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度测算及比较分析
2018-08-28陈再福
陈 蓉, 陈再福
(闽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指出,要进一步加快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促进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经济新常态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对于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研究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状况,探讨两者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策略,以期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一、文献综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服务业的迅猛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融合的态势日益凸显,二者之间原本清晰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学术界从多个角度对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关于产业融合的内涵并没有较为统一的表述。国外学者最早从技术角度分析产业融合,Rosenberg认为产业融合的前提条件是技术融合,原本彼此独立的机械工业部门通过技术融合加深了相互联系,由此逐渐发展出新的产业[1]。Yoffie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数字技术促进了产业之间的融合[2]。也有学者从产业组织视角研究产业融合现象,如植草益指出,技术革新和规制放宽使各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不断加强,产业边界和壁垒降低并逐渐达到相互融合的状态[3]。Araujo等认为产业融合使产品组织结构得到重组,制造业逐渐具有服务业的特质,同时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作用不断增大[4]。Anderj等指出,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并不仅在产品基础上单纯增加服务,还通过提高产品的核心价值以及在组织管理方面进行变革来实现融合[5]。国内学者也从技术融合和产业组织角度对产业融合的内涵进行了界定。马健认为产业融合主要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产业交叉地带,随着技术融合和供需关系变化,产业间的界限逐渐消失[6]。杨仁发等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指出价值链的延伸、渗透和重组是产业融合的3种主要方式[7]。刘鹏等和汪芳等认为产业融合是在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的推动下,不同行业间相互渗透和交叉,直至产业之间的原有界限趋于模糊甚至消失,并最终形成新产业的动态演化过程[8-9]。综合上述观点,产业融合主要表现为产业边界的模糊化,不同产业相互渗透和融合并形成一种新的产业体系。
由于对产业融合内涵的界定不一,学者们测算产业融合度的方法也不尽相同。Danowski等提出NEGOPY网络分析法,通过企业在产业互动过程中的角色变化来分析网络结构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产业融合是否出现[10]。该方法可以用来判断企业或业务融合与否,缺点是数据搜集的工作量比较大。由于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前提条件,Gambardella等采用赫芬达尔指数测算电子信息产业中企业不同业务的融合程度[11],Fai等使用产业间专利相关系数测算了美国化学、电子、机械和交通运输4个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融合程度[12]。赫芬达尔指数和产业间专利相关系数的处理过程较简单,但产业层面的专利数据较难获取。投入产出法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测度产业融合水平的方法,投入产出表反映了社会生产各部门间的相互关联,产业间的关联性越强,越容易形成融合发展。目前,越来越多学者基于投入产出表测算的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直接消耗系数、直接分配系数、完全分配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各种指数来分析产业之间的融合状况[13-16]。
总体来看,已有研究主要从内涵、动因、模式等方面研究产业融合问题,主要采用投入产出法定量分析产业融合水平。目前,针对福建省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测度福建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水平,同时选择广东、浙江、江苏和山东4个沿海省份与福建省进行横向比较,对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和融合水平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在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研究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水平及提升策略,对理顺福建省“保增长”“调结构”的发展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机制分析
(一)产业关联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基础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既存在需求关联,也存在成本关联,二者的投入产出关系是促进产业融合的基础。一方面,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生产性服务业是伴随制造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生产性服务业难以脱离制造业而独立发展。制造业派生的中间投入需求促进了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兴起,同时也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为制造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的中间投入贯穿于制造业产业链的上、中、下游3个环节,从产业链上游的研发、市场信息调查和人员培训,到产业链中游的设备租赁、融资和产品质量监控,再到产业链下游的物流、仓储和营销,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了多样和便捷的服务方式,有助于促进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推动制造业向高级化方向发展。由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密切的投入产出关系,二者之间的融合主要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沿着价值链向制造业渗透和延伸,或是原有价值链分解之后重组并形成新的价值链,使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优势得到提高。
(二)技术创新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动力
技术创新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技术创新在改变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原有技术路线的同时,也改变了市场的需求特征,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市场空间。产业融合这一经济现象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在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邮政通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业之间开始出现交叉和融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互联网、信息通信等数字技术的普及应用使不同产业具备了共同的技术基础,传统的生产和流通环节得到改造和重构,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新产品、新服务和产业交互融合的新业态,使不同产业间的界限趋于模糊。制造业企业通过数字技术对生产流程进行智能化管理,以便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产品,或在产品的基础上增强服务功能,引入物流、现场管理和售后服务等价值链环节,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借助计算机、互联网和现代化信息通信技术,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价值链的渗透和延伸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也带动了商业模式创新,在线支付、结算、物流、互联网金融等商业模式创新进一步促进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三)产业规制放宽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外因
进入壁垒导致不同产业之间存在边界,政府的产业规制越严格,产业进入壁垒越高,产业之间的界限越明显。改革开放早中期,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存在较多的政府规制,进入壁垒较高,导致生产性服务业缺乏市场竞争压力,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于制造业,难以满足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的需求,从而抑制了两大产业之间的互动和融合发展。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化阶段,政府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规制措施逐步减少。一方面,产业规制放宽有助于降低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准入壁垒,激发市场竞争活力,促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服务需求的匹配水平,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沿价值链向制造业渗透和延伸;另一方面,产业规制放宽有助于推动企业跨产业兼并和重组,制造业企业进入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涉足制造业领域。随着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不断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界限和壁垒逐渐被打破。
三、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度测算
(一)数据来源和测算方法
本文采用2007年和2012年的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数据每5年更新一次,2017年的数据在本文写作期间还未发布)中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和山东的数据。根据投入产出分析方法,采用直接消耗系数和直接分配系数来衡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互关联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直接消耗系数和直接分配系数计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
1.直接消耗系数。用aij表示直接消耗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1)
公式(1)中,xij表示j产业生产中直接消耗的i产业产品价值量,Xj为j产业生产中的总投入。直接消耗系数aij反映了j产业在生产中所消耗的i产业产品价值量占j产业总投入的比重,可以衡量i产业对j产业的渗透作用。
2.直接分配系数。用rij表示直接分配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2)
公式(2)中,yij表示j产业直接分配给i产业使用的产品价值量,Yj为j产业的总产出。直接分配系数rij反映了j产业直接分配给i产业用作中间产品使用的价值量占j产业总产出的比重,可以衡量i产业对j产业的推动作用。
3.融合度。根据公式(1)中的aij和公式(2)中的rij构建产业融合度指标cij,其计算公式如下:
(3)
融合度测度指标cij反映了在一定技术水平和生产组织管理条件下i产业和j产业之间直接经济技术联系的紧密程度。cij越大,表明i产业和j产业之间融合度越高;反之,两个产业之间的融合度越低。
(二)测算结果及分析
1.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部门与制造业的融合状况。
(1)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部门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部门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用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部门在生产中所使用的制造业产品价值量占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部门总投入的比重来表示,该系数可以衡量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部门中的渗透作用。从表1可知,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位居第一,该部门每生产1亿元产品需要直接消耗0.3062亿元制造业产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排在第二位,该部门每生产1亿元产品需要直接消耗0.2566亿元制造业产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均高于0.16,居于中间水平;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较小,分别为0.0289和0.0742,说明这两个部门的发展并不显著依赖于制造业的投入,制造业对这两个部门的渗透作用较低。2012年,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部门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发生了较大变化,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依旧排在前两位,但二者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呈现下降态势。此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也分别下降到0.0854和0.0565。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这两个部门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均出现了小幅上升。
(2)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部门对制造业的直接分配系数。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部门对制造业的直接分配系数用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部门分配给制造业作为中间使用的产品价值量占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部门总产出的比重来表示,该系数可以衡量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部门的推动作用。从表1可知,总体上,福建省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直接分配系数高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制造业的直接分配系数位居前列,2007年和2012年分别为0.5053和0.5127,这意味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产出中大约有一半是作为中间使用流向制造业的,其总产出显著依赖于制造业对其产生的中间需求。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制造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分别为0.5028、0.4341、0.3743(但这三个部门对制造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在2012年均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分配给制造业作为中间使用的价值量占其总产出的比重较小,直接分配系数分别为0.0891、0.1257。2012年,这两个部门对制造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呈上升态势,分别为0.1296和0.1965,说明制造业对这两个部门的需求有所提升。
(3)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部门与制造业的融合度。将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部门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直接分配系数取算术平均值来测度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部门与制造业的融合度。从表1可知,2007年,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最高(0.4045);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0.3810);居第三位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0.275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排在最后两位,分别为0.1282和0.1000。2012年,只有金融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有所上升(0.1426),其余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部门与制造业的融合度均有所下降,其中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度下降最为明显,从2007年的0.4045下降到2012年的0.1894。可以看出,福建省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相对较高,而现代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相对偏低。究其原因,主要与福建省现代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滞后于传统生产性服务业有关,应采取积极措施推动现代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断优化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
表1 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部门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直接分配系数及融合度
数据来源:根据2007年和2012年的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测算所得
2.福建省制造业细分部门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状况。
(1)福建省制造业细分部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制造业细分部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用制造业细分部门在生产中所消耗的生产性服务业产品价值量占制造业细分部门总投入的比重来表示,该系数可以衡量生产性服务业在制造业细分部门中的渗透作用。从表2可知,2007年,制造业细分部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高于0.10的部门共计9个,分别是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品业,金属制品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业,交通运输设备业,通用和专用设备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业,电气机械和器材业,仪器仪表业,其他制造产品业。其中,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最高,该部门每生产1亿元产品需要直接消耗0.1899亿元生产性服务业投入。制造业细分部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最小的部门是食品和烟草业,该部门每生产1亿元产品需要直接消耗的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为0.0477亿元。2012年,制造业细分部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高于0.10的部门减少到6个,分别是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业,金属制品业,废品废料业;多数制造业细分部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均有所下降。综合来看,制造业细分部门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主要来自于制造业内部,各部门中,除了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业、金属制品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直接消耗系数相对较高外,其余制造业部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整体较低,生产性服务业在制造业细分部门中的渗透作用有待提升。
表2 福建省制造业细分部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直接分配系数及融合度
数据来源:根据2007年和2012年的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测算所得
(2)福建省制造业细分部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制造业细分部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分配系数用制造业细分部门提供给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间使用的价值量占制造业总产出的比重来表示,该系数既可以反映制造业细分部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供给状况,也可以反映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细分部门的需求状况,从而衡量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细分部门的推动作用。从制造业细分部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分配系数来看,2007年,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品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分配系数最高(1.0307),其次是仪器仪表业(0.0761)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业(0.0743)。2012年,制造业细分部门对生产性服务业直接分配系数上升的部门共有5个,分别是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业、通用和专用设备业、电气机械和器材业,其余制造业细分部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均下降。可见,福建省多数制造业细分部门的总产出并不依赖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其产生的中间需求。
(3)福建省制造业细分部门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度。将制造业细分部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直接分配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指标来衡量制造业细分部门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度。从表2可知,2007年,融合度高于0.10的部门仅有2个,分别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品业(0.5508)和金属制品业(0.1037),食品和烟草业的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度最低(0.0277)。2012年,融合度高于0.10的部门增加到4个,分别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品业(0.3547)、废品废料业(0.1294)、金属制品业(0.1101)和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业(0.1044)。可见,福建省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度较低,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如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品业,金属制品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度较高。与2007年相比,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度上升的部门有食品和烟草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业、化学产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废品废料业共6个部门,其余制造业细分部门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度均有所下降。目前,福建省制造业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而传统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和供给相对有限。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才能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渗透和推动作用,从而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
四、沿海五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度横向比较
为了较为全面地把握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水平,选取广东、浙江、江苏和山东4个沿海省份与福建省进行横向比较分析。
(一)2012年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部门与制造业的融合度横向比较
2012年,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和山东5个省份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部门与制造业的融合度具体见表3。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来看,山东最高(0.3800)、福建次之(0.3690)、广东最低(0.2439);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来看,浙江最高(0.1587)、福建次之(0.1075)、山东最低(0.0476);从批发和零售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来看,广东最高(0.3304)、浙江次之(0.2995)、江苏最低(0.1883)、福建排在倒数第二位(0.1890);从金融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来看,山东最高(0.2578)、浙江次之(0.2000)、广东最低(0.0975)、福建排在倒数第二位(0.1426);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来看,广东最高(0.3487)、山东次之(0.3396)、福建最低(0.1520);从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来看,浙江最高(0.2454)、江苏次之(0.2421)、福建最低(0.1894)。从比较结果可以看到,与其他4个省份相比,福建省除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相对较高外,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明显低于其他4个省。从整体来看,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部门与制造业的融合度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中处于中下游水平,尤其是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水平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表3 2012年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部门与制造业的融合度横向比较
数据来源:根据2012年的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测算所得
(二)2012年制造业细分部门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度横向比较
2012年,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和山东5个省份制造业细分部门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度具体见表4。福建省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度高于其他4个省份,如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业,金属制品业,通用和专用设备业,交通运输设备业,废品废料业。但福建省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度相对较低,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业,仪器仪表业。此外,福建省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度在5个省份中也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如纺织品业、纺织服务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品和家具业。这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福建省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渗透和推动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水平有待提升。
表4 2012年制造业细分部门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度横向比较
数据来源:根据2012年的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测算所得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产业融合是产业互动的高级形式和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产业融合有助于形成新的业态与组织模式,并产生巨大的外溢效应,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方向转变。本文基于投入产出表,利用直接消耗系数和直接分配系数构造产业融合度指标测度福建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水平,同时选择广东、浙江、江苏和山东4个沿海省份作为样本与福建省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从测度结果看,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部门的融合度来看,福建省制造业与现代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度相对较低,与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度相对较高;(2)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细分部门的融合水平来看,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融合度较低,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如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品业,金属制品业的融合度较高;(3)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部门与制造业的融合度在5个沿海省份中处于中下游水平,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度高于其他4个省份,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度在5个沿海省份中居于中下游。
(二)政策建议
1.加快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制造业升级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资金流、信息流、知识流等服务要素投入,福建省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这不仅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渗透和推动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应进一步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简化投资审批程序,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投资便利化程度。积极发展研发设计、融资租赁、商务咨询、信息技术服务、第三方物流、第三方检验检测等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外包。引导和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厂商将服务要素与制造资源相结合,依托实物产品通过标准化、自动化等方式为制造业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2.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先进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一般高于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推动作用也明显优于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应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鼓励制造业企业适当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以便集中资源专注于核心技术和先进制造,利用生产性服务要素投入来实现产品差异化以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推动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能力。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逐步从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在产品研发、生产和售后过程中增强服务功能,提供个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等服务项目,提高差异化竞争优势和产品附加值。
3.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产业协同集聚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发挥协同效应,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要从全省范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合理安排不同层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和互补衔接,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协同集聚模式。省内中心城市应构建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为中心、先进制造业集聚为外围的协同集聚模式,充分利用人才、物流、信息、资金集中的优势,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省内中小城市应根据自身比较优势积极承接中心城市转移的部分制造业产业链环节,实现不同类型的制造业空间错位发展;同时,根据本地制造业的服务投入需求,有针对性地发展交通运输、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4.以信息技术为抓手,构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信息技术为产业融合提供了技术基础,是连结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纽带。应进一步提升福建省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建设水平,整合信息技术资源,健全信息网络体系。加强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企业实现生产智能化、管理精细化,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逐步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