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教师期望心理的认知偏差及其矫正策略

2018-08-27张荣

文理导航 2018年10期
关键词:矫正策略青年教师

张荣

【摘 要】本文结合教研实践,阐述了期望心理的内涵与认知偏差的表现,分析了期望心理认知偏差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的不良影响,并从明确角色定位,强化内涵发展;形成正确的学生观,体现期望的合理性;调控教师情感,增强自律意识三个方面提出了矫正策略。

【关键词】青年教师;期望心理;认知偏差;矫正策略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为我国各学科的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也给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然而青年教师入职时间短,教学经验少,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容易出现期望心理的认知偏差,产生紧张、急躁、焦虑等心理,影响教育教学效果。据此,笔者结合教研实践,就青年教师期望心理的认知偏差作初步探索,以引导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一、青年教师期望心理的认知偏差

期望心理是人们在对外界信息不断反映、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测性认识。教师的期望心理主要是在对学情分析了解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对学生学习动机与行为、素养发展与成效的预期。

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事物的表面表象或虚假信息对其做出判断,导致结果发生偏差的现象。青年教师期望心理的认知偏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表现:

一是先入为主,即教师对学生的第一印象在后续教学过程中起主导性影响。如开学第一课上学生的学习行为会在教师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以至于在以后的教学中常用有色眼光看人。

二是以偏概全,即教师从学生的局部信息泛化成一个完整印象,如把偶然犯错的学生认知为品德、学习等方面都有问题的少年;把思维特别活跃的学生或班级误认为是不守纪律。

三是以己度人,即教师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把自己的情感、意志、特征、观点投射到学生身上,强加于学生,主观地认为学生同样具备教师这样的思维图式,并据此组织教学和传递信息。

四是定势思维,即教师以习惯性思维来分析解决问题,定势思维虽是教师经验的积累,但有可能束缚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期望心理认知偏差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的不良影响

1.影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决定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如教师、家长对他的评价。他人期望心理的认知偏差,极易使学生形成消极否定的自我意象,进而阻滞其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较强的学习动机的产生和较高抱负水平的提升,致使影响学业。

2.妨碍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正确判断

新课标明确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观察教与学的过程,监控教与学的效果,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可见对学生学习行为及时、正确的反馈是教师改进教学、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认知偏差会使青年教师误判自己的教学行为,如课堂上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会因优秀生的学习信息反馈而掩盖落后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3.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新课标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关注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而认知偏差常使青年教师以学习成绩论英雄,人为地把学习有困难、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定为“差生”,造成学生对学校、教师的对立情绪,甚至失去学习信心。低下的班集体地位和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了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

4.导致青年教师产生消极的教师期望

新课标倡导师生互动,共同成长,认知偏差会使青年教师在感情上亲优疏差,在教学上降低因材施教的动力,尤其是在应试教学的大环境下,很容易在行动上造成对“差生”的失望,甚至放弃,从而产生消极的教师期望。面向应试的拔高教学,会造成部分学生放弃努力与学业失败,这些都会挫伤教师对职业成功的期待,严重影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青年教师期望心理认知偏差的矫正策略

1.明确角色定位,强化内涵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的学习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即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知识的传授者、智力的开发者、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的实现者;民主、平等、和谐教学氛围的营造者;有效教学情景的设计者;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促进者;高效率课堂的创建和评价者。学生喜欢某门课程,很多是因为喜欢教这门课的老师,被老师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所以教师要与时俱进,终身学习,在教育实践中促进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提高自己人格魅力的过程中与全体学生共同成长。

2.形成正确的学生观,体现期望的合理性

(1)形成正确的学生观。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揭示人至少有语言、数理逻辑、空间知觉、肢体运动、音乐、人际交往、自然、内省等八种智能类型。这一方面说明学生的潜能巨大,且各具特色,教师应始终保持对学生的高期望,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来开发学生的智能宝库,以促进学生自由、充分、有个性地发展。另一方面也揭示因遗传和后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都是特殊个体,他们的智能类型和发展水平都存在差异或不平衡,而智能类型的差异是难以评判高低的,所以教师应把不同学生的智能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加以开发与利用。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仔细了解和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能凭流于表象而失真的第一印象来评价学生。教师应在对学生多种外显行为,如作业、课堂表现、考试成绩、课外活动及家庭生活观察的基础上形成对学生立体的认知判断;同时,随时关注學生行为的发展,并及时调整期望心理的认知偏差。

(2)体现期望的合理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高期望能产生高效应。关于高期望概念,有绝对和相对之分,前者是指长远、整体、人本角度的对每位学生的高期望;而后者是指充分顾及学生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和潜能,适当高于学生个体现有水平的高期望。教师期望过低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而过高又会欲速则不达。教师要从学生个体条件出发,瞄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切实可行的、经过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个性化教学目标与计划,以体现教师期望的合理性。

3.调控教师情感,增强自律意识

(1)调控教师情感。

教师的情感投入会极大影响教育效果。处于心理困境的青年教师不妨尝试以下几种情感调控方法:

一是珍惜拥有,追求更高层次的满足。人们能否体验到满足与快乐,关键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而在于他是否珍惜拥有。教师要珍惜自己拥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要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作为自己更高的追求,把桃李满天下作为自己最大的满足。这不但可以有效调控情感,而且能慰藉心灵,激发持续奋斗的动力。

二是多视角看问题。同一个剌激情境,因视角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师的情感体验同样如此,只有多视角看问题,才会有更合理的认知,产生较稳定的情感。

三是换位思考。教学中师生、生生间的观点碰撞往往会擦出创新的火花,期间除了彼此尊重外,宽容大度与换位思考非常重要,唯有此才能彼此理解、消解矛盾,互相学习,教学相长。

四是合理宣泄。在不妨碍或伤害他人的前提下,以自己和他人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情绪“分流”。间接的宣泄方法有找人倾诉、写日记、大声呼喊或唱歌、跳舞、体育锻炼、体力劳动等。

五是升华调控。是将情感激发的能量引导到对人、对己行为中的一种高水平的宣泄,如把消极的教师期望转移到积极为“差生”个别辅导的行动中;通过教师积极主动与学生的沟通来消除师生间产生的误解,让有对立倾向的师生关系转化为平等互信的融洽关系。

(2)增强自律意识。

自律是指教师自觉以职业行为准则要求自己的一种内省方式。青年教师要自觉地从修炼职业人格、提高职业素养、注意言表风度等方面来不断完善自我,成为名符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总之,青年教师应对每个学生寄予高期望,这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青年教师期望心理认知偏差的矫正程度直接关系到教育高效应的实现,青年教师应自觉认识其必要性,主动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矫正机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实现学生“高期望——高效应——高期望”的良性循环,这是教师的责任,更是时代的呼唤。

【参考文献】

[1]张民生,于漪.教師人文读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2][美]罗森特尔·雅各布森.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矫正策略青年教师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赴考”
零陵区:培训套餐助力青年教师起跑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谈学生学习不作为的正向引导
小学生错别字成因及矫正策略
教学目标设计常见问题与矫正策略
调动自控意识,克服不良习惯
从外部环境分析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的成长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