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现状探究

2018-08-23张洪芝

求知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影响

张洪芝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因其方便、快捷、开放、多元以及新颖等优势得到大学生的青睐,进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式、教育主体等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机遇和挑战并存,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因而只有结合学生成长规律以及新媒体特点,掌握规律,创新形式,与时代特点契合,才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实效性,并提高针对性,增强感染力。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调研发现,截至目前,高校基本全覆盖地开辟了新媒体的阵地,主要采取专题网页、微信公众号、QQ、微博等学生使用度较高的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媒体大环境的影响下,学生在认知、态度以及行为方式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打破时空限制,实时学习、实时受教育、双向互动,提高了有效性

新媒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且图文并茂,相对传统的学习课堂更加充满吸引力,在问卷调查中“面对同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你更希望哪种途径获得?”有90.2%的学生选择了不同形式的新媒体,其中微信公众号、QQ、微博是学生较为青睐的,主要源于这些媒体的实时性、丰富性,且可以双向互动,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便于教育者实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挖掘问题存在的根源,进而做出具有针对性的引导。另外,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也做了延伸,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大量在线课程获得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源,极大地拓宽了知识面。且移动新媒体客户端的出现,让很多碎片化时间也得以利用,实现了实时学习的目标。

2.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打破了傳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获取信息方式更加多元化。相对于传统的报纸等媒体,新媒体更新速度更快且信息内容海量,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利于发挥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作用。

3.开阔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眼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新媒体的出现弱化了校与校之间、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受教育者的视野得到较大开阔,倒逼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升自己的知识范围和眼界,要求其更加具备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堂以及第二课堂、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也更为现代化,以适应新时代学生对于教育的要求,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1.缺乏一定的媒体素养,出现滥用情况

学生自身由于缺乏社会的历练,对社会认知较少,且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尚未成熟,新媒体环境还未完全规范,同时高校对新媒体素养的培养和引导缺乏相应的教育,因而导致学生在利用新媒体时,对于一些新闻报道或者事实新闻缺乏一定的批判精神,且较容易受网上评论的影响,出现“人云亦云”的情况,缺乏主见,容易受到消极信息的影响,进而导致其利用新媒体的虚拟性进行不实信息的散播,甚或是参与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行为,这些都成为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利因素,亟须多方面进行规范、引导,提升大学生的媒体素养,进而提升教育的有效性。

2.过分沉溺于网络,影响学业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每天使用网络时间在4~6个小时的占到75.6%,6个小时以上的占到10.5%,能够控制在2个小时内上网时间的只占到了5.2%,而这部分上网时间主要以手机为主,这一数据说明,面对纷繁复杂、实时更新的网络,大学生对网络存在一定的依赖性,且自己较难控制时间,且在上网时有意识地关注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信息的比例较低,缺乏一定的敏感性,学生更多的是关注“吸引眼球”的无效信息,从而沉迷网络,影响学业。

3.碎片化的接收方式,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学生在自我接收网络上呈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整合归纳能力,导致出现碎片化认识事物片面、不充分甚至偏激的情况,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胡 焱.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29).

[2]刘景龙.增强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