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来发现文本的密码
2018-08-24温兴标陈苏嫚
温兴标 陈苏嫚
一、趣话故事,关注小说人物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9世纪法国文坛上“最卓越的天才”小说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同学们在课前看过这篇小说了吗?
生(齐说):看了。
师:你看了几遍了?
生:一遍。
生(小声):还没看完。
生:已经是N+1遍了,太过精彩了,怎么能不看呢?
(生笑)
师:你肯定与这篇小说相见恨晚啊,你能和一些还没来得及看过的同学来说说这个故事吗?
生:“我”小时候,家里特别穷,还有两个一直因为贫穷而嫁不出去的姐姐,我还有一个叔叔叫做于勒。他年少的时候是个“花花公子”,经常糟蹋钱,后来,人们按照惯例把他送到美洲去了。一开始,他写信和我们说自己做生意赚钱了,我的父母很高兴。后面说他去做长期旅行了,一直都没有给我们家写信,我们都一直盼望着他回来。后来,我的二姐终于找到了公务员对象,我们去哲尔赛岛旅行,发现了那个卖牡蛎的老头就是我的叔叔于勒,这让我的父母很惊恐,最后我们假装不认识他,返回了哈佛尔。
师:你看这位同学和莫泊桑一样,具有卓越的讲故事才能。同学们发现了没有,他在说这个故事的情节的同时,还带入了自己对小说人物的评价。有人说,读者在读小说时,就等于自己和作者一起写了一篇新小说,看来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位卓越的小说家。
(生笑)
师:老师再请一位同学说这个故事,也来见识一下他卓越的“创作小说”的天赋。
(生从“我”的父亲角度说这一故事)
师:两位同学从不同的人物出发去讲述同样的故事给我们听,我们还可以有哪些角度去讲这个故事呢?
生:“我”的母亲。
生:“于勒”自己。
生:船长……
师:你看,这个精彩的故事可以由父亲说,母亲说,于勒说,我说,甚至还可以有更多的人去说。其实大师莫泊桑心里要写这样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了,迟迟没有动笔,很纠结,你猜猜他可能遇到了什么难题?
生:一下子想不出好的文字来说。
生:不知道找谁来说这个故事。
师:对啊,他一开始也不知道到底是该有谁来说这个故事,这是小说家苦恼的问题。
PPT:讲述故事的方式和被讲述的故事同样重要,小说家最难的就是决定由谁来讲故事。 ——美·艾略特
师:看来我们读小说时不仅要去关注小说说了什么故事,还要去关注这个故事是由谁来说的,至少这是对苦思冥想的小说家最起码的尊重,你说呢?最后大师莫泊桑也是斟酌再三啊,大师毕竟是大师啊,你看最后他决定让谁来讲这个故事?
实录评点1:
在这一实錄片段中,不难发现温老师是以看似简要的“说说故事”导入,却是着力让学生自然说出对小说主题阅读原汁带出,这是教学的起点所在。同时,在抓住学生在不同角度讲述故事时,引出课堂关注重点:解读小说的桥梁——小说的叙述视角。
选择不同人物讲述故事,也成了学生不同的思考立场,自然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的思辨,并在课堂行进中逐步形成高阶性的思辨沉淀。
二、思辨还原,细微中见真章
师(过渡):看来这个叙述视角“我”的选择莫泊桑是煞费苦心,那“我”是谁呢?
生:你是温老师。
(生笑)
师:此“我”非彼我啊!
生:“我”是若瑟夫。
生:是个小孩子。
生:可以说是菲利普夫妇的儿子。
生:两个姐姐的弟弟,于勒的侄子。
师:一下子帮老师厘清了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小说也正是“我”带着读者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哈佛尔小家,一起去哲尔赛岛旅行,一起去看这个世界。
师:那我们回到故事开始的原点,“我”的家。你们觉得“我”家如何?
生:贫穷。
师:你能具体说说吗?
生(读):那时候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还有买日用品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都是自己做的,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师:老师感觉到在你的朗读中对有一些词语有所侧重,你能给大家说说吗?
生:样样、从来、不常常,由此可见,“我”家穷已经不是一两天了。
师:还有没有让我母亲感到非常痛苦的呢?
生:还有更痛苦的事,就是两个姐姐嫁不出去。
生:一个26,一个28了。还没嫁出去。母亲很烦恼啊。
师:两个宝贝女儿养在家里不也挺好的吗?
生:家里太穷了,供养不起两个女儿。而且女儿现在嫁不出去,有可能再也嫁不出去。
师:幸亏嫁出去了一个,我突然在想,嫁出去了一个二姐,大姐怎么办?
生(笑):母亲就更痛苦了。
师:看来母亲痛苦的事可够多了。既是物质上的贫瘠,又有极强的精神压力。那“我”怎么看母亲的痛苦的呢,你能从作者的叙述中感受到吗?
生:很平静的叙述,像第一段都是句号。看来对父母的贫穷自己也是很无奈。
生:没有办法。有点怜惜母亲的处境。
实录评点2:
小说打动人之处往往在于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而人物的塑造关键要义是在细节中一点一滴建构起来的。温老师巧妙地采用了还原法,还原到小说的起点,以朗读感受、换词揣摩、标点符号替换等方式,让细节鲜活起来。
此外,小说中“我”的视角看菲利普夫妇,在朝夕相处的生活中,冷静客观的叙述中看到了“我”对菲利普夫妇的无奈、忧伤、辛酸、怜惜。
三、溯流窥探,留白中传真谛
师(过渡):现实是痛苦苟且的,幸亏我们家还有诗和远方?
生:于勒叔叔。
生:将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财富,改变我们家。
师:所以我们家朝思暮想的等待着发大财的于勒回来拯救我们于水火之中。直至有一天梦想成真见到了于勒,结果是?
生:于勒并没有发家致富,只是一个卖牡蛎的穷人。
师:此时的父母亲的反应是什么?
PPT: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么像于勒?”
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哪个于勒?”
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以为就是他哩。”
母亲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师:你们读得真棒,能说说你刚才朗读时心理变化吗?
生:难以置信,仿佛天要塌了一般。
师:能具体说说轰塌下来的过程吗。
生:始终不敢相信,最后一步一步相信。由不敢相信,到相信,到自欺欺人。
PPT:我父亲终于说:“您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那个人倒是很有趣。您知道这个家伙的底细吗?”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生读)
师:作为他们的孩子,看到父亲这样的情形,此时的我正在想些什么?
生:不寻常,奇怪。
生:觉得父亲的行为很可笑。
生:觉得很愚蠢,很滑稽。
生:觉得父亲这么做也是很值得怜悯和同情的。
师:你的观点很打动我,愿闻其详。
生:我父亲这样的闹剧,其实就是在保护自己的一个家,他始终期许能够改变,没想到于勒最后也靠不住啊。
师:其实,你关注到没有,对父亲的称呼也发生了变化。由父亲转变为我父亲。
(全班旁白+生独读父亲言语片段)
师:其实,这样的人物还很多。还记得我们看过鲁迅先生笔下的华老栓吗?买药引,变卖家产,每一次的愚蠢之举,在我们暗笑他的愚蠢时,不也是一次又一次的悲悯吗?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也说过这样相类似的话。(生齐读)
PPT:伟大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的同时,认出自己的原型而涌出最深刻的悲悯。——龙应台
实录评点3:
这是小说的高潮点也是课堂的精彩处。父亲见到于勒后的变化,通过角色朗读,感受父亲的心理变化。“我”看父亲的狼狈,想象补白“我”的心理活动,并引导学生关注人称“父亲”到“我父亲”的情感变化,这些都是莫泊桑在小说中未说出的话语,也是莫泊桑的小说中想说出的话语。温老师巧妙地捕捉到这一潜在细微的变化,让父亲的不堪无处遁身,也让“我”的悲悯之感尽显无遗。
一个高明的小说家绝对是一个卓越的阴谋家。父亲这一人物的原型,是处处皆在的,于我们的生活中,当我们尽情地去嘲笑这样的“愚昧”的人,最后则会有更多的“无奈”“悲憫“走出来?
四、见微知著,冷峻中蕴温情
师(过渡):诚然,“我”父亲不寻常的行径让我不解、无奈、悲悯,父亲没有去认于勒叔叔让我困惑。在我的心底深处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PPT:“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生读)
师:你刚才怎么能这么有感情地去读这一句话的。
生:非常不解,也非常无助。
生:父亲这么做的对象是具有血缘关系的父亲的弟弟,还是我的亲叔叔。加强语气。
师:“这是我的叔叔__,父亲的弟弟___,我的亲叔叔___。”你可以加上语气词去读读。
(生大声读)
师:而此时莫泊桑没有让若瑟夫大声的说出来,而只是让他去默念。作者为何如此安排?
生:想得到解答,却又不敢去说。
生:这更是一种痛苦。
师:我们一起默念。
(生默念)
师:在“我”的眼睛里,我们看到了太多太多。那回头看看,我们上课初说的小说叙述者为什么是“我”?
PPT:我
生:因为“我”更加的真实。
生:“我”都是未知的,似乎和读者一样一起说这个故事、听这个故事。
生:“我”是孩童。看待一切事物都是纯净的,没有任何的金钱利益,所以我看到的就会更加的多,大千社会的喜怒哀乐都在这其中。
师(结):是啊,因“我”见到更多真实,因“我”故事更加有趣,因“我”世界更加的纯净,因“我”小说也更加的深刻。其实,在我们早先所学的一些童话、小说中也有这样的特点。你看……
PPT:材料1:在教室后排座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都德《最后一课》
材料2:“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最后叫了出来。“上帝呦,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生读)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小说中“小小的我”叙述视角,发现了小说深处潜藏的密码,其实打开这样的密码的方式还有很多很多,小说的世界也是很大很大的,关键是看你手上有没有适合的钥匙。正如大师莫泊桑在《论小说》中说的那样,我们一起齐读……
PPT:小说家的到底想说些什么,应该透过叙述,在字里行间发觉它,它钻进句子的结构里,在词句的选择中显现,在结构的安排中展现。小说家要寻求具有某种精神状态的人在特定情况下必然会做出的行动和姿态,这是人物的本性、思想、意志和心理的反映。——莫泊桑《论小说》
(生齐读)
实录评点4:
这一实录片段是由一篇对一类的方法性的迁移渗透,《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和小说群中“我”,以冷峻的视角看社会百态,在冷峻中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悲悯和温情。温老师有效地掌控了课堂的厚度和宽度,叙述视角的聚焦,课堂思维的沉淀,都引领学生向更深处漫溯。而课堂中更多方法性的暗示导向是着力培养学生小说阅读走向丰厚,见微而能知著。
其实,通向小说文本的桥梁有千万种,跟着大师莫泊桑学读莫泊桑小说这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学是唤醒沉睡的已知,更是打开未知的兴趣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