.3%、8.0%、6.2%、15.3%、40.9%;月薪收入主要集中在2000元以下、2000~5000元、5000~10000元、10000元以上,所占比例分别为39.0%、32.4%、21.1%、7.5%;游客身份主要有旅游游客、常住居民、外来租客、探亲访友,所占比例分别为28.6%、52.1%、10.1%、9.2%。

2.游客行为特征分析。不同属性的游客具有不同的夜间游憩行为特征,对于游客行为特征的调研有助于了解游客在夜间游憩过程中的基本需求,为滨江公园夜间活动空间的建设发展提供便利。(1)出游季节选择。在133位受访者中,选择夏季和秋季出游的人数最多,比例分别为32.14%和39.29%;选择春季和秋季出游的人数较少,比例分别为21.43%和7.14%。根据福州的季节特征,可知在温度相对暖和时,人们更喜爱出游,因此,滨江公园可以根据季节变化设计相应的景观。(2)出游时间选择。调查发现,选择周一至周五的06:00—18:00和18:00—24:00出游的人数占总样本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0.08%和40.31%;选择周末的06:00—18:00和18:00—24:00出游的人数占总样本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1.68%和37.93%。可见,工作日出游人数比例低于周末。但每天06:00—18:00和18:00—24:00出游的人数占总样本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1.76%和78.24%。可见,夜间出游的人数明显高于白天出游的人数,可以推测,城市居民更愿意在夜间活动。(3)出游频率选择。游客出游频率最高的是每周3~5次,占比为33.50%;其次是每周7次,占比为26.67%;最低的是每周0~1次,占比为6.63%;每周出游1~3次、5~7次的游客占比分别为21.00%、12.20%。可见,游客对滨江公园夜间游憩的忠诚度是较高的。(4)出游交通选择。步行出行所占比例最高,为68.42%;非机动车出行(包括自行车、共享单车等)所占比例为10.53%;机动车出行(包括摩托车、自驾车、公交车等)所占比例为21.05%。可见,步行外出最为便捷(步行出行的游客所住地距离滨江公园一般不会太远),并且可以达到夜间锻炼身体的效果。(5)出游距离情况。出游距离在5 km以下的所占比例为91.73%,在5 km以上的所占比例为8.27%。可见,游客在选择滨江公园夜游时会考虑自己出行的距离,普遍认为超过5 km就过远了,当然也不排除夜间长跑的游客。(6)公园信息来源。调研过程中,大部分游客表示滨江公园为开敞活动空间,来滨江公园游憩纯属自发性行为,并没有收到任何广告宣传,这种以自发需求作为滨江公园的信息来源的游客所占比例为72.93%;从亲戚朋友处获得信息的游客所占比例为20.30%;从滨江公园的介绍宣传中获得信息的游客所占比例为6.77%。可见,福州对滨江公园的形象打造方面还比较欠缺,应该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游客。(7)出游持续时间。大部分游客的出游时间维持在3小时以内。出游时间为1小时以内的游客所占比例为38.34%;出游时间为1~2小时的游客所占比例最高,为42.86%;出游时间为2~3小时的游客所占比例为10.53%;出游时间在3小时以上的游客所占比例为8.27%。可见,游客在3小时以内基本达到最高的活动需求,设计者应以3小时为基础,设计最为人性化的滨江公园活动空间。

3.重要性及满意度感知数据分析。夜晚环境下,滨江公园内不同类型空间的游憩体验评价有差异,重要性(游前期望值)(I)与满意度(游客满意程度)(P)呈现不同的表现性。若IP,游客会感到失望;若I=P,游客会感到平淡。为检验每项因子重要性及满意度的差别程度,对其进行均值差异的配对样本t检验,设定95%的置信度,差别程度用p值判断,若p>0.05,为差异不显著;若0.01

4.因子评价结果与分析。闽江公园南园夜间活动空间的游客重要性和满意度因子统计值及均值差异的配对样本t检验见表2。从重要程度均值来看,31项评价因子中有28项因子游客表示了赞同,即均值在3.5分及以上;但对空间私密性、水上活动、历史事件等3项因子,均值在2.5~3.5分,表明游客在夜间游憩过程中,这3项内容对其夜间活动的影响不明显。从满意程度均值来看,均值在3.5分以上的有15项,其中,分值在4分及以上的有公共卫生、治安巡逻,表明公园对于这些因子的管理比较到位,游客表示明显满意;均值在2.5~3.5分的有13项;均值在2.4分以下的有3项,分别为植物照明、电子监控设备和医护救援设备,表明游客对这些因子明显感到不满意,这与实地调研的情况相符。从重要性及满意度配对t检验来看,被调查的31项因子中,空间私密性(p=0.738)差异性不显著,有19项因子差异性显著,有11项因子差异性非常显著。

从均值差来看,各项因子的重要性均值与满意度均值差有30项为正数,即游客认为满意度低于对该空间的期望值,而仅有空间私密性的重要性均值与满意度均值差为负数,表示游客对该因子的满意度略高于期望值。医护救援设备、电子监控设备、照明管理、亲水度、安全设施、植物照明、园路照明、照明管理、灯光色彩、标示系统、休闲娱乐设施等10项的均值差最为突出,均大于1,医护救援设备和电子监控设备的评价均值差甚至分别达到2.64和2.14,说明公园在这些方面都应提高重视。

5.要素评价结果与分析。闽江公园南园夜间活动空间的游客重要性及满意度要素层的统计值及均值差异的配对样本t检验见表3。从重要程度均值来看,这7类要素均值为3.5~5,表明游客对这几类要素的期望值较高,管理要素是其中最高的一项。从满意程度均值来看,均值在3.5分以上的有空间要素和心理要素2项,说明游客对这2个要素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管理要素的期望值最高(4.50),而满意度评分却最低的(2.91),表明游客对这项要素呈中立态度,因而公园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这与实地调研情况相符合。从均值差来看,各项因子的重要性均值差与满意度均值差均为正数,即游客的满意度低于对该空间的期望值,且管理要素、社会要素和照明要素的均值差最大,表明这些要素在夜间环境下并未达到游客的期望值,还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

表2 闽江公园南园因子层测评的重要性及满意度感知比较表

表3 闽江公园南园要素层测评的重要性及满意度感知比较表

6.活动空间评价结果与分析。根据游客的满意度评价对各个空间进行了满意度均值的排序,以此来比较各个空间的游客满意程度(表4)。结果表明,在闽江公园南园的13个不同类型的活动空间中,有10个活动空间的游客夜间满意度评价值在2.5~3.4分,表明游客态度中立;仅有3个活动空间的满意度评价值为3.5分以上,表明游客在该活动空间内表示满意,其中分值最高的活动空间为泽南方舟广场(3.68分)。该区域位于整个公园的中心位置,是公园重要的集散场地,但该空间的照明设备不完善,导致中心广场边缘区域使用率较低,作为闽江公园南园游客最喜爱的夜间活动空间之一,照明设备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提升。

7.IPA象限分析。通过上述对因子层与要素层的描述,运用IPA象限图对31项因子的分布情况作出直观定位,选取重要性及满意度各项因子的综合均值C0(4.11,3.26)为坐标原点,将31个因子均值标记在象限图内,建立IPA分析矩阵图(图1)。

表4 闽江公园南园各空间游人满意度排名

图1 闽江公园南园夜间活动空间游客感知重要性及满意度IPA象限分析

第一象限为优势区域,分布有空间尺度(C1)、地形地貌(C4)、道路铺装(C5)、公共服务设施(C7)、公共卫生(C8)、道路可达性(C10)、灯光明暗(C12)、沿江照明(C13)、园路照明(C15)、生态环境(C20)、安全感(C25)、治安巡逻(C28)、景观维护养护(C30)共13项因子。这些因子的重要性及满意度均高于综合均值,但整体的满意度均值仍低于游客所期望程度,故仍需要在原有基础上积极提升。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闽江公园南园治安人员配备齐全且按时对公园进行巡逻,具有较高的安全感,但一些植物茂密的空间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并也曾发生过危险事件,需要增加对隐蔽空间的治安巡逻,提升游客安全感。

第二象限为维持区域,该区域分布有空间私密性(C2)、空间开敞性(C3)、演出活动(C22)、节庆活动(C23)、归属感(C26)、认同感(C27)共6项因子。这些因子的重要性低于综合均值,但满意度高于综合均值。滨江公园在夜间活动中为游客提供了表现自我特长、认知城市文化的开敞空间,但闽江公园的空间功能分布缺少规划,导致游客无法充分利用空间,游憩体验质量降低,因而,应对空间的功能布局作进一步控制优化。

第三象限为机会区域,该区域分布有标示系统(C9)、植物照明(C14)、雕塑小品照明(C16)、亲水度(C18)、水上活动(C21)、历史事件(C24)共6项因子。这些因子的重要性和满意度均值都低于综合均值,表明其在游客心中的存在感较弱、影响有限。为提高这些因子的关注度,应当寻找游客不满意的关键点并加以改进。调研发现,一些亲水空间没有设计水上活动,游客无法在夜间充分体验亲水乐趣。若能结合亲水空间设置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场地,必能提高游客满意度。

第四象限为修补区域,该区域分布有休闲娱乐设施(C6)、灯光色彩(C11)、照明管理(C17)、安全设施(C19)、电子监控设备(C29)、医护救援设备(C31)共6项因子。该象限区域内的因子重要性很高但满意度很低,表明这些因子需要重点关注。如在夜间的灯光美感上,还需提高,一些活动空间存在多种颜色灯光,容易导致游客视觉疲劳。医护救援设备是游客满意度最低的,由于外出活动的均以中老年人和儿童为主,此类人群易发生安全事故,若能在公园安装急救医疗设备的相关装置,必能提高居民对夜间活动的满意度。

三、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本文以环境心理学为基础,通过理论与实践分析,制定了城市滨江公园活动空间满意度评价体系。通过分析游客行为特征,了解游客夜间活动偏好,并通过IPA象限分析,探讨游客在夜间活动空间游憩过程中对7个影响要素的具体感知情况。对于在夜间环境下的游客来说,滨江公园是可以放松娱乐的交流场所,在不同的活动空间中可以根据自我需求来达到较高的认同感和愉悦感。经过实地调研发现,闽江公园南园的游客游后满意度均低于期望值,表明游客对夜间景观感知较不满意。即便是较受欢迎的休闲广场和亲水活动空间,在照明、基础设施、安全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不足。照明要素是游客反响最为强烈的一项要素,夜间照明是增强夜间景观美感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给沿江道路、植物、雕塑、亭子等带来色彩和光线,还能突出夜间游憩特色,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引导更多的游客感受滨江夜景。与此同时,展示福州地方文化特色,推进当地居民的地方认同感与归属感,赋予滨江公园更大的包容性和更多的精神内涵。

(二)讨论

通过研究城市滨江公园的夜间活动空间的特点,探讨公众对于城市滨江公园夜间活动空间的偏好,为城市滨江公园夜间功能空间的布局和规划设计提供依据。对夜间活动空间的设计创新及发展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优化照明系统与布局,提升游客夜间视觉美感;挖掘沿岸特色风貌,突出本地文化属性及内涵;创造多功能性活动空间,发展互动式夜间景观;丰富滨水夜间活动,提高安全管理,维护滨江公园生态环境[10-11]。

本研究从游客行为特征到活动空间偏好,从活动空间功能到夜间游憩偏好,从游客期望到游客感知实绩等方面,从7个要素及31项因子进行了初步探讨,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后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便解决更多有关滨江夜间活动空间建设的问题。

猜你喜欢

滨江出游均值
福州滨江私宅
你出游,我出油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芜湖滨江天际线
未来出游大作战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假期带娃出游防走失
出游季你都“妆”对了吗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