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讲座(81)埋线疗法及其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2018-08-21梁建军刘伯飞于守全杨建辉杨才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夹脊穿刺针颈椎病

梁建军 刘伯飞 于守全 杨建辉 杨才德

(1 河间建军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科,河北 河间 062450;2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中西医结合科,甘肃 兰州 730020)

(上接第15期)

1 穴位埋线疗法及概况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的目的和运用的方法与针灸治疗是一脉相承的,是传统针灸疗法与现代医学工具结合的新疗法:(1)本法采用的刺激点是经络腧穴;(2)本法采用的手段为埋线,结合传统针刺的留针术。现代的埋线疗法是在传统的针刺疗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建立起来的,人们采用“留针”的方法来巩固疗效,并逐渐变化为埋针,埋线疗法正是在留针和埋针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埋线疗法是将针灸的浅刺法、留针、植针术和现代组织埋藏法相结合,作为针灸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有新的改进与延伸,兼具有针刺疗法的特点,同时具有针刺“静以留之”的效果,由此形成了穴位埋线独特的治疗效果和操作方法。

2 埋线疗法的定义及操作方法

2.1 定义 穴位埋线疗法是将羊肠线或蛋白线埋入穴位内,利用异体蛋白对穴位的刺激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达到类似针刺留针治疗效果的方法,它是一种融多种疗法(针刺、埋针、持久留针、穴位放血等)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

2.2 操作方法 埋线方法有穿刺针埋线法、三角针埋线法、切开埋线法等,我们这里只介绍穿刺针埋线法,因此法安全、方便、易操作、患者痛苦小等特点。

患者静卧手术床,定点,局部消毒,戴无菌手套,取已消毒的蛋白线(长约2 cm)放置在穿刺针针管前端,左手拇指、食指固定皮肤或者捏起皮肤,右手持针,针尖刺入所需深度,推针芯将线埋入肌层或皮下组织,将针退出,创可贴覆盖针孔。

3 穴位埋线疗法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

穴位埋线疗法对许多慢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尤其是针对疼痛科及骨科大部分疼痛疾病效果显著,近来埋线疗法在美容及减肥方面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现代实验研究表明,穴位埋线能显著增强体内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调节机体免疫,现代临床应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和骨科疼痛科等多种疾病。随着穴位埋线疗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不断进展,埋线疗法本身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以及量化的不断完善和建立,埋线疗法也会像针灸、拔罐以及刮痧一样,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4 埋线疗法在脊柱、四肢关节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我院是以骨科疼痛疾病为主的综合性医院,埋线疗法在我院得以广泛应用,包括颈椎、胸椎、腰椎病变引起的疼痛,四肢关节的炎症、增生退变引起的疼痛。临床上埋线疗法治疗主要根据脊柱的生理解剖以及病理变化选取相应的夹脊穴为主要治疗部位进行治疗,夹脊穴周围组织中存在许多神经末梢,且脊神经后支内侧支与夹脊穴之间的距离最近,因此夹脊穴埋线可持续刺激深部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局部炎症吸收,解除其对周围神经血管的压迫,从而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5 资料与方法

5.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住院颈椎病患者102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中,男25例,女27例;年龄30~78岁,平均59.7岁;病程最短7 d,最长20余年,平均3.7年;其中颈型颈椎病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12例,混合型12例;X线检查6例,CT检查46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生理曲度改变、韧带钙化、椎间盘突出等。对照组50例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36~67岁,平均58.5岁;病程最短10 d,最长10余年,平均4.5年;其中颈型颈椎病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15例,混合型11例;X线检查4例,CT检查46例。患者同样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生理曲度改变、韧带钙化、椎间盘突出等。2组在性别、年龄、程度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5.2 诊断标准 颈肩部疼痛不适伴有上肢疼痛麻木,及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耳鸣、听力下降,心前区不适、心率快慢等。查体:引颈试验、臂丛牵拉试验、压顶试验等阳性,辅助检查:X线检查、CT检查,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生理曲度改变、韧带钙化、椎间盘突出等,并排除其他疾病。

5.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取颈夹脊穴、肩井穴、天宗穴、风府穴、风池穴、臂臑穴、阿是穴等。局部皮肤消毒,戴无菌手套,取已消毒的蛋白线放置在穿刺针针管前端,左手拇指、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针,针尖刺入所需深度,推针芯将线埋入肌层或皮下组织,将针退出,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无出血,创可贴覆盖针孔。每周1次,5~7次一疗程。

对照组:操作方法取穴同治疗组,以毫针针刺,留针30 min,每天1次,7 d一疗程。

5.4 护理措施 ①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保持患者颈部放松,解除局部肌肉痉挛。②早期减少颈部活动度,病重者佩戴颈托。③病情好转后开始进行颈部功能锻炼,如“米”操。④指导患者进食高营养、易消化饮食,忌食辛辣,忌烟酒。⑤日常生活指导。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工作时间长时要适当活动颈椎,避免长时间头偏向一侧,休息时可使用颈椎枕。⑥指导调节患者情绪,保持心理健康,积极配合治疗。

5.5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症状消失,能恢复原工作;有效:疼痛减轻颈椎及上肢活动改善;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

6 结果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7 讨论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由颈椎退行性变、骨质增生、生理曲度改变、韧带肥厚钙化、椎间盘突出引起,症状多样,病情复杂。中医根据症状可将其分属“痹证”“眩晕”等范畴。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因急慢性损伤,风寒湿邪侵袭,致肾气亏虚、气血衰少,痹阻经络、气血瘀滞、经脉不通、筋骨肌肉组织失去气血濡养,导致局部循环障碍,处于慢性缺血缺氧状态,导致充血、渗出、水肿及无菌性炎症。

顽固性颈椎病的颈椎X线及CT表现颈椎退变严重,骨刺形成,颈椎严重变形,椎管内间盘突出较大,韧带肥厚钙化,造成椎管径变窄有关,治疗难度大。颈椎是人体的重要部位,病情严重者会造成残疾,卧病在床,丧失劳动能力。

穴位埋线疗法是融合多种疗法、效应于一体的复合型疗法,蛋白线作为一种异体蛋白,通过穿刺针注入穴位内,在体内的缓慢吸收过程中起到长期的刺激作用,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阴阳及脏腑气血功能的作用,根据腧穴近治作用的理论取夹脊穴、肩井穴、天宗穴、风府穴、风池穴、臂臑穴、阿是穴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蛋白线埋入穴位,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提高组织的耐受性,使患者症状减轻甚至消失,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X线片及CT检查颈椎的增生退变无明显变化,至于确切的治疗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猜你喜欢

夹脊穿刺针颈椎病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EBUS-TBNA中不同型号穿刺针对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结果的影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案
手术穿刺针清洗质量控制方法的改进研究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青少年颈椎病106例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