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胚理论与实验融合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8-08-23杨志文于宏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研室学时理论

杨志文,于宏伟,雷 蕾,曹 博

(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组胚理论与实验融合教学在本科临床专业试行两年多[1],有教研室的十几位教师及近1300名学生的参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矛盾开始逐一显现,这里记录的是对这一进程的阶段小结和几点思考,期待与大家一起讨论和分享。

一、课程内容的整合

传统教学理论与实验并行,即教师先讲理论,再上实验。优点是学习比较系统,缺点是理论与实验脱节,表现为两者衔接时间较长,影响学生学习。理论与实验融合正是基于此种考虑提出,即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马上通过实验加以验证,从而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而融合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课程内容的整合(见表1、表2)。

表1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内容整合方案

表2 课程融合不同阶段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考试成绩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课程融合最初借鉴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经验而采用了阶段1,试行后发现,此种整合对师生双方都有相当难度,原因是忽略了PBL讨论课[2]的作用。PBL的学生可籍案例的帮助打破学科界限而自行整合所学知识,而本科现阶段所做的课程融合恰好缺少了这一重要环节,并且本科生刚开始接触医学基础课,系统的概念还很模糊,有些内容融合模式好,有些内容传统教学好,由此,内容的整合便逐渐从阶段1过渡到阶段3。同时,在2015-2017级的3个年级学生成绩分析中发现,融合各阶段均有优势与不足,因此现阶段的融合亦非最终方案。

二、集体备课

融合模式需要更多的教师,而教师授课风格各不相同,仅在内容的选择、取舍、侧重点等方面就有显著的差异,因此教师集体备课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当然,在大学讲堂,若硬性规定哪些内容重点讲,哪些内容一般讲或不讲,似太过呆板,而且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成为出色的医生,从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角度来说,他们所应拥有的知识也不该以掌握或了解论之。但毕竟现实问题是学生要面对考试,因此,全体授课教师就有必要讨论制定一致认可的原则并严格遵守,方能以此为前提进行内容的扩展。

三、教师备课

有教师认为,融合教学相比以往传统变得随意很多,其实不然。

1.教学内容的准备。传统教学理论课常精心准备,实验课则松懈很多。现在理论与实验融合,绝不是在时间上或内容上的简单加减,不但每一次课都必须按理论课的标准来准备,而且更需要设计。

2.教学内容的实现。例如,一个10分钟的知识点,用时15-20分钟,或者正好相反,不到5分钟就完成了,不论哪种情况,教师都必须及时调整,这既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对自己的信心、对课堂的把控能力、与学生的沟通和磨合等,更需要教师充分的备课和预案。

四、授课方式与师资培养

传统理论授课地点在大教室,学生一两百人,教师讲课激情四射。融合后,学生不到五十人,授课地点改在实验室,但由于空间所限,学生座位的设置侧对着讲台,所以,教师经常面对的是学生侧脸,授课提不起精神。

理论和实验融合授课的基本形式是:教师讲解一部分理论知识,学生观察一段时间实验标本,两者相互穿插。但有的教师擅长理论,有的教师喜欢实验,于是,前者可能将理论课扩大,后者可能将实验课脱长。当然,实际授课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上述情况仍应尽量避免。

另外,传统一位教师承担的大课内容,在融合后,由于授课轮次的增加,常需要几位教师才能完成,师资培养方面的诸多问题亟需解决。

五、学时与能力培养

学时(见表3)总的趋势是减少,但减少的部分主要是实验,教师亦由此出现两极分化:有的认为学时不够用,很多内容没时间讲,看片子的时间就更少;有的则刚好相反,觉得没有内容可讲,看片子的时间很宽松。简言之,就是面面俱到与提纲挈领之间孰优孰劣,当然不能一言以蔽之,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决不能把学生如孩童般对待,一则学生的个人意识增强,开始形成独立的人格;再则学生的各种能力(包括自学)也在提高,因此,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学习的方法、行为的规范。

表3 理论与实验融合前后及融合各阶段的学时变化

六、沟通与合作

融合模式的实现很大程度依赖于教务处(科)对教研室提出要求的支持与采纳,例如,能否依照教研室提出的课时计划排课、融合部分能否均以2学时为一个教学单元、能否按实际授课需要增减课时等。

教研室与实验中心的沟通与合作不但必要而且重要。比如,教师授课时会对教学内容进行临时调整,实验准备要跟着变;教师认为某些标本在数量或质量上出现瑕疵已经不适合教学,实验中心要及时补充或更换;设备的维护与实验室改造(如实验室的布局、无线wifi等)更是需要教研室和实验中心联手与上级主管部门协商等。

七、互动与交流

原本期待在融合课堂上师生间可以有更多的互动,但事与愿违。比如,学生多是盯着电脑或手机,对教师只想闻其声,而教师呢,因为得不到学生的反馈,不但展开教学难度增加,而且由于课堂沉闷而逐渐淡化了授课的热情;观察标本时,学生只关注自己的标本盒,同学之间少有交流;学生很少提问,即使与教师讨论问题时,也常常不希望有第三人在场;班级规模的变小使得学生缺乏大课氛围的熏陶,同时对教师的接触面亦变窄,对其他老师缺乏尊重等。当然,也有教师认为解决方案很多,比如,按点名册提问、随时做个小测验、冻结学生的电脑桌面、适时利用翻转课堂等。虽有些许效果,但多是被动,如何化被动为主动才是关键。

八、兼容其他教改方案

融合课堂的学生人数较少,可控性较强,能较好地融合其他教改方案,如翻转课堂。但要注意的是,第一,由于学生基础尚不扎实,所以不建议多用(2-3个章节足矣);第二,教师的指导不容忽视,尤其融汇相关学科知识点时;第三,在融合其他教改方案时,事前必须给授课教师以相应的培训。

九、教改的执行力

以循环系统为例,规定2次融合课,有的教师却改成1次理论,1次实验,虽然课时未变,但与改革初衷已背道而驰。再比如,融合课的教学改革本是多学科共同参与,可是中途却有个别教研室因为各种原因退出。这些都与教改的执行力有关。不能说某些个人或教研室的做法一定错误,因为改革过程中出现问题是难免的,但正确的做法是,先不要走极端,大家坐下来共同讨论、完善、坚持对的,纠正错的,否则,既不负责任,亦不利于问题解决。

总之,融合教学不是表面上看到的上课人数少了,上课地点变了,或是更新了众多的教学设备等这样简单,随着改革的展开,还会有更多新问题出现,怎样把学生引领进医学的殿堂,怎样让他们热爱上医学的事业,要思考的还有很多。

猜你喜欢

教研室学时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河南省高校音乐学院教研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