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难点和对策研究

2018-08-20郑少卿

考试周刊 2018年74期
关键词:教学难点初中数学对策

摘 要:对于整个学习生涯而言,初中阶段是重要的承上启下阶段,这个阶段的知识范围更广,教学程度更深,对于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的培养和考察也比较全面。面对课业上的突然转变,很多学生都不能适应,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分析了教师工作中的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广大数学教师突破教学瓶颈,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难点;对策

学生们从小学升入初中之后,要面临着课程内容的极大变化,一方面教学中知识的涉及面更加广泛了,教学内容也更加深入了,另一方面,理论性、知识性课程的增加,也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着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等,因此只有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收获较高的学习成效。作为初中教学中的三大基础学科之一,初中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总体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学习难度的增加,在带给学生们更大学习压力的同时,也考验着广大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虽然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数学教师也在积极探索初中數学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但是由于对于课程中的重点、难点认识不足,因此教学策略中缺乏一定的针对性,教学效果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围绕初中数学教学难点,提出了几点教学思路。

一、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分析

(一) 初中数学更加考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倾向于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具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考察,通过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探讨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来培养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初步认识。进入初中之后,数学教学中的几何和代数概念区分更加明显,出现了更多的数学定义和图形计算,对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考察更加深入,很多学生一时不能适应这种学习思维上的转化,克服不了定势化的思维模式,对于数学概念的掌握不牢、理解不透,对于几何图形的立体想象能力不足,因此数学成绩一落千丈。

(二) 初中数学更加考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进入初中以后,数学教学中的内容越来越复杂,教师在教学中更多起到的是“引导”与“点拨”的作用,不可能全面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不断培养自己的独立思维能力,促进自身问题意识的形成,从而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去请教,促进难题的攻破。另外,初中数学能力的考察,主要通过解题来完成,而独立自主的题目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们只有运用“数学思维”去读懂“谜面”,才能顺利得出准确的“谜底”。但是就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大多数初中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方法仍旧固守于“题海战术”当中,盲目地做题却找不到数学学习的正确方向。

(三) 初中数学更加考验学生的思维转化能力

初中数学知识更加深入,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延续性也更强,这就对学生们的思维转化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们要在牢固掌握原有知识点的基础上,不断加深理解,开拓思维,在深入挖掘本知识点内涵的基础上,建立树形、网状等知识结构,加深数学知识之间的彼此联系,从而打下牢固的学习基础。然而,很多学生思维模式比较僵化,学习中的局限性强,没有养成多维思考的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因此当模糊知识点越积越多的时候,就会陷入初中数学知识的僵局,产生消极的思想。如果任凭学生这种消极的思想情绪蔓延,就会导致其厌学情绪的产生,直至其最终放弃数学的学习。

二、 克服初中数学教学难点的对策研究

(一) 教师在授课时要明确重点、精略得当

为了有效地提升课堂效率,防止学生精力分散引起的授课效果不佳等问题,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做好课程安排,在授课之前就引导学生们做好重点和难点知识的预习工作,使他们带着问题认真听讲。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们的预习情况,展开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教学工作,对于一些简单易懂的知识点则可以一带而过,以此加深学生的记忆,保证学生精力的集中。比如,在进行《整式的加减》教学当中,对于单项式、多项式、同类式等容易理解的概念性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一带而过,对于同类项合并、去括号法则等将来要用于实际运算的知识则要重点讲解,以扎牢学生的数学基础。

(二) 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难点

初中教学大多采用大班授课制,一名数学教师必然难以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个时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就至关重要。除了要重视预习的作用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建立思维导图的方式,让他们在知识点的整理中发现自己的知识点漏洞,从而有目的性地展开学习。另外,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断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鼓励学生勇敢提问,防止问题越积越多,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 注重知识点的回顾,做到数学知识的“温故而知新”

初中数学知识一下子多了起来,很多学生感觉学习吃力,很容易学了现在的,忘了之前的。教师应该在新的课程中不断渗透以往知识点,使学生们找到数学学习中的延续性,用联系的观点和方法进行数学学习,从而在学习、复习的不断循环中,建立起自己的数学学习网。

(四) 创新教学方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

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授课方式,引入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上的教学效率。比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教学法,通过学生们分组学习的方式,使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讨论和交流中查找自己学习中的不足;这种教学方法还可以活跃教学气氛,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促进其学习成绩的提高。另外,教师应该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通过3D电子图片、知识结构导图等手段,刺激学生的直觉感官,从而加深他们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点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王宇.初中数学教学难点的突破[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6):1.

[2]陈金炎.例谈初中数学教学难点突破的方法和策略[J].中学数学,2012(4):26-27.

[3]赵金娥.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难点中的运用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7(31):40-41.

[4]王琳宏.运用多媒体突破初中数学教学难点的实践体会[J].中文信息,2015(11):259.

作者简介:

郑少卿,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漳平三中。

猜你喜欢

教学难点初中数学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汽车维修专业中多媒体教学应用分析
见微知著,从难点到亮点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