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客户端中社会热点事件呈现对比

2018-08-10吕芷然

新媒体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今日头条新闻客户端社会热点

吕芷然

摘 要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使我们的阅读习惯从利用传统的纸质媒介转变为电子媒介,其中新闻客户端的传播作用不容忽视。一个是“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澎湃新闻客户端,一个是基于数据挖掘的个性化推荐引擎“今日头条”。两个风格迥异的客户端对于同一热点事件的报道会有何异同呢?文章选取“江歌刘鑫事件”为例,从多个方面分析对比,望能从中探究新闻客户端对热点事件的呈现特点。

关键词 新闻客户端;江歌刘鑫事件;今日头条;澎湃新闻;社会热点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1-0024-03

1 问题缘起

1.1 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行业

飞速发展的科技极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传播方式。互联网诞生于1969年,它的雏形阿帕网最初目的是用于军事连接,仅仅不过50载,我们的生活已无处不互联。尤其是2011年以来,移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开始普及,让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行业不断向前。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①,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占比达96.3%,移动互联网的主导地位不容分说。2017年5月8日,艾媒咨询权威发布的《2017Q1手机新闻客户端市场研究报告》显示②,中国手机新闻客户市场用户规模已经实现从2015年第四季度的5.31亿到2017年第一季度的6.05亿的增长,这表示大多数网民运用移动终端阅读新闻的习惯已经基本养成。

1.2 方兴未艾的新闻客户端行业

随着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兴起,新闻客户端成为网民获取资讯的新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与澎湃新闻以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成为各具特色的代表性客户端。

今日頭条上线于2012年8月,提出了“你关心的,才是头条”的口号。它基于服务用户的兴趣,运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技术及个性化算法来追踪、分析用户喜好,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筛选出其所需要的信息,再以定制化、个性化的方式呈现,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产物。澎湃新闻于2014年7月上线,依托《东方早报》,提出了“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口号。澎湃新闻旨在以新闻专业主义理想荡涤人们在信息娱乐热潮中日渐浮躁的心灵,宣扬③“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与见解,促进民智的成熟与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是传统媒体互联网转型的代表。

1.3 备受关注的“江歌刘鑫事件”

在百度2017年搜索排行榜中④“江歌刘鑫事件”凭借383 632的网络关注度及54 251.39万人次的网络影响力上榜“年度现象榜”。在日本东京留学的青岛女大学生江歌2016年11月3日在自己的公寓内被室友刘鑫的前男友陈世峰残忍杀害,时隔一年后又因一段江歌母亲和刘鑫见面的视频,让该案重回公众视野。以此案为例,研究“澎湃新闻”和“今日头条”两大新闻客户端对于此事件的报道所呈现出来的叙事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颇具意义。

2 新闻客户端中“江歌刘鑫事件”报道呈现

2.1 报道数量与报道时间

笔者以“江歌”为关键词,在今日头条与澎湃新闻客户端中进行搜索,对所得的报道数量与报道时间进行了统计。澎湃新闻对于此事件的报道在时间分布上较均匀,相对集中在2017年的11月;今日头条在2017年的11月仅发出一篇相关报道,报道数量从2017年12月开始呈井喷式增长;除此之外,澎湃新闻与今日头条对此事件的首次报道时间竟相差1年有余。澎湃新闻在2016年11月6日转载了来自《北京青年报》的消息《中国女留学生在日本被害,案发前15分钟曾报警》,紧接着在2016年的11月7日至12月15日又陆续发出了与事件相关的7篇报道,直至2017年的11月,该事件再次发酵后,与事件相关的报道数量开始继续增长;而今日头条首次出现与该事件有关的内容,是来自一名叫“书与熊熊”的用户发表的感想式评论《江歌不知人情薄》。之后随着该事件热度的上升,今日头条对该事件的报道数量也呈飞速上升趋势,甚至超过了1年前就对该事件产生关注的澎湃新闻。

2.2 标题

笔者在今日头条客户端中,以“江歌”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选择综合为排序依据,搜索到与事件相关的前十则报道标题依次为:《请网友来看看江歌与刘鑫阴阳相隔的这道门!到底往内拉还是外推?》《细数江歌案件3个细节,你留意到了吗?》《陈世峰被判20年,江歌妈妈回国将起诉刘鑫,关键证据竟在江歌手机》《江歌已经走了,一个母亲的世界也崩塌了》《江歌之死:刘鑫的内裤》《江歌被杀案: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杀人偿命!》《江歌妈妈,你为什么追究不休?》《审判完陈世峰,开始审判江歌妈妈了》《江歌案唏嘘——死刑存在的意义》《江歌刘鑫案:刘鑫,你果然撒谎了》。

在澎湃新闻客户端中,笔者同样以“江歌”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选择全部为排序依据,搜索到与事件相关的前10则报道标题依次为:《江歌案宣判·特稿|致命邂逅》《江歌案宣判:陈世峰以故意杀人罪和恐吓罪获刑20年》《马上评·江歌案|法制保障真相,真相实现正义,正义给予安慰》《快讯!江歌案宣判 陈世峰被判20年》《江歌案一审宣判:陈世峰获刑20年》《江歌案宣判:陈世峰获刑20年》《江歌妈妈给帮忙的志愿者带去国内调料》《江歌案判决书公布:被告怀着杀害刘鑫目的前往公寓》《人民日报评论:江歌案中的法律事件与道德事件》《【社论】让“江歌案”回归法律》。

从标题上来看,能明显看出今日头条与澎湃新闻两者的风格大相庭径。今日头条对于“江歌刘鑫事件”的报道标题多用疑问句、感叹句,而澎湃新闻的新闻标题多用陈述句。前者若在确保标题中信息真实性,绝非哗众取宠的前提下无可厚非,反而能更加博得受众眼球,获取高点击率;但如若只是徒有其表的“标题党”,褪去那些“花哨”,澎湃新闻客观中立的陈述句式或许才是新闻报道应有的选择。

2.3 报道形式

在报道形式上,“澎湃新闻”与“今日头条”虽然都以“图片+文字”的报道形式为主,突破了原有的文字报道方式,运用图片与影像呈现出立体效果,增强了受众对此事件的直观感受。但今日头条所用图片多为江歌江母等与案件相关人物旧照,对事件的梳理帮助较小,形式较单一;反之,澎湃新闻除了人物旧照,还制作还原了“江歌案”遇害案发现场的360°全景图、庭审现场手绘图、江歌受伤示意图等,图片形式更加多元,使受众进一步加深对案件的了解。

2.4 报道内容

在报道内容上,澎湃新闻较专注案件本身及其进展,多发快讯类、评论分析类或纪实类报道,如《图解江歌案“罗生门”:控辯双方描述的“案情”有哪些分歧》《江歌案庭审|首日法庭内外全纪录:复原案发现场》《深观察·江歌案|等不到刘鑫道歉,还有更好的方式宽慰江母》等;而今日头条则更加关注案件之外的衍生新闻,如《江歌为什么叫“三叔”?平时生活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江歌案判决后只有这个女明星肯站出来为江歌发声!》《发生江歌案的公寓后来怎么样了?》等,甚至有些报道标题顶着“江歌案”的噱头,内容却与案件本身毫不相关,大有“蹭热点”之嫌。同时,与澎湃新闻相比,“今日头条”新闻客户端呈现的内容重复率较高,在海量的新闻信息中缺少筛选环节,没有充当好“把关人”的角色,给用户杂乱无章之感。

2.5 报道视角

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热奈特将叙事角度分为零度焦点叙事、内焦点叙事和外焦点叙事三种。结合新闻写作的实际情况,也有研究者将新闻作品的叙事视角划分到十分精细的程度,如何纯编著的《新闻叙述学》中将叙事视角分为四个层面: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外视角和内视角、一元视角和多元视角、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本文主要引用的是何纯的视角分类理论进行分析。

由于新媒体平台的无限性和包容性,这几种层面的叙事视角在澎湃新闻与今日头条上均有呈现,但双方各有侧重。澎湃新闻以全知视角、外视角为主,以官方的姿态发布信息,有权威感。“今日头条”以复合型叙事视角呈现,在其海量报道中有事件相关人的申明,有旁观者的评价。澎湃新闻的内容呈现充分阐释了“内容为王”的战略,报道少而精,官方性、权威性高,具有较高公信力。

3 小结

将澎湃新闻以及今日头条客户端进行对比,并不是要分出优劣,而是要从这两者风格迥异的客户端中找出当代新闻客户端报道的特点与不足,给往后的新闻实践带来一些启示。一个是传统媒体互联网转型的代表,一个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的产物,相较前者,后者似乎更多的把重心放在了如何吸引读者眼球,赚取更多的点击量上面。作为信息传播的“把关人”,媒介有义务提升自身的专业主义,对所传播的内容负责,只是一味的迎合大众,会让整个新闻生态失衡,也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初衷。

注释

①CNNIC: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8/t20170803_69444.htm,2017年8月。

②艾媒网:《2017Q1手机新闻客户端市场研究报告》.http://www.iimedia.cn/51237.html.

③关于澎湃.http://www.thepaper.cn/ about_pa-per.jsp.

④百度百科:2017百度沸点热搜名单.https://baike.baidu.com/item/2017%E7%99%BE%E5%BA%A6%E6%B2%B8%E7%82%B9/22263230?fr=Aladdin.

⑤百度指数:江歌.https://index.baidu.com/?tpl=trend&word;=%BD%AD%B8%E8.

参考文献

[1]詹姆斯·库兰.大众媒介与社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何纯.新闻叙事学[M].长沙:岳麓书社,2014.

[3]张雁影.大数据背景下新闻媒体融合的路径研究——以“今日头条”和“澎湃新闻”为例[J].新闻知识,2015(11):42-44.

[4]孙健.澎湃新闻与今日头条,何者可以言新——从两款风格迥异的新闻客户端看媒体融合之道[J].传媒评论,2014(11):43-46.

[5]孙惠英,张雪.新闻客户端的社会热点叙事研究——以“魏则西事件”的报道为例[J].东南传播,2016(8):6-8.

猜你喜欢

今日头条新闻客户端社会热点
社会热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社会热点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及应对研究
四方面发力,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如何后发制人
60亿收入进账但盈利仍未可知 “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底气何来
媒介融合下新闻客户端推广模式与发展策略研究
移动新闻客户端信息推送特点及问题分析
引入社会热点丰富历史课堂的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从“今日头条”看媒介融合
《今日头条》与《微信》的内容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