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技工院校语文教育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2018-08-10马磊

教师·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生命意识语文教育技工院校

马磊

摘 要:当前,技工院校中学生的生命意识比较淡薄,部分学生整天意志消沉,意识不到生命的价值。语文学科要发挥人文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生命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探究、合作、对话的学习方式,通过阅读等教学过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技工院校;语文教育;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1-16

作者简介:马 磊(1982—),男,江苏徐州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教学。

每个学生的价值标准、思想经历都不同,导致不同学生对于同一篇课文的理解也有所不同。这要求语文教师延伸语文的外延,深入挖掘语文课文的内容,在其中融入生命意识教育,让学生领悟到生命的意义,正确地认识生命,尊重和珍惜自身和别人的生命,充分利用个人的有限生命创造更高的价值。

一、生命化的教学方式

正确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也能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处理不同的问题。学生在接受教师采用的某种教学方式上课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学会这种方式,把它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这些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是从尊重学生个体的生命角度出发的,它们可以较好地影响学生处理问题的态度。

1.贯穿尊重生命的意识

按照“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故而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逐渐乐于接受自己的上课形式,“亲其师,信其道”,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学习课程知识。技工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在社会和学校里普遍缺少尊重,他们渴望他人的尊重和赏识。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学习特点,教师在上课时要因材施教,不能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对于个性开朗、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以点带面地点拨,使其乐于独立思考、探究问题;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要循循善诱,设计启发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教师如果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帮助其产生学习的动力,那么自身也会产生教学成就感,这也是教育成功的表现。例如,在讲解《离太阳最近的树》这一课时,课文展现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呼唤人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和珍惜生命的忧患意识。分析课文时,教师要尊重不同学生的阅读特点,从人类自身对环境的破坏角度、珍惜保护自然的角度、提升环保意识的角度等分析课文主题,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激发学生勇于发表、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循循善诱,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阅读体验。

教师不能只用问题去引导学生,还要用情感感染学生。语文教师上课时如语言过于平淡,不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声情并茂地講解课文则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些教师非常重视备课,在课前充分钻研教材和相关资料,但在课上把知识生硬地讲授给学生,课堂缺乏活力,学生听得无精打采。尽管教师讲解的知识非常完备,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这与教师上课时的情绪有关系,因此,教师要将自己的情感和精心备好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抑扬顿挫,才能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情感沉浸在文本学习中。

2.唤醒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学生处在教学的中心位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尊严和感受,接纳学生的观点。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应引导学生掌握鉴赏课文的方法,还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上课时重点讲解学生有疑问的地方,让学生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从“被动学”到“主动学”。

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教师在教学中一是要做到“备学生”。教师在上课前不能只钻研教材和查阅相关资料,还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要提前准备好学生随时可能要提问的内容,同时还要多观察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全面了解学生后,再结合课文制作教案,就能有的放矢地传授学生知识。二是在课堂上,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考范围,提供唯一的标准答案,而要让学生感受思考的过程,敢于并乐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他们才会对课文感兴趣,愿意参与到问题的探讨中。学生乐于学就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不再是课堂上被动的接受者,这样学生才能摆脱对教师的服从和依赖,激发自身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二、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对话、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师教学时借助探究、对话、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所谓探究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运用已学的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新的知识,树立钻研意识。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对不懂的语段产生质疑,再通过分析来弄清疑虑。

对话的学习方式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借助对话使理解更加完善。教师在课上可以设计讨论文章主题的环节,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和交流,再根据每个小组的情况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交流更全面地分析问题,加深理解。

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学生解决问题时采用协作、竞争等方式获取知识。在合作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明确分工,有助于将来适应社会工作的分工合作。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这些学习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培养学生发现生命、感悟生命的意识

语文教育是与生活分不开的,它与生活是内在统一的,生活可以通过语文来展现,语文可以服务生活。教材中选取的文章都是作者对生活、生命的描述与思考,教师借助课文培养学生发现生命、感悟生命的意识。比如,《再别康桥》一诗中“金柳”的意象,学生很难理解,我就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夕阳西下时河边的柳树,用短文的形式描写夕阳照映下的柳树的形态及看到这种景色时的感受。在课堂上,学生们开展交流活动,都认识到河畔的柳树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金黄的色彩,诗人曾在康桥度过了一段极为美好的时光,所以,这里的柳树在诗人的心里是至美的,康桥的一草一木都注满着诗人的喜爱之情。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既理解了课文,又加深了对生活、生命的感受。

所以,教师不能只在教学中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让学生感受语文学科的生命力,让语文教育的生命力在生活中展现。学生在感受生活、生命时开拓了视野,丰富了学习生活,扩展了生活阅历,激发了学习思维,让学生通过感受生活获得知识。这回归了教育来源于生活的本质。教师不能只教会学生字词句章,还应鼓励学生在学习语文时能够真正地去感受生活、感受生命,丰富自我的生命价值。

四、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

技工院校的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注意力难以集中,思想不成熟,安于享乐,很少去考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更不会反省自己的过错。基于这些特点,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扩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感悟生命价值的意识。在学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中,教师应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生命的价值,认识到人的高贵与否并非由人的出身、物质财富决定,而是取决于人的内心世界。

总之,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学生深刻地感受生命的意义,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懂得生命的价值和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罗楚春.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4(12):5.

[3]徐 瑛.生命视野下中职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索[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84-86.

[4]朱 洁.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生命意识语文教育技工院校
沈从文笔下底层人物的生命意识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生命意识的培养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