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物长宜放眼量
——对创新学校教研的一点思考

2018-08-20李赠华深圳市宝安区共乐小学校长

未来教育家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研学校课程

李赠华/深圳市宝安区共乐小学校长

李赠华

无常规不稳,无教研不活。这是基础教育取得非凡成就的重要法宝之一。

我是一名得益于学校教研成长起来的基层学校校长。1992年,我参加工作的第一所学校,地处我们县的“西伯利亚”,贫困、落后,但当地有几位在全县响当当的教师,在CN刊物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受他们影响,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也“捣鼓”起来。第二年,《写字课型四种》居然真在《上海教育》发表了,随后,我不断参加各级各类业务或基本功比赛,先后担任过教研员、教学主任、教学副校长等职务。二十几年的实践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学校教研,对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成长,功不可没!对于我个人而言,是教研成长了我的专业,是教研成就了我今天的全新平台。而对于我所任教过的学校,不管是山区初小、完小,还是特区学校,是学校教研实现了老中青教师的经验、智慧传帮带,实现了各级各类教育改革理念、方法、策略的落地,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推进了学校教育事业的与时俱进。

然而,与此同时,我也越来越有这样的紧迫感:基础教育的学校教研,走到今天,确实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教研的总体质量亟待提升,总体活动形式与内容亟待进一步优化,特别是进入新时代,面对社会发展的新的主要矛盾和人们新的教育需求,面对智能时代下全新的科技与人文环境,套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的一句话:到了该来一场革命的时候了!

传统学校教研存在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传统的学校教研主要存在以下“三重”问题:

(一)行政痕迹重

传统学校的教研活动,多数是有计划,定任务的。比如听课,校长、副校长、教学处管理干部、教科研组长、一线教师都有具体的听课数量要求,曾几何时,一些县级教育主管部门还专门发文件通报校长的听课情况。事实上,不少人员或因为忙,或因为懒,为了完成任务,不得已只好临时抄补听课本。比如公开课,也是规定动作,每位教师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得上一次或两次公开课。比如教研活动,很多学校规定每个科组一周或两周必须有一次教研活动。而一些主管部门对优秀教研组的评选活动,更有对各类活动的数量要求,包括论文、获奖情况、讲座,等等。世间事,本来美好,然而,有了规定,成了任务,最后总难免适得其反,难怪人们感叹:“被逼的事最后都成不了。”

(二)功利痕迹重

在一线教师中,我们不难听到这样的两种话语:一是普通教师常抱怨,他们总是抱着虔诚的心态舟车劳顿,不辞辛苦,北上南下,追星般去听一些名师、大家的示范课或者高大上的竞赛、获奖课,但观摩后十之八九如此感怀:可观赏却无法学习。一是优秀教师常感叹,总想有机会好好历练一回,成就自己的一点价值,但参加完一次自下而上的比赛后,却多数吐槽:再也不想参加这样的比赛了,反反复复地备课、磨课、改课,一个月、一年,走到最后,除了体力不支外,课根本没一点自己的影子了,我不是我了。的确,教研与功利太近了,岂能让教研人绽放出最美的自己?

(三)“孤岛”痕迹重

美国乔布斯之问,其实折射一种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正在成为科技时代、智能时代的一个“孤岛”。原因固然很多,以我个人之见,造成这一孤岛的重要推手之一——学校教研一直只在学科的范畴里“萝卜煮萝卜”,最多只在学科的范畴里谈“与时俱进”,而很少思考与实践“跳出来想一想、闯一闯”。一些一定级别的教研部门,或顾及自己的权威,或囿于自己的视野,或不屑“岛外”的精彩,更成了打破学科教研的主障碍。不争的一个事实是,一线教师大多还处在这样的一种现状:这边听学科教研员谈所谓的业务,那边听信息技术教研员谈所谓的技术,但两者几乎从没在同一的出发点和目标上,教师只能依靠自己无师自通,自发地把两者统整起来。

综上所述,教研就成了学校一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也就成了教师心目中的无奈:“教研是温火慢效,学校要的却是急功近利——分数,我能怎么办?”教研,也就成了与教学实践很不协调的“另一张皮”。

创新学校教研应关注的关键词

创新学校教研,至少应关注以下几个关键词:

(一)实证

传统的教研是一种缺乏实证的准学术型研讨活动。以评课中的绝大多数评议为例,极少从数据、证据出发,而更多的是一种“跟着感觉走”,凭个人经验论长短。这主要是囿于过去的客观条件,开展实证研究是相对困难的。比如,我们要研究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问题,传统教研活动中做得好的老师,常用的方法是画一个表格,把学生的座位排列出来,然后针对学生的发言,一个一个记录、统计,以此作为实证,分析问题。

这样的实证,在今天的智能时代,就显得非常简单便捷了。简单的抢答器就实现了以上的统计,而先进的人脸识别,则可以精准地透过每位学生的面部表情,实证出他的内心活动(据说,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尚未大规模应用,另一种直接采集脑电波的技术又有了取代它的趋势)。又如,过去我们总是头疼的作业研究或学生答卷研究,如今借助技术,不仅可以迅速而准确地分析,还能精准地私人定制每个学生所需,从而给予有效的巩固和强化。基于技术与数据的实证式研究,一定是未来学校教研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迭代

迭代思维,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简单说,就是相同产品的不断升级优化。这种思维方式,基于已有,淘汰过去。有效应用好迭代思维,能有效地改变当下学校教研“少慢差费”的现状,必将成为教研创新的一种思路与策略。

任学宝、王小平老师在《重新审视教研的方向、意义与价值》一文中谈到:“从目前实践来看,中小学教研还是过于碎片化。互相听课和集体备课仍然是中小学开展教研的主要方式,但听什么课,研讨哪些问题,备哪些材料等却很少有人思考。”事实的确如此,日常的教研活动中,我们多是一节一节地听,然后一节一节地评,而很少让后一节课基于前一节课进行迭代升级,取前者之长,改前者之短。改变这种碎片化现状,唯有让教研不断迭代,不断成熟,改进问题,形成产品。

(三)设计

设计思维改变未来世界。这一观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认可。未来教育如何?未来学校如何?人们最看重的出发点就是顶层设计。学校教研,之所以碎片化与无序化,为什么如此重要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讲究设计而使之有“质胜于文则野”之嫌与诟。

基于项目的设计,就是一种有效的教研创新途径。所谓项目,即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整体式、项目化规划、设计,制定科学的线路图,有机地把备课、观课、议课、反思等活动,有机地设计为一个个节点,有步骤,由浅入深,渐进式推进,螺旋式上升,最终形成良好的整体效应。

基于教师个性化的设计,同样是一种有效的教研创新途径。学校应充分尊重、呵护学校有个性、有专长、有志向的教师,为其实现更大的成就,发挥更大的作用,量身定制,科学设计一条教研之路。当然,这特别需要校长“海纳百川”的气度与胸怀,如校长典范梅贻琦先生,之所以被尊清华大学终身校长,就是因为特别善于为他人做“嫁衣裳”,成就了一批又一批有才华的教授“走自己的路,育天下之才”。

(四)交互

最近,一位朋友告诉我,他们在深圳市有一个内部的交流平台,每一位同行在任何时间都可以看到任何一位同行发布的实时交互资讯,他曾在那个平台上得到过市局最高领导人的两次点赞。他内心兴奋了好一阵子。

我不由地想起另一个话题:QQ、微信,为什么拥有如此庞大、坚定的用户?这正是它的本质——即时通讯的交互功能所决定的。人们常说,只要手机无法正常使用一个小时,就会让一个人六神无主,这正是因为即时交互早已“深入人心”。

传统教研,正是缺失了这种即时交互平台,而使其应有的功效大打折扣。创新学校教研,第一时间交互所有教师的实践感受、成功策略、幸福案例、工作挫折,让教研活动泛在化发生,势在必行。团队之间这种欣赏、点赞,及时,真实,原生态,化整为零,无时不在,无处不行,必然成为教师成长最有力的动力,必然成为教研最有效益的“大餐”。

(五)协作

学校教研,说到底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融合。一线教师总以实践为主,以经验见长,但理论水平是短板。多数学校教研活动走不深,走不好,与这种天生的短板不无关系。高校教师团队刚好相反。因此,高等学校研究人员和基础教育学校一线教师协作教研,应该是一种前景非常广阔的试验田。在我印象中,应该是早在十年前了,北京教育学院的季平教授就深入北京市丰台区的中小学校,与一线教师一同备课、上课、听课,让自己的理论研究贴近地气,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教研质量,双方的协作,结出丰硕的成果。当前,各地高等教育资源不断充实,为当地基础教育研究带来极大的资源便利,作为基础教育学校应主动争取与它们“联姻”,创建教研共同体。

(六)课程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大法。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师生化、社会化,是未来教育的一大主流趋势。课程的多元化才能真正为每个学生的成长私人定制他们所需的课程。学校教研活动,必须顺应、契合学校课程的大规模开发与建设,将课程开发与建设中的问题转化为教研对象,促进两者相融共进。如,我们在开发《共乐成长力课程》的过程中,就针对成长力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形成科学体系、评价的标准如何制定、如何建构适当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等等,梳理了一系列主题,进行了有意思、有意义的研讨,给教师专业成长带来了多重收获。又如,我校教学处一位副主任,去年开始,在书法课堂教学中,自发地录制教学“微课程”,一方面沉淀出了自己的特色课程,一方面,发送给学生供他们课外继续学习,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研”生态。这些实践,让我们团队深深感受到,课程研究必定会成为学校最鲜活也最有价值的教研。

风物长宜放眼量。创新学校教研,我们必须紧跟新时代的节奏,敢于“拿来”,敢于“革命”,以重构教研生态,重振教研生长力。

猜你喜欢

教研学校课程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学校推介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