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预习空间,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2018-08-26刘世栋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引导小学语文

刘世栋

【摘 要】 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性,需要老师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調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学生课前预习能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小学生感到课堂内容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拓展预习;引导

预习是指在上课之前提前了解老师在这节课上要讲的内容,在上课的时候能配合老师,与老师互动,主动地掌握知识。抓好小学语文的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老师讲课之前就知道这节课老师要讲课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树立坚定的教育改革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老师应该在教学改革中,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怎样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众所周知,当下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是在改变老师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因为小学语文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是主导者,是语文知识的推行者和创新者。主导者是因为老师在面对小学生教育时,学生是被动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就要打破这一模式,也就是说光有老师讲课,没有学生参与互动授课方式将会被摒弃。老师应该多跟小学生互动,引导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发他们对未知知识的探索精神,正确的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让小学生养成一种积极的配合老师讲课,参与老师讲课内容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认为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翁,主动跟着老师走。展开有效的课前预习,就是在改变旧的教学理念基础上进行的。

二、搞好学生课前预习,提高老师授课有效性

怎样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有效性呢?就需要小学生做好课前拓展预习工作,为即将要上的语文课本做好课前准备。在现实生活中,一个老师每节课要面对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的知识盲点,和对新的知识的认知都不同,理解知识和对其他知识的储备量也不一样,要通过一节课让每位小学生都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那么就需要拓展课前预习,来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压力。在以前,老师给小学生布置的预习任务大多是把第二天要学习的课文晚上回家读几遍,把课后的字、词回家标上拼音。这是一种最简单,最低效的预习方法,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目的,再加上小学生年龄小的特点,长期以往,这种预习方法效果并不大,当然对课文的阅读也是预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除了阅读老师应该给小学生一个主题,让小学生围绕这问题进行预习,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书籍了解课文作者的相关信息,这样可以丰富小学生的课外知识,还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课前预习可帮助学生养成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好的课前预习,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上课时的听课效率,养成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可为小学生学好当堂的语文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满足学生渴望成功的欲望,同时还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的难度,老师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老师的作用主要是在对学生的引导,主要负责对课本知识的传授,对于知识的掌握,深化,扩展和应用,关键是在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未知知识的探索能力,而课前预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课前预习能使学生主动学习新的知识,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徐秋芬. 对小学高段语文有效预习的建议[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03).

[2] 倪雪雁.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有效预习[J]. 小学时代(教师),2010(12).

猜你喜欢

引导小学语文
网络评论要主动引导舆情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