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学生学习不作为的正向引导

2016-12-26张迎春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不作为矫正策略

张迎春

[摘 要]学生在学习上的不作为,可以分为学习懈怠型和反感抵触两类。教师以学生为本,提出利用“五心”分别从分层布置,同伴互助;适当夸奖,激起欲望;家校联合,正向引导几个矫正策略来渐变学生的学习懈怠、反感抵触情绪,最后彻底扭转学生学习不作为的行为。

[关键词]不作为 学习懈怠 反感抵触 矫正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6-092

学生学习不作为现象非常普遍。教师苦不堪言,也已见怪不怪了。那学生的这种学习不作为的现象真实的状况是什么样的?这引起了我的兴趣。

一、学生学习不作为的现状调查

为了真正地了解学生学习不作为的现象,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不作为的原因和根源,我对四年级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

(1)问卷调查内容(在自己认为对的答案上打勾)。

①你喜欢老师布置作业吗? 喜欢 不喜欢

②你是否完成任务呢? 偶尔 没有 经常

③你不完成的是什么科目? 语文 数学 外语

④为什么没有完成?

(2)问卷结果统计。

参与答卷学生共计300人,有效答卷为290份。

①喜欢老师布置作业的有20人,占6.89%;

不赞同布置作业任务的有240人,占93.1%。

②有过未完成学习任务的有256人,占88.27%;

其中偶尔未完成学习任务的有204人,占70.3%;

经常不完成学习任务的有52人,占17.93%。

没有过未完成学习任务的有34人,占11.72%。

③不完成语文的有95人,占了32.7%;

不完成数学的有86人,占了29.6%;

不完成外语的有75人,占了25.8%;

④统计结果显示没完成作业的原因有各种各样。主要是以下几种:写不完、忘记了、不会写、看电视、不想写、喜欢玩、作业枯燥、老师不改等。

二、学生学习不作为的类型分析

根据对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我们发现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原因是多元且具有个性化的。我们综合各方面不作为的因素,发现主要有两种类型。

1.学习懈怠型

这部分学生通常把学习不作为归结为作业太多没写完,忘记了,不会写等。

再具体分析一下,形成懈怠心理的原因有内外两个方面:外部原因主要是来自学校、家庭中的不利因素,如做事拖拉、习惯差、家长、老师监管不到位等;内部原因有学习活动力不足,没有坚持性,注意力不稳定等。

2.反感抵触型

学生在学习中因压力大或被教师批评等原因而产生一种抵触心态,使情绪变得不稳定,不喜欢学习、不喜欢教师。

抵触情绪的产生,其实是来自家长与学校的双重压力所导致的,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扭曲的心理。

三、学生学习不作为的矫正策略

1.分层布置,同伴互助

孩子是天真单纯的,纵然有懈怠、抵触情绪,只要及时疏导,方法得当,转变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任务可分层布置,分给他们的任务相对少一些,引导他们慢慢去做,再“偷偷地”为他们找几个互助同学及时帮助,只要他们去做了,看到完成任务也并不难,放弃了戒备心理、厌恶情绪,慢慢走上“正道”指日可待。

2.适当夸奖,激起欲望

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必须在短时间内用最快的速度告诉他“真棒,完成得非常漂亮!”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好胜心强,喜欢游戏等特点设置“闯关游戏”或“阶梯式的奖励”。约定连续完成任务多少次可以闯过一关或上一个阶梯。

但是,表扬一定要适合,不能夸大,更不能无中生有。适合的时间和适当的表扬,一定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冲动”。教师对于学生的肯定、赞美是一道催化剂、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美好,催生出对学习的热爱。

3.家校联合,正向引导

作业的形式要多样,还要多元,尽可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要只是机械重复地抄写,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教师要和学生一样,调整心态,不骄不躁,一次又一次地坚持下去,引导其树立正确对待作业的态度。

另外,要想取得好的效果,与家长的联系必不可少。家校联合,共同制定计划,共同监督,及时沟通。长时间的坚持,必将获得学生改变所带来的喜悦。

学生学习的不作为常年困扰着教师。我从学生的学习不作为行为的表象去探究,发现学生的学习不作为背后有着多种因素,是学生、教师、家长三方面作用的结果。但只要我们不放弃,以生为本,将我们的热心、爱心、细心、耐心、恒心发挥到极致,定能舒缓学生的学习懈怠、抵触等情绪,扭转学生的学习不作为行为。

(特约编辑 左 芸)

猜你喜欢

不作为矫正策略
小学生错别字成因及矫正策略
例谈高中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矫正策略
教学目标设计常见问题与矫正策略
调动自控意识,克服不良习惯
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案例研究
外媒:“不作为”令中国社会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