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2018-08-18王首贵重庆开州区人民医院骨科重庆405400
王首贵 (重庆开州区人民医院骨科,重庆 405400)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骨折类型,多数因为交通意外或高处坠落等因素导致,常合并有皮肤及软组织严重缺损,且以胫前皮肤缺损最为多见。如未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可导致缺损部位皮肤坏死、骨及软组织感染、骨外露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因发生骨髓炎而致截肢,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的威胁[1]。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是临床上治疗伤口的新型技术,通过生物透性膜将创面皮肤完全予以封闭,明显减少各项操作可能引起的感染,还可在高负压状态下有效清除渗出液及坏死组织,从而明显促进创面的快速愈合[2]。本研究拟探讨VSD技术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7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均为本院骨科2015年8月~2017年6月住院治疗的患者,上述患者根据入选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男25例,女10例,年龄22~57岁,平均(27.1±6.8)岁,骨折原因为交通意外22例,高处坠落8例,其他5例,平均受伤时间为(4.2±2.1)h,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8 cm×6 cm~48 cm×22 cm;观察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为24~60岁,平均(29.2±7.4)岁,骨折原因为交通意外21例,高处坠落10例,其他4例,平均受伤时间为(4.5±2.2)h,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9 cm×7 cm~47 cm×23 cm。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采用常规治疗措施,一期清创后骨折复位,选择内固定或外支架予以妥善固定,软组织缺损部位常规进行换药,使用敏感抗生素预防感染,最后再实施二期创面修复术。观察组:患者入院后行一期清创和骨折复位,然后采用内固定或外支架固定联合VSD治疗,VSD治疗步骤为:根据软组织缺损部位面积选择大小合适的负压引流材料,使其完全覆盖缺损软组织并确保完全接触,贴膜前采用酒精擦拭皮缘以去除皮脂和脱碘,然后使用生物透性薄膜将整个缺损软组织完全粘贴和封闭,覆盖范围应超过缺损软组织边缘3 cm以上,注意尽量避免出现漏气现象。手术结束后与中心负压装置紧密连接。手术结束后常规使用敏感抗生素预防感染,予以 200~400mm Hg(1 mm Hg=0.133 3 kPa)负压引流7~10 d后拆除VSD,再实施二期创面修复术。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缺损软组织内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创面清洁时间、愈合时间、愈合率、住院时间等指标。采用生存质量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生活质量状况,主要包含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活力等,评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6.0软件予以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比较:观察组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创面清洁时间、愈合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生理职能 情感职能 躯体疼痛 总体健康 社会功能 精神健康 活力对照组治疗前 35 55.45±5.42 54.31±5.21 51.25±5.33 52.27±5.34 50.25±5.04 52.28±5.34 51.85±5.45 53.73±5.50治疗后 35 67.72±6.30① 64.42±5.87① 65.11±5.82① 62.08±5.61① 60.12±5.93① 63.40±5.75① 63.02±5.75① 63.92±5.65①观察组治疗前 35 56.03±5.81 54.84±5.28 51.24±5.38 52.32±5.39 50.42±5.28 52.61±5.37 51.93±5.54 54.04±5.47治疗后 35 81.22±7.16①②82.36±6.72①②85.67±6.96①②84.31±6.54①②80.47±6.32①②85.36±6.64①②84.71±6.36①②83.95±6.46①②
3 讨论
胫腓骨解剖结构较为特殊,其前内侧不附着肌肉组织,仅由皮肤和筋膜组织覆盖,当遭受强度较大的损伤时常可导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同时还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缺损[3]。一期清创需要清除坏死组织,伤口无法缝合封闭,使得骨质外露,难以进行内外固定处理,是目前骨科较难解决的问题。既往临床多在清创结束后暴露创面,实施简单的外固定处理,连续换药直至软组织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肉芽组织生长后方可进行植皮或皮瓣修复。患者住院时间较长、经济负担重、换药期间痛苦大,且出现软组织感染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因此临床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4]。
近年来,VSD逐渐应用于临床,其可明显提高创面的血流量,加快清除坏死组织、炎性渗出物的速度,有效促进新鲜肉芽组织的生长,同时还可明显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及活性功能,有效清除致病细菌,促进缺损软组织的快速愈合[5]。还有研究发现VSD可明显缓解淋巴细胞的浸润程度,有助于胶原纤维的合成修复,对创面愈合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6]。采用VSD技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具有以下优点[7-8]:①VSD覆盖缺损软组织后可将开放性伤口转变成为闭合性伤口,从而有效阻止外界环境中的细菌侵入创面,明显降低细菌感染的发生率;②在高负压引流的作用下,可将炎性渗出液、坏死组织彻底引流出体外,还可明显缓解局部组织肿胀程度,显著性降低感染产生的风险性;③ 可促进软组织内新生血管组织的生长,从而显著性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状态,有助于新鲜肉芽组织的生成;④ 可明显缩小软组织缺损面积,减少植皮或皮瓣修复面积,从而简化手术治疗步骤,降低手术失败的风险性;⑤ VSD操作较为简单,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且治疗期间不需要频繁换药,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程度。本研究显示,观察组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创面清洁时间、愈合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VSD技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疗效显著,可明显促进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虽然VSD具有较多优点,但临床治疗期间还需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使用VSD前需彻底进行清创和有效止血,是决定VSD治疗效果最重要的因素;② 生物透性薄膜覆盖前务必使用酒精溶液擦拭皮缘,可有效清除皮脂和脱碘,使得覆膜与皮肤能贴合,防止漏气情况发生;③ 负压引流管常会出现漏气现象,故需仔细封闭处理;④ 确保负压状态可有效清除死腔,吸出炎性渗出液和坏死组织,但需注意压力不宜过大和太小,以200~400 mm Hg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