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

2018-08-22苏楠

东方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探究性阅读探究意识探究能力

摘要:探究性阅读教学是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它既是对以往先进教学经验的总结,又代表了阅读教学的发展方向。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探究性阅读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有它必然的教育理論基础和文学理论支持。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自身探究理念,做好课堂的参与者与引导者,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学生在自主探究经验的不断积累中,将逐渐提高自身的阅读探究能力,养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阅读习惯,这些对学生日后的深造以及进入社会后从事各项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探究性阅读;阅读教学;探究意识;探究能力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高品质阅读能力的养成,一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在受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等浪潮冲击的现今社会,传统语文教学“高投低效”的弊端愈发显现出来。为顺应时代的需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探究性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并被确立为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突破传统阅读教学的桎梏,充分认识探究性阅读,并将探究性阅读落实到语文教学实践之中,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并深入探讨的新课题。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目标中谈到:“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关注每一个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阅读教学,以适应新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达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探究性阅读教学实施起来相对灵活,一般情况下,它的实施过程是这样的:

一、自由朗读, 整体感知。

探究性阅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感知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初读文章时,就应该关注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学生朗读或默读文章前总布置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这种方法固然有它的优点,但它有时却限制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剥夺了学生自由感知的权利。阅读首先是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对话,然后是学生之间就作品所进行的对话,教师参与后,则是学生、教师就作品所进行的对话。因此,在初读文章时,教师不妨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调动自己生活的积累去感悟文章的意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加以鼓励、保护。

二、欣赏品味, 合作探究。

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对课文进行品味,能够打开学生的思维视野,使探究广泛而深入。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对课文进行深入思考后,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探究性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以求初步解决所提出的探究性问题;再通过全班交流,提高参与率,并整合意见,使整个合作探究过程呈现出较高的水平和质量。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更关注阅读过程, 从而获得更深刻的阅读体验。教师应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合作探究。以下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方法:

(一)对于关键词句的探究。

文章讲究炼字炼句,优美的文章大都离不开作者对语言的锤炼。比如,古典诗歌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将无声的画面变成了枝繁花盛之态,浓郁的春意就在这喧闹的“红杏枝头”活现出来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表现出了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所以,在学生合作探究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探究,从而吸收到文章的精髓,感悟到文章的神韵。

(二)对文章的深化延伸和大胆质疑。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对文章的主题大胆生疑、质疑。有的教师生怕学生质疑会打乱教学思路,所以不愿让学生质疑,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活动,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努力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主动的获得知识。如教学《赤壁之战》,在学生弄清了曹操和东吴的兵力对比后,问学生“你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周瑜是怎样打败曹军的?”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去寻求答案,兴趣浓、效果好。精读后,可用“询问式”,如“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老师有哪些地方没讲清楚,请你告诉我。”以此让学生回顾教学的过程,进行信息反馈,进行学习的再创新,促使学生的“创新萌芽”快速成长。

三、师生反馈,深化探究。

学生探究阅读后,教师对学生探究情况的反馈,有助于学生的进一步探究,从而养成探究性阅读的习惯。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在学生的探究阅读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对学生合作探究的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进行小结;并且要从文本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一些训练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检测前面合作探究活动的效果,以拓展学生的思路,升华学生的思维。

四、拓展导创,整体提升。

在学生充分深入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应通过小结、作业等方式,帮助学生强化、拓展学习成果并向外延伸,最终使学生主体在情意、智慧乃至身心等方面得到整体提升。探究性阅读教学对于师生都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由于受陈旧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实践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对困难和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是顺利的实施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关键。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探究性阅读教学必然会冲击旧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对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更新观念,做好课堂的参与者与引导者,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学生在自主探究经验的不断积累中,将逐渐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获得“探究”的方法、养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阅读习惯,成为具备独立阅读能力的有用之才。这是学生的最大收获,也是语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孙春成.语文新课堂:探究教学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钱梦龙.钱梦龙与导读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谭铁斌.阅读教学田野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4]李涛.对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几点反思[J].语文建设,2008.

[5]刘福禄.关于小说主题的多元化思考[J].考试周刊,2009.

作者简介:苏楠(1988.06—),女,山西阳泉,本科,陕西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学校。

猜你喜欢

探究性阅读探究意识探究能力
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初探
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研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创设情境,构建灵动的英语课堂
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