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2018-08-14孙艮生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解决策略学前教育

孙艮生

[摘 要]当今的学前教育受到社会竞争环境和父母望子成才的传统观念的双重影响,十分注重对学前的知识灌输教育和书写能力的培养,使得学前教育内容过于单一,教育氛围过于沉闷和严格,限制了学前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不利于学前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将来的全面发展。加强游戏化教学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素质改革的必然趋势,学前教育教学游戏化的,有助于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就学前教育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究。

[关键词]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学前教育阶段是孩子知识体系和认知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教学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学前教育方式过于单一,加之学前教育正处于对外界的认知探索阶段,好奇心理旺盛,枯燥乏味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学前教育教学游戏化就成为了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将游戏娱乐和教育内容相结合,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当积极地完善教学手段和方式,利用游戏的教学方式增添教学的趣味性,提升教学效果。

一、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游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面临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式,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更加注重孩子的学前教育,强化了各科知识的灌输式教育,尽管游戏教学方式在学前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一直在教育中作为主题性学科受到教师的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前教育游戏教学理念过于陈旧,太过注重学前教育的知识灌输式教学,忽视了游戏本身的特性,使得游戏教学过于形式化,同时也忽视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限制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二)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学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课本上的知识内容进行游戏教学,过于教条刻板,致使幼儿对游戏的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对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厌烦的情绪和心理,限制了学前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教学氛围过于严肃,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占据绝对支配地位,教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较大,没能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游戏教育关系,幼儿的主体地位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幼儿教育教学游戏化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学前教育教学游戏化是指将教学知识的相关概念和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教授给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文化知识,增加知识储备并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幼儿处于知识体系建立和思维能力养成的重要阶段,加之这时期的孩子好奇好动性较强,在学前教育教学中进行游戏教学不但可以在寓教于乐中教授幼儿知识,还可以充分调动幼儿对知识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孩子的文化知识素养,从而提高学前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幼儿教育教学游戏化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通过游戏教学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学前教育时期的孩子好奇心较强,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很难一直集中注意力,致使教学效率极低,因此我们通过数学游戏进行数学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好动心理,从而提高数学的教学效果。

教学案例:利用音乐歌曲的播放来进行数学游戏,如播放“手指数字歌曲”营造出基本数字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听歌互动的环境中掌握基本的数字概念,由1到10,将手指的数字表示伴随着歌曲的进行而活动,不但可以训练孩子的思维反应能力,还可以加深幼儿的数字概念理解。

(二)挑选符合幼儿年龄阶段和认知水平的游戏,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

不同幼儿的年龄阶段理解能力是不同的,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当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以及认知水平,挑选科学合理的数学游戏,使幼儿的思维能力一直处于高效的活跃状态,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效率。

教学案例:幼儿教育中班时可以进行“找朋友”的数学游戏,将不同数字的卡片分发给孩子,并在教室后的墙壁上贴上不同数量的水果海报,幼儿根据手中卡片上的数字将卡片贴在与水果数字相对应的海报上,看看小朋友谁可以找的又快又准,并对表现好的小朋友予以糖果奖励,以此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

(三)在游戏教学中进行体育训练,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作为幼儿教育教师的我们在重视幼儿知识的教育同时也不能忽视幼儿的体育教学和身体素质的提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数字游戏和体育游戏相结合,同步提升幼儿的数学知识素养和身体素质。例如在“快乐宝贝车”的游戏过程中,老师作为车头幼儿作为乘客前后拉着手跟随教师慢步静跑,根据老师分发的数字卡片作为车票,在路过相应数字的课桌时到站停车名教师要重复呼叫数字上的乘客表示到站下车,“请3、4、5号乘客下车”,教师和幼儿共同检查乘客是否下车,直到所有学生全部下车,在数学游戏中同步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和数学知识素养。

(四)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学习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幼儿时期的孩子模仿能力极强,教师作为在幼儿教育期间和孩子接触时间最长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以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注重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升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营造出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环境和氛围,鼓励和培养幼儿的自尊自信心,提高幼儿数学教学的质量。

教学案例:在“超市游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超市老板,幼儿作为客人根据教师提供的购物清单和“钱币”购买相应的物品,并明确“钱”是否够用,教师在此期间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积极的引导,运用鼓励的语言和富有情感的语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在数学游戏中的积极参与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为幼儿未来的数学学习和综合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綜上言之,幼儿时期的教育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幼儿的兴趣培养和知识教育,鉴于幼儿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将游戏教学和教育内容相结合,增添幼儿教育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还应对幼儿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的学习习惯,提高幼儿的核心知识素养。

参考文献:

[1] 孙少倩.试论幼儿教育教学的游戏化实践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6(11):59-60.

[2] 石静.幼儿教育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上),2017(10):73.

[3] 崔双群.幼儿教育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好家长,2017(04):72-73.

[4] 沈怡涟.幼儿教育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7(12):107-108.

猜你喜欢

游戏化教学解决策略学前教育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玩转音乐 “乐”享精彩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