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2018-08-27王群义郝尧光李彬刘平栾栋祖刘红祥刘东

家禽科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产蛋鸡血清型支气管炎

王群义,郝尧光,李彬,刘平,栾栋祖,刘红祥,刘东

(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3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V)是我国当前严重危害养殖业的疾病之一,也是全球公认的,危害最大、难防控的疾病之一。由于IBV血清型众多,病毒变异快,不同血清型间交叉保护弱,因此防控难度大。根据病毒对组织器官的亲嗜性,目前蛋鸡主要发生的是生殖性传染性支气管炎。近年来IBV感染商品蛋鸡和种鸡后,导致生殖系统发育不良,蛋壳质量变差,无产蛋高峰的案例越来越多。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1 病原分析

1.1 IBV血清型分类 IBV血清型较多,我国主要流行的是QX型、M型和4/91型等血清型。世界范围内,尤其是我国QX型流行较广,其发病率占60%以上,已成为优势毒株,该型可引起呼吸道、肾肿、输卵管异常(假母鸡)等病变[1]。

1.2 IBV不同血清型间同源性 IBV-QX型与IBV-M型、IBV-4/91型的同源性较低,仅为80%;

1.3 攻毒保护试验 SPF鸡免疫不同血清型的活疫苗后进行攻毒(IBV-SD-QX),实验证实IBV-M型、IBV-4/91型疫苗对IBV-QX型野毒的保护率低,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IBV疫苗攻毒实验

2 流行特点

2.1 发病季节 冬季、春季多发。冷应激是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的主要诱因,发病鸡群多经受过冷应激。

2.2 发病日龄 IBV主要有三个易感日龄,分别在 1~14日龄、80~120日龄和 250~300日龄高发。

2.3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病鸡和康复后的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飞沫和污染病毒的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本病传播迅速,一旦发病,全群很快感染。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在规模化鸡场,通风系统排出气溶胶很难净化和消散,携带病毒的气溶胶往往在不同日龄、不同批次的鸡群中循环感染。

2.4 饲养模式与发病率相关 饲养密度大、饲养批次多、育雏频繁以及育雏、育成、产蛋鸡不分场的鸡群多发。多批次、连续高密度的育雏场易造成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滚动效应,生殖性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高。养殖量超过50万的规模化鸡场,每3~4周引进一批雏鸡,感染该病的风险尤其大。

2.5 青年鸡和产蛋鸡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我国自1995年就有IBV-QX型的报道,但青年鸡和产蛋鸡发病的病例较少,自2016年以来,青年鸡和产蛋鸡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这可能与环境污染加重、病毒毒力增强(图 1)、鸡群体质差(冷应激、感染其它疾病等)等因素有关。

图1 环境污染与病毒毒力返强的关系

3 临床症状

3.1 雏鸡、青年鸡感染IBV后,无明显临床症状。

3.2 1~14日龄的鸡感染后,无产蛋高峰,蛋壳质量多数正常。

3.3 80~120日龄的鸡感染后,无产蛋高峰,开产后可见大量软壳蛋、沙壳蛋和畸形蛋,见图2。

图2 软壳蛋、薄壳蛋

3.4 产蛋鸡发病后,产蛋率下降,在恢复期出现大量褪色蛋、小形蛋、长蛋等畸形蛋,蛋壳粗糙,蛋清稀薄如水。种鸡发病后,受精率和孵化率明显降低。

3.5 不同日龄鸡感染IBV后临床表现和剖检变化见表2。

表2 不同日龄感染IBV后临床表现和剖检变化

图3 输卵管囊肿

图4 输卵管发育不良

图5 输卵管萎缩

4 实验室诊断

4.1 病原检测 由于传染性支气管炎多为隐性感染,感染后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因此可用口腔棉拭子和泄殖腔棉拭子对疑似感染鸡群,利用TRPCR法检测。如检测为阳性,再测序进行血清型鉴定。

4.2 抗体检测 利用ELISA法对疑似感染鸡群进行检测。最理想的检测方案,应在发病前和发病后2~3周分别采集血清进行检测,根据抗体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鸡群是否感染。表3的数据仅供参考。

表3 各日龄商品蛋鸡传支正常的ELISA抗体滴度

5 防治措施

5.1 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 ①全进全出,减少饲养批次,尽可能延长空舍时间,污染重的鸡场要求空舍时间达到1个月以上方可进雏;②季节交替时注意气温的变化,防止冷应激。特别是在育雏早期要求温度相对稳定,最好达到适宜温度的上限。温度的控制比疫苗免疫还要重要;③减少应激反应,特别是避免应激的叠加反应。青年鸡和产蛋鸡要避免或减少诱发呼吸道的各种诱因,比如冷应激、疫苗反应等,可降低IBV的发病率。

5.2 做好免疫预防工作 由于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血清型多,变异较快,在疫苗选择方面,要选择与流行毒株血清型一致的疫苗进行免疫。

5.2.1 疫苗种类 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主要分为活毒苗与油乳剂灭活苗两类。

活毒苗:青岛易邦公司研发的IBV-QXL87弱毒疫苗与当前流行的IBV-QX同源性高达98%;采用免疫攻毒试验 (表4)和大量的田间免疫证实,IBV-QXL87弱毒疫苗对当前流行的IBV均有良好地免疫效果。

表4 免疫攻毒试验

油乳剂灭活苗:采用M41株和QX株制作的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苗或联苗,与活疫苗联合使用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保护率更高。母源抗体对预防IBV的早期感染有效。灭活苗诱导的血清抗体对内脏、肾脏和生殖道有保护作用,可降低野毒感染鸡呼吸道中病毒的数量,限制病毒向易感鸡群传播[2]。

5.2.2 免疫程序 见表5。

表5 免疫程序

5.2.3 免疫注意事项 ①选用SPF鸡胚制造、含有与流行的毒株血清型一致的疫苗,如QXL87;②尽早免疫,预防早期感染;③应注意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对新城疫和其他活疫苗的免疫干扰;④虽然我们在蛋鸡各个日龄阶段都进行了周密的疫苗免疫,但加强饲养管理,减少或降低应激反应,提高鸡群的抵抗力,更为重要。

5.2.4 治疗 发生本病,应尽早淘汰假产鸡。

6 小结

虽然我们的研发技术越来越先进,并且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IBV的研究方面仍然不够。尽管我们疫苗的生产技术越来越成熟,不断有新型的疫苗问世,但就像刘秀梵院士所说的那样,“疫苗免疫是疾病防控中的最后一道防线”,疫苗免疫代替不了管理,特别是在IBV的防控中,饲养管理要远比疫苗免疫重要。

猜你喜欢

产蛋鸡血清型支气管炎
FDA批准15价肺炎疫苗Vaxneuvance预防6周龄至17岁人群侵袭性肺炎球菌病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东莞地区B群链球菌的血清型与多位点序列型的分析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产蛋鸡猝死防治分析
副猪嗜血杆菌河南分离株的优势血清型和毒力基因研究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夏季产蛋鸡疾病的诊断及预防
产蛋鸡猝死症防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