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学科素养的思考

2018-08-26黄先湖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育发展学科素养小学语文

黄先湖

【摘 要】 随着我国对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国家越来越重视九年义务教育,对于小学而言,学生处于初学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尤其重要,因此对小学教师的学科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师学科素养方面,需要教师自身对其提高重视。

【关键词】 小学语文;学科素养;教育发展

一、语文学科素养阐述

语文学科素养是教师通过长期文学积累、专业知识训练所形成的,通过这种语文专业思维让自身拥有更丰富的学科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专业技能,达到小学语文的学科教学目标。而对于小学语文来说,教师学科素养首先应具备足够的学科知识,并拥有较高的文学素养,能够对学生进行课堂活动训练。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学科素养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语文教育在整个学科教育中具有基础性教育的作用及地位,语文学科可以促进教师的文学、思想、素质等方面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学科素养的提高能够更好地促进语文教育中关于人文性、工具性、思想性等方面内容的顺利开展。提高教师学科素养可以更好地驾驭语文教材,为小学语文素质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引导学生学好语文。

三、优秀的语文教师所应具备的学科素养

小学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集中时间和精力对学生开展具有创作型的活动教学,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做到自身对学科充满激情,并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以此提高教师自身语文学科素养。

第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利用自身丰富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对学生进行文学灌输,通过自身高水平的阅读写作能力来对学生进行训练,同时教师应该自身的理解能力要强,对于文章有自己深刻的理解,拥有创造性阅读以及探究性阅读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进行文学阅读理解。

第二,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语文教师良好的专业能力应该包括:教学能力、创造能力、研究能力三个方面。语文教师应做好教学备课、教案、板书等方面工作,同时在上课过程中要利用多种教学法,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

第三,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积极的专业情感。教师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个性。小学语文教师学科素养离不开情感,教师要学会用自身的热情来感染每一位学生,从而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自身要对小学语文充满热爱情感,将良好的精神状态感染给学生。因此,教师要学会调动让孩子对语文充满兴趣,这样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活动及任务,通过教师的热情感染学生,让师生之间进行心灵的碰撞与沟通,丰富学生智慧的同时塑造了学生们健康个性。

我國一直重视教育的发展,对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问题也一直高度关注,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是需要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很好地丰富自己语文知识储备,开展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语文教学活动。小学语文教师利用自身的学科素养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同时自身也应不断学习创新,对文学知识进行不断创造、研究、实践,从而更顺利的开展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 张彬福,赵方红,孔凡艳.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与课堂教学实践[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

[2] 龙奕霖. 促进小学语文教师学科素养形成的有效途径[J]. 语文天地,2018(3).

猜你喜欢

教育发展学科素养小学语文
基础教育均衡化的实施对于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透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谈中英中学教育差异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