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生命教育
2018-08-10张凤仙
张凤仙
【摘要】素质教育提出要培养全方位的人才,不仅仅需要知识型的人才,更强调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所以在小学时期对孩子进行早期潜意识的培养,特别是德育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应该把德育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问题生,对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教育,不断调整优化教育的方法,注重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让孩子的身心能够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感恩 生命教育 德育教育 问题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251-01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所有事情有一个好的开始是很重要的。小学这个阶段正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初始阶段,所以这个时期的德育教育显得特别重要。中国生育政策的变化使得当今人们的伦理观念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很多家庭都是只有一个孩子而且家庭条件也都还不错,所以很多家长就认为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就行,平时孩子生活上的任何条件都尽可能满足。这种狭隘的教育观念导致了一些孩子心理素质的缺失,成为了“问题学生”。“问题学生”大都是在学校学习困难或者是品行失常而被淘汰下来的学生。经研究发现,这些问题学生并不是智力方面有问题,而是人格中的消极因素阻碍了自身的发展,这些学生有一些共同特点:缺乏同情心、比较自私、抵触父母老师、缺乏自制力、情感调节能力不足等等。这些年,素质教育提出要培养全方位的人才,不仅仅需要知识型的人才,更强调要德才兼备的人才,所以在小学时期对孩子进行早期潜意识的培养,特别是德育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
老师是小学生最直观的榜样,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作为老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育人。小学阶段孩子的模仿能力强,他们像一张白纸,可塑性也大,他们会模仿老师的的特点,所以这期间老师的作用很大,基于此,老师要起到模范作用,做到表里如一,通过自身传递给学生正能量,要教育他们正直、守信、善良、诚实等优秀美好的品质,为学生树立好向往的方向,并用实际行动向他们展示这些品质的美好。老师也应该跟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勇于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人格魅力熏染学生。
老师要真正的理解包容学生,有充分的理解才能有更充分有效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所谓的“好学生”,“坏学生”都会遇到问题,所有孩子的成长都是因人而异的,所以作为老师要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问题生,用宽大的胸怀去包容他们,耐心引导他们。
二、做好课堂教学
小学的德育教育应该把课堂教育作为主要途径。课堂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地方,也是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的主要场所,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教育会耳濡目染的表现在生活里,所以德育教育应该渗透于每一个学科,每一堂课。
充分利用课堂教育,老师需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老师要重视课堂教育的重要性,積极利用好课堂教学环节,教给学生应该掌握的德育道理,让他们养成爱国爱家、努力学习、勤劳勇敢、尊老爱幼、团结协作等优秀品质。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走出课本,在生活中找到相关性,深刻感受生活中的事例,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三、校园活动和文化渗透教育
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一天中基本上都在学校里进行活动,所以,学校要注重校园文化和活动的开展。推进小学的素质教育,德育教育应该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学校可以举办更多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以亲历亲为的实践场所,让学生充分享受德育教育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培养小学生的品质。例如,可以发挥学校的各种宣传手段,广播台、黑板报、校园的宣传栏等等都是很好的平台,宣扬优秀的人物事迹,倡导学生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做好社会实践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像设计黑板报,观看视频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家庭教育
中国的生育政策使得现阶段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对孩子的要求尽可能满足,重视孩子的学习却忽略了他们的德育,这无疑加重了学校的负担。如果家长放任不管,使孩子在学校和家里受到的教育相反,那么孩子会对学校的德育产生怀疑的心理,他们会变得无所适从,甚至于完全背离了学校的德育,使得学校的教育前功尽弃。所以家长要重视孩子在家里的德育,从言语和行为上自我约束,积极参与学校的德育。
五、对问题生进行感恩教育
现代教育新理论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分别是“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感恩教育教导学生尊重生命、心胸开阔以及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通过校园活动进行感恩教育,如春风化雨般进行引导,由此可看出感恩教育是教育四大支柱的综合体现,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需得重视加强的地方。计划生育政策的出现产生了现在的“独生子女时代”,这些独生子女大都养成了自私的习气,只知道“我要怎样”,却不知“要我怎样”。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我们不能造就盲目的一代人。目前,各个学校需倡导进行感恩教育,对问题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小学生的可塑性大,教导他们从小事做起,对师长有礼貌,关心理解父母,教导他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怀着感恩的心去对待人和事。
六、对问题生进行生命教育
教育不能没有理想,但教育更重要的是关注生命。学校不仅要教孩子知识,也要让孩子意识到生命的意义、生命的宝贵,特别是“问题学生”,他们更需要进行生命教育。教育,应该是面向所有学生的,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在电视新闻上或者各大新闻软件上,我们经常看到学生自杀、学生杀父母、学生杀老师等一些悲惨事件,这些事件足够让我们反思我们的教育中缺乏生命教育,所以老师要重视生命教育,教导他们不要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不要耻笑别人,也不要怕被别人耻笑,在这广大的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的存在都很重要,不要轻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一个拥有感恩的心的人,总是知道珍惜生命的,不会随意践踏他人或自己的生命,所以生命教育的同时感恩教育又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对问题学生的德育教育我们需要正面慢慢引导,需要周围人的关爱,需要优质教育的帮助,需要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来帮助他们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尊敬师长,孝顺父母,关爱他人,使其积极向上,成为一个让自己快乐,也给他人带来快乐的人。
参考文献:
[1]孟晓红.孝道感恩生命教育——浅谈问题学生的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5(5):46-46.
[2]黄海明.浅谈如何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24).
[3]宁扎旺姆.浅谈小学德育的问题与对策[J].软件:电子版,2013(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