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该”与“该”的语义及用法比较

2018-08-14李命定

现代语文 2018年4期
关键词:主观性

李命定

摘 要:助动词“应该”跟“该”的语义及用法似是而非。首先,当表达道义情态时,“该”可以以内嵌的形式出现,“应该”则不可以;“应该”可以跟虚化的“说”搭配,形成“应该说”的固定用法,“该”则不可以。另外,当表达认识情态时,“应该”可以跟有时体标记的宾语搭配,“该”则不可以;“该”可以出现在反问句和感叹句中,“应该”则不可以。文章最后指出,两个助动词的主观性强弱决定了用法和功能上的差异。

关键词:“应该” “该” 道义情态 认识情态 主观性

一、引言

助动词“应该”与“该”的语义及用法非常相似。“应该D”①始见于元代,“应该E”始见于清代;“该”产生于宋元时期,它们至今常用不衰(朱冠明,2006:122;李明,2016:161-168)。吕叔湘(1980)将“应该”的义项分为两类:“应该1”为表示情理上必须如此,“应该2”估计情况必然如此;将“该”的义项分为三类②,其中“该1”表动词义“应当是”“轮到”“活该”;“该2”也表动词义“欠”;“该3”则是助动词义:①“表示理应如此,应该”;②估计情况应该如此。不管是从語义还是句法的角度,跟“应该”相近的是“该3”,所以只有“该3”与“应该”具有可比性。为了便于陈述,下面将“该3”直接标为“该”。例如:

(1)a.该有个长远计划。

b.应该有个长远计划。

(2)a.接到这封信,你该可以放心了吧?

b.接到这封信,你应该可以放心了吧?

从情态(Modality)的角度看,例(1)中的“该”表示道义情态(deontic modality),与“应该D”相当;例(2)中的“该”表示认识情态(epistemic modality),与“应该E”相似;正如例(b)所示,把“该”替换成“应该”后,合法性不受影响。但有时,即便表达的情态范畴一样,好像也很难相互替换。例如:

(3)a.我该D走了。

b.*我应该D走了。

(4)a.他要是知道了,又该E批评我了。

b.*他要是知道了,又应该E批评我了。

学界对于“应该”与“该”的异同讨论得不多(陈嘉嘉,2006;明星,2013),主要都是分开讨论的(彭利贞,2005;朱冠明,2006;张海媚,2017)。根据《现代汉语八百词》,我们可以看出“应该、应当、该”词义相近、用法相似,但仍有细微差别:①“该”可以用于假设句的后一分句,如例(5)a;②可以和“会”连用,如例(5b);③可以用于“有多……”前,如例(5)c;④“该”前可以用“又”,“应该、应当”则都不能,如例(5)d。

(5)a.如果你再不回去,老王该(*应该/*应当)说你了。

b.你这样说,该(*应该/*应当)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c.他要是在这儿,该(*应该/*应当)有多好啊!

d.小心闯了祸,又该(*应该/*应当)挨批评了。

可以看出,《现代汉语八百词》主要指出了“应该”与“该”在认识情态范畴中的差异。下面通过“应该”和“该”在道义情态和认识情态用法上的对比,指出二者在语义和句法上的差异。

二、“应该”与“该”的异同

(一)表达道义情态的“应该”与“该”

助动词“应该”与“该”在表示“情理上必须如此”的语义,即表达道义情态时,有时可以相互替换,有时则绝对不可以。我们发现,当助动词位于主要谓词前时,一般可以相互替换。例如:

(6)a.现在他应该想一想,它和谁有着密切的联系。

b.现在他该想一想,它和谁有着密切的联系。

(7)a.南来北往的各种车辆堵住去路,她这才想起不能这样走下去,应该想办法救朱延年。

b.南来北往的各种车辆堵住去路,她这才想起不能这样走下去,该想办法救朱延年。

(8)a.这也是件难事,可是,既答应人家了,就该办到。

b.这也是件难事,可是,既答应人家了,就应该办到。

(9)a.依我的性子,头年土改就该把那些兔崽子的脑壳砍掉……

b.依我的性子,头年土改就应该把那些兔崽子的脑壳砍掉……

例(6)、例(7)中,助动词“应该”位于主要谓词“想一想、想办法救朱延年”的前边,都可以替换成“该”。例(8)、例(9)也是如此,把“该”替换成“应该”完全合法。需要注意的是,例(7)和例(9)是连谓结构③,有两个谓词,助动词是位于第一谓词之前。也就是说,不违反助动词位于主要谓词前二者可以相互替换的规则。

相反,当助动词不在主要谓词前,如果以内嵌(embedding)的形式④出现的话,一般不能相互替换。例如:

(10)a.该来的总要来,海藻迟早要经历这一天。

b.*应该来的总要来,海藻迟早要经历这一天。

(11)a.一百个理由摆在面前告诉我:工作就是工作,每个人的路该怎样走还得怎样走。

b.*一百个理由摆在面前告诉我:工作就是工作,每个人的路应该怎样走还得怎样走。

(12)a.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就罢,能答应的就给人家办,不能办的好好给人家解释……

b.*应该说的就说,不应该说的就罢,能答应的就给人家办,不能办的好好

给人家解释……

(13)a.局长表扬他,并不是老邢阴差阳错,把该抓的人抓住了;而是阴差阳错,该抓的人,一直没抓住,拖延了破案的时间。

b.*局长表扬他,并不是老邢阴差阳错,把应该抓的人抓住了;而是阴差阳错,应该抓的人,一直没抓住,拖延了破案的时间。

上例中,“该”后边的谓词显然都不是核心谓词。例(10)、例(11)的核心谓词是句中第二个“来”或“走”,所以第一个“来”或“走”前边的助动词“该”不能与“应该”替换。这种现象是不是受音节和韵律的制约造成的呢?如果是的话,就无法解释下面的情况。例如:

(14)a.虽然该表示的,他都已经表示了,可他还是希望老人临走前能说一点什么。

b.*虽然应该表示的,他都已经表示了,可他还是希望老人临走前能说一点什么。

(15)a.总之一句话,该欢迎的,她欢迎了;该参加的,她参加了……

b.*总之一句话,应该欢迎的,她欢迎了;应该参加的,她参加了……

上例中,助动词后边的宾语都是双音节谓词,如“表示、欢迎”,考虑音节和音律因素的话,双音节“应该”比单音节“该”更为合适,但实际情况反而是不合语法的,如(b)。

另外,董秀芳(2003)、陆萍、贺阳(2015)指出,“应该说”已经词汇化。在“应该说”中,当“说”表达认知义“认为”时⑤,“应该”不能替换成“该”。例如:

(16)a.应该说,科学史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

b.*该说,科学史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

(17)a.我们的社会风气,应该说,一九五九年以前是很好的,外国人赞扬,我们也引以自豪。

b.*我们的社会风气,该说,一九五九年以前是很好的,外国人赞扬,我们也引以自豪。

显然,“应该”与虚化的“说”组合成固定形式“应该说”,一般不允许由其他助动词来替换。除了内嵌形式与固定用法外,还有一些情况是不能相互替换的。例如:

(18)a.我是个共产党员,应该关心同志。

b.*我是个共产党员,该关心同志。

(19)a.我已经和加林相爱了,咱们的恋爱关系现在应该断绝,……

b.*我已经和加林相爱了,咱们的恋爱关系现在该断绝,……

例(a)中,“应该”替换成“该”显然很不合适。但是,如果前边再加一个“就”就好多了。例如:

(18')b.我是个共产党员,就该关心同志。

(19')b.我已经和加林相爱了,咱们的恋爱关系现在就该断绝,……

前文讨论的是肯定句,否定句和疑问句的情况也大致相同,都遵守这些规则。如果“该”位于主要谓词前就可以用“应该”替换,如例(20)~(23);如果是以内嵌形式出现则不可以,如例(24)、(25)。例如:

(20)a.既然结了婚,就不該轻易离婚,特别是有了孩子。

b.既然结了婚,就不应该轻易离婚,特别是有了孩子。

(21)a.什么事叫你不快活?梅丽,你不应该瞒着我。

b.什么事叫你不快活?梅丽,你不该瞒着我。

(22)a.那……大哥……现在我该怎么办?

b.那……大哥……现在我应该怎么办?

(23)a.我应该叫她什么呢?

b.我该叫她什么呢?

(24)a.一言一行,颇为尊重,就不该把我带向不该去的地方。

b.*一言一行,颇为尊重,就不该把我带向不应该去的地方。

(25)a.但如果这贼不懂U盘,随手把它扔了,落到不该落的人手里,事情就更麻烦了。

b.*但如果这贼不懂U盘,随手把它扔了,落到不应该落的人手里,事情就更麻烦了。

例(24)、例(25)是典型的“该+VP”的内嵌形式。所以,此处“该”不能用“应该”替换,如例(24)b、例(25)b。但是,例(24)a中的第一个“不该”位于主要谓词前,所以可以替换成“不应该”,如“不应该把我带向不该带去的地方”。应注意的是,“应该”后边没有“VP”出现的时候,该助动词即便位于主要谓词前,也不能用“该”替换。例如:

(26)a.喝酒便愈不肯喝酒,好象是美人之不肯显示她的颜色,这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b.*喝酒便愈不肯喝酒,好象是美人之不肯显示她的颜色,这实在是太不该了。

(27)a.成岗沉思着,也觉得胡浩的行动是不应该的。

b.*成岗沉思着,也觉得胡浩的行动是不该的。

(二)表达认识情态的“应该”与“该”

助动词“应该”与“该”在表示“估计情况必然如此”的语义,即表达认识情态时,句法和用法上有明显的差别。首先,“应该E”跟有时体标记(“了、着、过”等)宾语组合是非常自然的,但是“该E”则不可以。例如:

(28)a.我昨天有点奇怪,你怎么会不知道那首诗是表姐做的。你应该看过她的诗。

b.*我昨天有点奇怪,你怎么会不知道那首诗是表姐做的。你该看过她的诗。

(29)a.我说的话丁少侠应该已经听得很清楚。

b.*我说的话丁少侠该已经听得很清楚。

通过实际文本语料发现,助动词“该”表示“盖然”义的时候,一般是以“该+VP了”形式出现,或者是以“该是……”“该会……”“该有多……”的形式出现。正如吕叔湘主编(1980:624)指出的那样,假设句中的“该”是不能用“应该”替换的。例如:

(30)a.如果你再不回去,老王该说你了。

b.*如果你再不回去,老王应该说你了。

(31)a.他要是知道了,又该批评我了。

b.*他要是知道了,又应该批评我了。

我们认为,助动词“该”的核心语义是在表达:“满足条件P就该出现Q”的语义。朱冠明(2006:119)指出,“该”在宋代以前常见的义项是“具备、包括、具有”,而且情态动词“该”是由此义引申而来的。进一步指出,“该”的语法化路径为(A是一个集合,b是包含在集合中的个体元素):

A该b→b该A(NP)→b该A(VP)

这里的助动词“该”可以理解为:“VP”成真有很多种因素,其中b是一个。也就是说,满足条件P就该出现情况Q。如例(30)a,有很多原因可以使“老王说你”成真,其中“你再不回去”是一种。所以,“你再不回去”符合“老王说你”的条件。有时,虽然不出现“如果、要使”等表达一种假设的标记,只要存在一种“满足”关系的意思,“应该”就不能被替换。例如:

(32)a.姑爷睡着了罢?惊动了他,该生气了。

b.*姑爷睡着了罢?惊动了他,应该生气了。

(33)a.扛着个大肚子,人家该笑话了。

b.*扛着个大肚子,人家应该笑话了。

“该+VP了”句式中,除了这种表示“满足”语义的语句外,其他一般都可以用“应该”替换。例如:

(34)a.要是按年头算,苦根今年该有十七岁了。

b.要是按年头算,苦根今年应该有十七岁了。

(35)a.不论你们商量啥事情,这个时候也该商量完了!

b.不论你们商量啥事情,这个时候也应该商量完了!

(36)a.第一场雪照例下不大。雪后不久该是呼呼的北风……

b.第一场雪照例下不大。雪后不久应该是呼呼的北风……

(37)a.依他原来的判断,她该是很幸福的。

b.依他原来的判断,她应该是很幸福的。

另外,吕叔湘(1980:214、624)指出,“该”与“有+多”组成用于感叹句,此时不能替换成“应该”。其实,除了这个形式,也可以用其他形式表达感叹。例如:

(38)a.这枪托上的每个小记号,都该多熟悉啊!

b.可以在一个人面前不设防地尽情倾诉,这在生活中该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

c.她最敬爱的人如果这时在这里,那,一切该是多么不同啊!

d.写到那个音乐家儿子为隐瞒自己的卑贱血统而杀害恩人时,他内心又该受着怎样的煎熬!

显然,例(38)是以“该多”“该是多么”“该VP怎样”的形式表达感叹。我们发现,这里的“该”与例(28)~例(33)相比,判断命题的真值的意义,即认知行为明显被减弱,更有一种“如果P就该Q”的意思。下面的例句更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佐证。例如:

(39)a.你这样说,该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b.这么粗枝大叶,该会给工作造成多大的损失!

(40)a.你真有心,不过亲自打电话去贺音应该会更高兴的。

b.不过,经过再三分析、推敲,她总觉得老鳖应该会来。

吕叔湘(1980:624)指出,“该”可以和“会”连用,而“应该”不能,如例(5)b。事实上,“应该”也可以和“会”连用,而且很普遍,如例(40)。我们认为,这还是跟两个助动词的功能有关。“应该”通常只能表达说话人对命题的真值态度,如例(40),所以只能出现在真性疑问句中。相反,“该”有一种“满足P就Q”的核心语义,“该”出现的感叹句不是一般的感叹句(如,“好大的一棵树啊!”),而是具有前项P和后项Q的特殊形式。

至此,我们可以说,“应该”一般出现在真正的推断或真性疑问的语句中,而“该”则有时出现在不是真正的推断或疑问(即,非问)的语句,而是一种反问或感叹句。

三、主观性的不同

主观性(subjectivity)是情态动词的本质。也就是说,情态动词一般都带有主观性,表达说话人的一种态度。同一情态范畴的成员之间,也就存在主观性的强弱,呈现这种等级差异(沈家煊,1999:141)。例如:

(41)a.他必须回家。

b.他应该回家。

这里,“必须”与“应该”都是表示说话人有“回家”的必要,助动词属于道义情态,向施事施加一种“义务”。但是,“必须”比“应该”的主观性更强,语力更大。我们认为,“应该”与“该”的不同也存在主观性的差异:“应该”>“该”⑥。“应该”是一个典型的道义情态动词,表示一种说话人对行为主体施加一种义务,要求完成该动作。以此相反,“该”则少了许多施加这种义务的色彩,语力明显不够强,更像是描述其合法性。例如:

(42)a.徐义德用三停来破坏五反运动,当然是错误的,是对抗“五反”,应该D和他斗争。

b.学纺织自然应该D去英国,念书还是英国好。

(43)a.徐守仁岁数也不小了,该D成家立业了,要是能讨个像吴兰珍这样的媳妇,倒不错哩。

b.我刚从磨上拿下来的,本来是三天的饭……好,军属该D吃苦在先,我献出去啦!

例(42)说话人向施事施加一种“和他斗争、去美国”的义务,要求这样做;而例(43)则不同,说活人判斷施事“成家立业、吃苦在先”是对的,与(42)相比,是更为客观的表述,少了一种强制性。

这种差异跟“可以”的两个用法很相似。吕叔湘主编(1980:337-338)将“可以”分为4个义项,其中,义项③表示许可(用“可以3”表示),义项④值得(用“可以4”表示)。例如:

(44)a.我可以3进来吗?

b.你可以去,他也可以3去。

(45)a.这个问题很可以4研究一番。

b.美术展览倒可以4看看。

通常,把这两种语义都归为道义情态(彭利贞,2007:157)。例(44)是典型的“许可”,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说话人对施事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而(45)则是一种“建议”,并没有对该动作行为的附加一种强制性。而且,语气上例(45)比例(44)委婉了许多,语力上例(44)大于例(45)。所以,主观性的强度,“可以3>可以4”。

由于在主观性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句法和用法上的不同。在道义情态中,“该”可以以内嵌的形式出现(如:“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别说”),表达客观合法性;“应该”就不能。我们可以把“应该”称为“强义务”,“该”称为“弱义务”。前文指出,认识情态表达中,“应该”通常只能表达一种判断命题真值语义,即推论;相反,“该”一般表达“如果P,就该Q”的意思,少了许多“推论”的意思。也就是说,在认识情态中,主观性方面,“应该”强于“该”。

四、结语

我们通过“应该”与“该”的对比,指出了表达道义情态和认识情态时的异同。当表达道义情态时,“该”可以以内嵌的形式出现,“应该”则不可以;“应该”可以与虚化的“说”搭配,形成“应该说”的固定用法,“该”则不可以。当表达认识情态时,“应该”可以与具有时体标记的宾语搭配,“该”则不可以;“该”可以出现在反问句和感叹句中,“应该”则不可以。最后,从主观性的角度指出,句法和用法上的不同是由于“应该”的主观性强于“该”而造成的结果。也就是说,“应该D”>“该D”“应该E”>“该E”。

注释:

①文中“应该D”或“该D”意为表示道义情态,“应

该E”或“该E”意为表示认识情态。

②《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第415页)另外增设了

一个义项,“该4”表指示代词义“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如“该生品学兼优”。

③根据朱德熙(1982:160),可以把“介词+宾语+

谓词性成分”的格式广义上看作是连谓结构。助动词与这类结构组合,一般都位于介词前边,如“应该让他去”。

④这里指的内嵌,不包括“知道、后悔”类动词辖域

内的成分。例如,“可是我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向一个十五岁的孩子讲清这个问题”。

⑤李明(2003)、董秀芳(2003)等指出,这里的动

词“说”已经不再表示“言说义”而表达一种认知义“认为、以为”。

⑥符号“>”,表示前者“强于”后者。

参考文献:

[1]陈嘉嘉.“应该”的多视角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董秀芳.“X说”的词汇化[J].语言科学,2003,(2).

[3]李明.试谈言说动词向认知动词的引申[A].吴福祥,洪波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李明.汉语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5]陆萍,贺阳.试论“可以说”与“应该说”的异同[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5,(3).

[6]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007.

[7]明星.情态动词“该”与“应该”同异浅析[M].文学界(理论版),2013,(1).

[8]彭利贞.论“应该”的情态与体的互动关系[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彭利贞.现代汉语情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0]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11]张海媚.常用词“该”对“合”的历时替换及其他[M].古汉语研究,2017,(3).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3]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4]朱冠明.情態动词“该”的来源——附论“可能”[J].汉语史学报,2006.

The Comparison of the Meanings and Uses of “Yinggai(应该)”and“Gai(该)”

in Mandarin Chinese

Li Mingd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Abstract:The meanings and uses of the auxiliary verbs Yinggai(应该)and Gai(该)are specious. First,when expressing deontic modality,Gai(该)can appear inline, Yinggai(应该)cannot; Yinggai(应该)can be combined with the Shuo(说)of grammaticalization to form a fixed usage of“Yinggai(应该)+ Shuo(说)”,but Gai(该)cannot.In addition,when expressing epistemic modality, Yinggai(应该)can be combined with verbal objects of tense-aspect marker,but Gai(该)cannot.Gai(该)can appear in rhetorical questions and exclamation sentences,but Yinggai(应该)cannot.Finally,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wo auxiliary verbs determines the differences in usage and functionality.

Key words:Yinggai(应该);Gai(该);deontic modality;epistemic modality;subjectivity

猜你喜欢

主观性
基于科创节平台的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
语法教学的新思路
中西方社会性灾难新闻报道的主观性对比研究
论色彩在影视动画艺术中的运用
浅析后印象派绘画色彩
花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