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种复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研究

2018-08-13李洪林王小龙张苗森

现代农药 2018年4期
关键词:噻呋苯醚嘧菌

李洪林,宋 伟,王小龙,张苗森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 建三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富锦 156300)

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ühn)是危害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1]。其发生面积广,频率高,造成的产量损失大。该病菌侵染后,水稻结实率下降、千粒重降低,甚至导致稻株倒伏或全株枯死,减产幅度最高可达50%[2]。受寒地稻区水稻插秧密度高,氮肥用量大,收获机械跨区作业,以及全球气候变暖,首次防治时间推迟,防治药剂单一等原因影响,寒地稻区纹枯病每年均有发生,且发病率高,发病严重程度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水稻生产。目前,水稻纹枯病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发生面广,几乎每块田都有发生;二是抗感品种极少,现种植推广的水稻品种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三是危害程度日益严重,甚至造成水稻穿顶倒伏;四是先由稻株下部隐蔽处发生,容易忽视而错过防病的最佳时机[3-4]。

井冈霉素作为防治纹枯病的常规药剂,由于长期大量使用,我国部分地区水稻纹枯病菌对其产生了抗药性,防效下降,并且持效期短[5-7]。因此,生产上急需对新型复配药剂进行筛选,保障水稻安全生产,确保农民丰产丰收,为新型药剂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药剂:14%井冈·氟环唑SC(9%井冈霉素+5%氟环唑,商品名尤美艳),四川利尔作物科学有限公司;41%甲硫·戊唑醇SC(34.2%甲基硫菌灵+6.8%戊唑醇,商品名稳达)、17%四氟·嘧菌酯SC(7.5%四氟醚唑+9.5%嘧菌酯,商品名意莎雷)、27.8%噻呋·苯醚SC(13.9%噻呋酰胺+13.9%苯醚甲环唑,商品名龙灯福赛),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对照药剂:20%烯肟·戊唑醇SC(10%烯肟菌胺+10%戊唑醇,商品名爱可),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水稻品种:龙粳31,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建三江分公司提供。

1.2 试验情况

试验地点: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地。田间采用旱育稀植“三化二管”栽培管理。2017年4月14日播种,5月16日插秧。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14%井冈·氟环唑SC600mL/hm2(制剂用量,下同)、41%甲硫·戊唑醇SC 700 mL/hm2、17%四氟·嘧菌酯SC 645 mL/hm2、27.8%噻呋·苯醚SC 375 mL/hm2、20%烯肟·戊唑醇SC 750 mL/hm2、空白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18个小区。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30 m2,四周设保护行,宽为1 m。采用市下16E-2电动喷雾器对水稻植株喷雾施药。在7月9日、7月29日分别喷药,7月9日第1次施药时,水稻处于分蘖末期,水稻植株叶鞘未见纹枯病病斑。喷药时间为7时至9时,喷药细致均匀。用水量450 L/hm2。

1.3 调查内容及方法

调查方法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第20部分(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8],对水稻纹枯病发生情况进行分级调查。第2次施药后7 d、15 d进行调查。每个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相连5丛水稻病情,共计25丛稻。调查稻株发病情况,统计发病率,计算病情指数及药剂防效。水稻成熟期,分小区取2 m2测产,并测定水分,折合成标准水。

病害分级标准:0级,全株无病;1级,第4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剑叶为第1叶片);3级,第3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第2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叶片及以下叶鞘、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根据调查结果计算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

观察各药剂处理区水稻药害发生情况,记录药害的类型和程度,准确描述水稻的受损症状,如矮化、褪绿、畸形等。

药害分级:-,无药害;+,轻度药害,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中度药害,可复原,不会造成作物减产;+++,重度药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对作物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严重药害,作物生长受阻,产量和品质受损严重。

调查数据采用Excel 2007和DPS 7.05进行分析,方差分析采用Duncan氏新复极差法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候因素

水稻纹枯病是一种气候型流行性病害,温度、湿度和降雨等因素对该病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高温、高湿条件更利于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和流行。研究表明,水稻纹枯病最适宜发病条件为:日均气温23~30℃,空气湿度≥90%,日均降水量>1 mm[9]。在本试验中,观察期共38 d(7月9日至8月15日),试验期间日最高气温30.1℃,最低气温18.3℃,试验全过程雨日19 d,总降水量102 mm,较适宜水稻纹枯病发生,可以进行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试验。本试验2次施药当天早晚无风,施药后24 h未出现大雨天气,天气状况对试验结果无影响。

2.2 药剂安全性评价

根据田间目测,施用药剂后,各处理水稻长势正常,未出现矮化、褪绿、畸形等症状。各药剂按试验剂量施用对水稻无任何不良影响,所用药剂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3 防治效果

第1次施药时,水稻处于分蘖末期,植株叶鞘未见纹枯病病斑。5种复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见表1。由表1可知,5种复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与空白对照相比,病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2次药后7 d,17%四氟·嘧菌酯SC对纹枯病防治效果最好,其余依次为27.8%噻呋·苯醚SC、41%甲硫·戊唑醇SC、14%井冈·氟环唑SC。药剂17%四氟·嘧菌酯SC、27.8%噻呋·苯醚SC、41%甲硫·戊唑醇SC防效显著高于对照药剂20%烯肟·戊唑醇SC。药剂14%井冈·氟环唑SC防效与对照药剂防效无显著性差异。2次药后15 d,药剂17%四氟·嘧菌酯SC、27.8%噻呋·苯醚SC和14%井冈·氟环唑SC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对照药剂20%烯肟·戊唑醇SC。药剂41%甲硫·戊唑醇SC防效与对照药剂无显著性差异。41%甲硫·戊唑醇SC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随着调查时间延长而有一定的下降,因此在生产中建议增加施药次数。17%四氟·嘧菌酯SC和27.8%噻呋·苯醚SC防效显著,且持效期长。20%烯肟·戊唑醇SC是本地区水稻生产上常规使用药剂,由于长期使用,防治效果有一定程度降低,建议轮换药剂。

表1 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2.4 药剂对水稻产量、农艺性状的影响

各处理水稻产量、穗粒结构、千粒重等农艺性状见表2。各药剂处理主要通过控制病害的扩展蔓延来防治病害。水稻纹枯病主要影响水稻结实,造成水稻穗实粒数和千粒重降低。14%井冈·氟环唑SC、17%四氟·嘧菌酯SC、27.8%噻呋·苯醚SC处理与对照相比,穗实粒数增加6.36~8.32粒,在0.05水平下差异显著。17%四氟·嘧菌酯SC处理的千粒重最高,达到25.25 g,其次是27.8%噻呋·苯醚SC处理,其千粒重为25.19 g。两者千粒重与对照药剂在0.05水平下差异显著。各处理有效穗数、穗长存在差别,但未达到显著水平。17%四氟·嘧菌酯SC处理产量最高,与空白对照相比,增产率为5.04%;27.8%噻呋·苯醚SC处理产量为8 907.11 kg/hm2,增产率为4.62%。5个药剂处理产量与空白对照产量在0.05水平下差异显著。

表2 不同处理的农艺性状调查

3 结论与讨论

对于水稻纹枯病,目前没有发现稳定高抗或者免疫水稻品种,在此情况下,选择防效高、持效期长的复配药剂,并采取适宜施药方法进行防治是该病防控的重要措施。单一成分杀菌剂使用之初防治效果较为理想,但随着使用次数和使用年限的增加,防治效果呈下降趋势。张穗等[6]与陈小龙等[7]研究发现,纹枯病菌已经对井冈霉素产生抗药性。通过将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混配后应用,可以提高杀菌剂的作用效果,且能延长杀菌剂的使用寿命[10]。为此,开展新型复配药剂的筛选试验,以探寻合适、有效的纹枯病防治药剂,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试验结果显示,5种复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与当地常规药剂20%烯肟·戊唑醇SC相比,27.8%噻呋·苯醚SC和17%四氟·嘧菌酯SC的防效更高,持效期更长。5种药剂处理与空白对照相比,增产效果显著。5种药剂能降低病害的发生程度,显著提高穗实粒数和千粒重,进而达到增产效果。

在寒地水稻种植地区,推荐在田间生产中选择27.8%噻呋·苯醚SC和17%四氟·嘧菌酯SC进行水稻纹枯病的预防与防控。

猜你喜欢

噻呋苯醚嘧菌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45%苯醚甲环唑·异菌脲悬浮剂
27.8%噻呋酰胺·己唑醇悬浮剂的分析方法研究
33%苯醚甲环唑·萎锈灵悬浮种衣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不同用量的27.8%噻呋·已唑醇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对比试验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噻呋晶体注射液中头孢噻呋含量
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扬彩)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分析
25%呋虫胺·嘧菌酯·种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噻呋酰胺对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活性
8%呋虫胺·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的HPLC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