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伴教育对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的效果探讨

2018-08-17

循证护理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育者同伴血糖

同伴教育(peer education)的发源地是澳大利亚,流行于西方国家,在最近几十年中多次被研究者提及,是一项由同伴教育同伴的新型健康教育方式,由世界卫生组织认可,是改变人们行为的有效方式。同伴教育是指背景相似、经历相似或由于某些原因使人们具有共同语言,这些人通过交流来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达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1]。同伴教育多数应用在生殖健康及艾滋病预防等领域。近些年中,一些国外的研究者将同伴教育转移到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中,包括在一些常见的慢性病中应用同伴教育[2-3]。糖尿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状况的加剧,糖尿病病人的数量与日俱增,不仅如此,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涨。调查显示,我国部分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高达7.90%[4],且糖尿病一旦确诊需终身治疗。本研究旨在研究同伴教育对2型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和教育效果的影响,现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5月在石家庄某医院就医的2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病人[5];②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健康,无疾病;③病人知情同意参与同伴教育,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有良好认知和行为能力。共纳入病人58例,其中男37例,女21例;年龄40岁~80岁(60.9岁±8.3岁),病程2年~28年(11.9年±6.3年);文化程度:小学10例,初中12例,高中18例,专科8例,本科及以上10例。将纳入的58例病人进行编号,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29例,对照组29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人均由同一医院的医生进行常规血糖控制。

1.2 干预方法

本研究时间为6周。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方式,由医生以及护士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每周定期举行糖尿病知识讲座并邀请病人参与;发放糖尿病健康宣传手册;定时监测病人空腹以及餐后2 h血糖。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同伴教育。选择并培训同伴教育者,由病人及责任护士推荐5名2型糖尿病病人,入选者需具备以下条件:①病人积极热情,善于沟通,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②患病时间超过5年;③能够良好并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血糖;④有较多的空余时间,且愿意参与同伴教育。邀请本地三级甲等医院糖尿病专家对选出的5名同伴教育者进行培训,培训为期4周,每周进行3次或4次,每次1 h~2 h。培训内容为:糖尿病相关知识、自我管理知识技巧、健康宣传方法、同伴教育的方法、健康教育的意义与目的以及如何带动同伴促进健康。培训方式分为讲座、个别辅导以及试讲3种方式。主要要求受培训者可以以科学的方式,结合自身血糖控制经验(合理用药、饮食控制、运动方式等方面)对研究组成员进行干预。同伴教育的小组管理与实施监督:将研究组分为两小组,由2名或3名同伴教育者分别带领,进行为期6周的同伴教育,每周开展3次教育讲座活动,每次1 h~2 h,分享血糖控制经验,包括运动、饮食及药物方面,辅以游戏、制作食物模型等,加强对糖尿病饮食方面的重视,确保每位病人都参与其中;每天由教育者组织一次运动、散步或快步走等活动,可由微信步数打卡为标准;每天按时进行血糖监测,每周进行血糖控制的评比活动,对于控制良好的病人进行表扬,并对血糖控制不佳的病人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每次活动的进行要有1名或2名专业人员组成监督小组进行监督,活动结束后找出问题,及时分析反馈。

1.2.2 评价指标

1.2.2.1 糖尿病知识自我评价

问卷内容包括糖尿病临床症状、并发症及其危害、处理措施等基础知识,计20分;糖尿病运动方法,计15分;糖尿病饮食选择及方式,计15分;糖尿病用药方法及计量,计15分;血糖监测方法,计15分;胰岛素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计20分;共计100分。分为6个维度,每个维度中有3个或4个分级。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由责任护士发放给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填写,发放问卷共计116份,有效回收116份。≥90分为熟悉糖尿病教育知识,60分~89分为了解糖尿病知识。

1.2.2.2 病人血糖生化指标

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和干预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采用SSP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组间均值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干预前后均值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对糖尿病知识的自我评价情况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的问卷调查中,分别只有5例和6例达到6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干预后,两组病人均100%了解糖尿病知识,详见表1。

表1 两组糖尿病病人干预后知识自我评价熟悉情况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变化(见表2、表3)

表2 两组糖尿病病人干预前后空腹血糖水平比较 mmol/L

表3 两组糖尿病病人干预前后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 mmol/L

3 讨论

3.1 同伴教育对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的效果良好

同伴教育对于我国来说,是一项应用相对较少的健康教育手段,经过一些研究,现已被广大病人所接受,并从中获益。接受同伴教育的病人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6],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健康行为的依从性[7]。同伴教育指人们通常愿意听取与自己拥有相似的经历、压力、知识背景及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8]。在同类型病人中更是这样,尤其在面对健康或者治疗成功等敏感话题的时候,病人通常希望通过听取病友的成功案例,找到控制疾病的捷径。通过无等级的交流,分享相同或相似的人生经验或阅历,这种方式更容易让人接受,同伴教育是趋于交流而非说教。单向传播是传统健康教育的普遍形式,而在同伴教育中,侧重的是交流,是需要在讨论后,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改变态度[6]。近几十年来,为了帮助糖尿病病人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各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糖尿病健康教育[9],这些形式的健康教育一般由医务人员提供,但并不能满足所有病人的需求[10]。如果一个成功的血糖控制案例摆在病人面前则会更有说服力,病人与病人之间有相似的经历及感受,交流起来更易产生共鸣,且积极成功的案例可以给予糖尿病病人积极的心理暗示,对控制血糖起了良好的向导作用,进而影响自我管理的效果。同伴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健康教育模式,这种持续、灵活、低成本的状态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其随时随地提供服务的灵活性弥补了正规卫生系统在糖尿病病人教育中的缺陷[11],通过病人被血糖控制良好的同伴影响,能够帮助糖尿病病人有效地控制血糖。

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进行同伴教育的6周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较对照组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据资料显示,从提高糖尿病病人的心理状况来看,同伴教育能够有效地缓解其焦虑和情绪障碍[12],促进睡眠[13],提高生活质量[14]。有研究显示,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进行同伴教育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能够良好地控制血糖,且糖化血红蛋白也有所改善[15-18]。因此,同伴教育对于糖尿病病人身心健康均有益处,并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3.2 健康教育提高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疾病,大部分病人更倾向于在家中通过运动,调控饮食及药物来控制血糖。这说明,病人的自我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在进行健康教育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均有所降低,这说明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如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对病人的血糖控制有很大影响[19]。本研究中可看出,正确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病人自我护理的能力,降低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3.3 在我国开展糖尿病同伴教育的建议

随着同伴教育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在我国现已有多项同伴教育的研究,但相较于国外而言,我国的同伴教育仍然有着很大的提高空间。①应将同伴教育以多样化的模式开展,开展不同形式的干预模式,使之与同伴教育相结合,并且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如社交媒体、手机APP等)达到帮助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的目的,并进行小组干预模式辅助网络干预模式[20],从而帮助病人提高血糖的控制能力。②应统一同伴教育者的培训制度,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化管理,促进同伴教育的发展,创造一种新型的模式进行同伴教育者的培训,制定创新的计划模式,如由多学科领域专家组成的培训活动委员会[21],确定同伴教育者的招募条件、培训内容以及方式进行培训。③在各大医院内开展同伴教育活动,在内分泌科住院部专门设置同伴教育培训小组,由专人管理,从住院的病人中挑取符合条件的人进行培训,定期对病人进行教育,提高病人的自我控制能力,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猜你喜欢

教育者同伴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品读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寻找失散的同伴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