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8-23居媛悦
居媛悦
摘 要:招生规模的扩大等诸多原因导致当前研究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这当中既有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等现实因素的影响,也与研究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密不可分。文章通过对当前研究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从个人、导师、学校三个层面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全方位多渠道地帮助研究生认清自我、合理定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增强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研究生就业;自我认识;导师;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
随着2003年研究生的扩招,高校研究生毕业生人数也进入了一个急剧增加的阶段。伴随逐年上涨的毕业研究生人数的,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低迷的就业形势。这当中既有国际形势、社会需求、高校就业引导机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也与研究生个人心态、自我认识和求职定位密不可分。
二、当前研究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研究生自我认识不充分、职业定位模糊
全面准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分析职业环境、合理进行职业定位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成功、走入社会不可或缺的一步。同本科生相比,社会对研究生的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等各方面要求更高,经过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再教育,研究生理应对自身有更为深刻的认知和定位,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有更为合理清晰的规划。但事实上很多研究生在研究生阶段只专注于学术研究,而缺乏对自身兴趣和特长的思考,且在求职过程中被发现综合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需要,但是对个人又没有清晰的认识,择业时高不成低不就,无法找到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符合自身兴趣和特长的合适岗位,最终在求职过程中屡受挫折,无功而返。
2.研究生导师引导参与度不高
研究生导师对导师角色的定位还仅停留在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的指导上,而忽略了对研究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多方面的关注,认为这些与科研不相关,都是辅导员分内的工作。事实上,与辅导员相比,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导师与研究生的接触时间更长,更了解每个研究生的性格特点及处事方法,通过对该生科学研究、交流沟通、组织协调、团队合作等多方面能力的分析,更易于有效地对研究生进行深层次、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这些都是辅导员所无法比拟的。
3.高校就业引导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大多数高校只针对本科生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而研究生就业指导这块儿基本上是空白,即使开设了,也只是对理论知识的宣讲,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导致相当一部分研究生不能通过系统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及时了解分析当前就业的有利宏观形势和不利宏观形势、国家面向研究生群体的利好政策,从而对个人进行合理定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同时在实际求职过程中,也往往因缺乏有效的就业技巧指导,而在求职过程中四处碰壁、走弯路,甚至误入就业陷阱和骗局,使自己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三、对策研究
1.全面准确认识自我,积极提升综合能力
(1)科学评价自我能力,合理进行职业定位。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自我定位是求职成功的第一步。只有通过对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专长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社会需求就业形势科学权衡,把握择业去向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方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路线。同时在规划职业生涯时应转变就业观念,打破“一岗定终身”的传统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科学就业观,视野更宽广、目光更长远,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的号召,将个人梦想与祖国发展宏伟目标有机结合,去那些急需研究生人才的地区一显身手,创一番事业。
(2)加强多种能力的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接轨。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在校期间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却忽略了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呈现出“高知识、低技能”的状态。而事实上近年来,用人单位除了对专业性强的岗位有特别要求外,开始逐渐淡化专业需求,更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如社交合作、组织管理、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在专业学习中,更多的是来自日常生活的学习和锻炼。所以研究生在科研学习之余,还应多多关注社会和企业对研究生能力的需求标准,分析找准自身的不足,通过参与社会工作和实践、活动竞赛等,提升综合素质,确保自身的能力水平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增强就业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
2.积极发挥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就业中的作用
(1)强化导师责任制,增强导师责任意识。研究生导师应该将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纳入自己对研究生教育的职责范围内,在日常学习指导过程中,关注研究生个体差异、发掘特长、加强思想的教育和引导,帮助研究生将自身兴趣和特长与职业联系起来,明确个人优势与选择方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同时还应鼓励研究生将个人的发展进步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相结合,支持和鼓励研究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服务人民与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动用导师广泛人脉,积极推荐优秀毕业生。大多数研究生导师都与自己从事研究领域相关的企业有着密切合作和项目往来,被企事业单位所熟知。导师可以通过自己广泛的人脉,将研究生推荐到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研究生不仅可以接受企业的专业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专业实践提前了解专业对口行业对研究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提早做准备、提升自己各方面综合能力,在求职时增强就业竞争力。
3.建立科学完善的研究生就业指导机制,为研究生就业保驾护航
(1)开展系統、科学的就业指导课程。在研究生阶段针对研究生群体开设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课程,授课内容应当与专业特点、社会需求、当前的就业形势与政策结合起来,同时还应该包含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职业观、就业准备、就业技巧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同时可以邀请行业优秀企业家、知名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开展专题讲座,帮助研究生了解专业对口行业的人才需求、行业就业形势,学习求职经验,扩大研究生的就业视野。
(2)完善就业心理辅导服务模式。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容易引发自卑、依赖、焦虑、期望过高等心理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由自身因素造成的。高校应针对研究生群体,积极完善心理辅导服务机构,将心理辅导与就业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在咨询过程中帮助研究生制定专门的针对个人的职业生涯咨询辅导方案,进行点对点的个案辅导,从而使其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增强求职信心。
除此以外,学校、学院的就业指导部门还可以组织校友求职经验交流座谈会,邀请各行各业的优秀校友回校开展讲座,和师弟师妹一起分享求职经验和踏入职场后的心得感悟,尤其是多邀请投身基层建设的公务员、选调生、村官分享他们的工作经历,通过宣传这类就业典型人物,传递正能量,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择业价值观,不要把目光只集中在国企、外企和东部的发达地区,而应响应国家号召到基层历练,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何 明,黎 伟,蔡 玥.研究生就业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J].中国冶金教育,2016(4).
[2]刘林艳,龙梦晴,曾 珠,等.导师责任制视角下农业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与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