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高年级少先队榜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8-10魏丽娜

教师·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榜样教育少先队员少先队

摘 要:少先队的榜样教育是少先队工作的行动载体,是以先锋带头为模式的示范教育,是潜移默化地引导少先队员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意识的有效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学校少先队榜样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以榜样教育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出现榜样教育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提升少先队榜样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少先队;少先队员;榜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3-07

作者简介:魏丽娜(1991—),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少年儿童组织建设。

一、小学中、高年级少先队榜样教育的问题

1.榜样的选树标准单一,重视度不高

榜样基本由两种方式产生,一是由自己发现值得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二是由一定社会或社会组织推荐的学习和模仿对象。在少先队组织中,一般会采用第二种方式,即由少先队组织或辅导员向少年儿童推荐榜样。在现实中,成人教育者为少先队员树立的榜样千篇一律,其中,身边同学是少先队员选择最多的榜样。少先队组织在为少先队员选择榜样时一定要考虑少年儿童自身对榜样接受的特点,树立的榜样不要千篇一律,而是要千姿百态,让不同个性、兴趣、特长的少先队员都能找到自己认可的榜样、模仿的对象。

2.榜样的宣传方式古板、内容不切实际

目前学校宣传榜样的方式较单一,一方面是学校宣传栏和校园红领巾广播站,另一方面是书籍,通过讲述榜样的事迹让少先队员学习、效仿。少先队员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不应简单地通过一些传统方式和媒介进行学习,而是要高效地运用现代媒体,把榜样教育工作推广到家庭、社会。

少先队员提及榜样的字眼包括“节约、无私奉献、帮助别人、爱祖国爱人民、很伟大、舍己为人、革命先烈值得学习”等词汇,如对雷锋的标签就是一些高尚、虚幻的形容词,这显然把雷锋精神概念化、简单化了。因此,这种虚幻的宣传内容,把本来就远离生活实际的榜样包装得完美、神化,少先队员对榜样的认同会出现表层化,因此,对雷锋精神践行的效果不会太理想。

3.榜样教育活动模式陈旧,缺少吸引力

“活动在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由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的。”少先队教育专家张先翱教授也说:“在那里他们可以七嘴八舌,还可以吵吵闹闹,无拘无束。犯点错误也不要紧,改正了重新来。就连平时最笨拙的孩子都有发言权,人人都有参与活动的权利。”少先队的榜样教育活动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包括队会主题、邀请榜样做事迹报告、先进评选并进行表彰等。而现阶段学校少先队榜样教育主要的模式是队会主题活动、特殊节日开展相关教育活动等传统教育活动模式,这就会降低榜样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导致榜样教育效果不佳。

二、小学中、高年级少先队榜样教育问题的因素分析

1.社会环境因素

生活在不同历史时代、社会环境的少先队员,思想意识会存在差别。少年儿童成长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既受到自身内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外界环境的制约。社会环境主要由经济状况以及社会文化两方面体现。

(1)大众传播媒介弱化了榜樣教育功能。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望寻求物质生活的满足,电子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遍及每个家庭,这无疑会拓宽榜样的宣传渠道,弥补学校榜样宣传方式的不足。但是,大众传播媒介并不都是有利的方面,在网络时代,少先队员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交叉传播,少先队员对这些信息的甄别、处理能力差,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使榜样教育弱化。

(2)不良社会文化风气混淆少先队员的榜样甄别。社会风气主要是指人们对社会事件、社会现象的一种舆论态度,这些因素会通过家庭以及周围人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娱乐活动、影视节目、学校课程学习等渠道影响少先队员的价值取向。

2.教育因素

(1)榜样教育方法单一化。少先队榜样教育不仅是认知性教育,而且是一种需要将认知和行为相统一的教育。虽说通过说教、宣传等方式能使少年儿童对榜样行为认可,但由于少先队员的年龄特点,只依靠说教是不够的。有研究者针对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指出:“榜样教育较多采用灌输说理等方式,注重表现形式与口号,忽视青少年的互动与实践参与,实际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2)榜样教育过程忽视少先队员的主体性。根据新课标倡导的“学生观”,即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少先队员处于思想意识发展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的少年儿童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提高,他们不会满足于教师或者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不轻信别人所下的结论,喜欢刨根问底。随着年龄的成长,少先队员会有自己选择的榜样,同时会对成人为其树立的榜样认可、尊重。

(3)榜样教育活动要确保常态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少先队榜样教育亦不是立竿见影。“所谓‘常态化是一个过程,最终目标是达到‘常态。在通往‘常态目标过程中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常态化所包含的内容,这些内容重点是制度化、程序化和法治化。”落实到少先队榜样教育上就是学校要经常化、长期化地进行榜样教育,且活动要日常化、生活化。

3.少先队员自身因素

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少先队员,注意力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变换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恰当的教具和令儿童感兴趣的语言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育者在进行榜样教育时,也要关注少先队员的心理发展特点,注意多种榜样教育方法的结合,用儿童化的语言、方式组织活动。因此,学校少先队榜样教育所宣扬的榜样,要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具体形象性。

三、提升小学中、高年级少先队榜样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1.确立榜样学习目标,把握榜样选树标准

(1)榜样学习目标。著名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少先队的榜样教育是由辅导员或教育者依据教育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教育活动,首先要确立榜样学习目标。但是,少先队榜样教育,对于少先队员来说,是一种自觉的活动,而不是自发的活动,更不是盲目地学习榜样的活动。

(2)把握榜样的选树标准。首先,榜样的选择要体现时代性。“时代精神是社会发展要求的核心,为青少年树立的榜样其言行应该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这是榜样时代性最基本、最主要的要求。”其次,榜样的选择要体现可学性、效仿性。最后,榜样的选择要体现多样性。

2.更新榜样宣传方式,重视榜样宣传内容

榜样宣传的途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榜样自身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宣传方式,同时对榜样宣传的内容应给予重视,避免“神化”“完美化”。宣传榜样不是为了宣传而宣传,而是为了引导少先队员对榜样的认同。榜样宣传的目的在于让少先队员能够在了解榜样人物和事迹的基础上,领悟榜样的精神品质,这需要一定的过程。

3.以观察学习理论为指导,转换教育模式

要从根本上肃清榜样教育者的观念和做法,摒弃以往只关注榜样教育外在教育方式,而不注重研究榜样教育具体的教育模式的行为,这种模式就是“榜样学习的心理机制”,即“认知榜样、认同榜样、与榜样情感共鸣、仿效榜样、固化行为”。

四、结语

少先队榜样教育若要达到良好的成效,一定是由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如何进步,学校怎样教育,家庭怎么建设,个人如何成长,以上四个因素息息相关、相互作用,从而共同实现少先队榜样教育的良好初衷。

参考文献:

[1]谢汝青.活动在少先队工作中的作用[J].黑河教育,2003(5):21.

[2]张先翱.小队活跃才是少先队真活跃[J].少年儿童研究,2009(24):46-49.

猜你喜欢

榜样教育少先队员少先队
社区少先队的“一二三”
不老的少先队
少先队员永向前
少先队员永向前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永远的少先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