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核心素养为导向下同课语文教学模式探讨

2018-08-22黄晓燕

考试周刊 2018年73期
关键词:语文思维学以致用核心素养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在思维、语用和学习方式等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以这三个核心要素为导向,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应不断优化改进。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可以采用课题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小组之间的合作,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积极发散学生思维。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教师结合多媒体软件技术,将语文知识与生活联系,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思维;学以致用

一、 前言

小学阶段是素养培育的重要阶段,结合语文学科的特征,语文核心素养不仅仅包括基本应掌握的听、说、读、写能力,还应当扩大教育目标范围,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且在这个能力素养的培育过程中,强调语文学科与生活实际之间的结合,这样更加有助于学生加强对语文的投入力度,帮助学生及时吸收已学知识。

二、 发散性教学模式,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最为活跃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不会受到很多的限制,往往会发表出与成年人不同的言论和观点,因而教师应抓住小学阶段学生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开展思维发散方面的培训,以提升学生思维方面的素养。同时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课堂上难以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因为在课堂中有意识地进行思维锻炼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学习《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文中儿子在释放鲈鱼时候的不舍之情,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寻找线索,体会当时文中儿子的心境,明白为什么在释放鲈鱼的时候会有强烈的不舍之情。于是教师提出了下面的问题:

T:为什么只是一条鲈鱼,就让儿子在释放的时候有如此不舍的感情,这条鲈鱼是不是和其他鲈鱼有不同之处?

S1:有不同之处。作者用了“好大”“这么大”“从来没有”这一系列的形容词来形容这条鲈鱼,可以看出之前作者并没有见过如此体积的鲈鱼,如果我是作者,我放掉一条这么大的鲈鱼,也会有不舍的。

T:对,这位同学抓住了很多关键点,从这些形容词可以看出鲈鱼的体积确实很大,还有没有其他要点呢?

S2:有。文中说“我”和父亲都得意地欣赏这条鲈鱼还有“10公斤”都足以看出这条鱼很大,并且非常罕见,“我”和父亲都很激动,而这时候却要放弃这条鱼,很定很难受,也很失望。

T:很好。这两位同学都是从鲈鱼本身出发思考了作者不舍之情,有没有同学从另外角度去思考,为什么作者有不舍之情呢?

S3:有。我觉得作者在钓这条鲈鱼的时候费了很大的力气,作者用了“放、举、抛、溅、抖动、挣扎、拉”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在钓鱼时候的艰辛,这条鱼来之不易,如果放掉还是很可惜的。

(……)

教师分别从不同角度引导了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放鱼时候会有不舍之情,帮助学生活跃了课堂思维,在面对同样的结果时,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思考原因。

三、 多媒体教學模式,将语文与实际结合

语文是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课堂所学习的语文知识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这些知识的价值,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关注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鼓励他们将课堂所学运用到生活实践之中。在新时代教育环境下,多媒体是提升学以致用能力的重要平台。根据调查显示,小学生对图片的理解能力要远远高于对文字的理解力,因而开展动态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将语文知识融入不同的图片资料之中,同时结合生活化的情境,更有利于学生将语文与实际生活结合。

在《钓鱼的启示》文章末尾提到了“在人生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里的“鱼”加了引号,可见并不是生活中我们常说的鱼,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难懂,因而教师选择了常见的公益广告,在广告中描述了许多生活中常见的道德诱惑,比如考试作弊、随地乱丢垃圾、贪污贿赂等等,来帮助学生理解文中所提及的“鱼”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学生们在观看了这些简短的小视频之后,也很快明白了生活中常见的道德诱惑正是这篇课文中所描述的“大鲈鱼”,在面对这些道德诱惑的时候,我们如何做出正确的抉择,这便是多媒体教学的功能所在。

四、 协作式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合作意识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理念,小学语文教学还应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融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教师需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具体的教学目标,比如明确某个具体话题,通过讨论提升学生对话题的敏感度,以及对事物的分析能力。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文章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了知识点。由此可见,小组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

在《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教学的时候,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并且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举办了一次小型辩论赛,围绕“应不应该放鱼”氛围正反两方展开话题辩论。每一方可以从课文中寻找有力的支撑依据,也可以结合自己的观点,只要让其他同学都信服则可以。在这场讨论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在文章中寻找线索,也与本小组同学火热地交谈,最终教师将双方的辩论观点汇总如下:

正方(应该放鱼)反方(不应该放鱼)

现在是鲈鱼禁捕季节,不利于鱼类繁殖还有两小时的时间,不愿意放弃这次机会

虽然还有两小时,但是逮捕鲈鱼仍然是不道德行为费了很大力气才钓上的鱼,如果放掉则是浪费精力和时间

面对这些诱惑,应学会拒绝这条鱼真的很罕见,是个很好的机会

…………

学生们的讨论十分激烈,正反双方都在积极地从文章中找关键句、关键词来支撑自己的论点,同时在学生们激烈的辩论中,本篇文章中的知识点也逐渐凸显出来,教师在黑板上总结了学生们的意见,便形成了文章中父亲与儿子不同的观点,使这堂教学显得更加轻松。

五、 结束语

简单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需要仅仅跟随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要求,寻找不同的教学路径,在语文课堂中融入更多的教学素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这才是素质教育理念的根本。

参考文献:

[1]郭晓明,范国民.从核心素养到课程的模式探讨——基于整体支配与部分渗透模式的比较[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

[2]韩祥芳,解一凡.浅析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策略[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0).

[3]郭赟,张建明.浅析如何有效渗透核心素养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J].教育,2016(12).

作者简介:

黄晓燕,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占泽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语文思维学以致用核心素养
试论在高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探究
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探究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推论策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