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喘I号方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60例

2018-08-10罗玉霞贾金虎高玉林常彩虹

中医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白芥子阻塞性穴位

罗玉霞,贾金虎,高玉林,常彩虹

(酒泉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甘肃 酒泉 735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气流持续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是可逐步发展成呼吸衰竭及肺心病的呼吸系统疾病[1]。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有害毒物及有害颗粒增多、人口老龄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2],致残率和病死率高,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因患者反复发作,多次住院,肺功能呈持续性下降,既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威胁患者的生命。2017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采用平喘I号方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60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平均(58.32±16.85)岁;病程平均(9.62±4.31)年。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平均(56.29±17.36)岁;病程平均(8.99±3.2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2]。症候积分按照参考文献[3]中相关症候积分标准进行评分。中医证候疗效依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1版)[4],将症状、体征制订疗效评分表[3]。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肾功能损害及对中药过敏者;②合并肺结核、冠心病所致气短、喘息者;③合并心血管、心律失常、心脑、血液系统疾病者;④精神病患者;⑤体质极其虚弱者。

3.3 病例剔除与脱落

①未按医嘱贴敷者;②贴服过程中发生严重皮疹、过敏者;③治疗过程中退出者;④产生严重不良反应无法继续贴敷者。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注射液头孢唑肟钠(由汕头金石粉针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20170309,1 g/支),2 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3次/d;多索茶碱注射液(由黑龙江福和华星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170102,0.1 g/支 ),0.2 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2次/d;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由德国葛兰素史克生产,批号 B141147,50/250 ug×60吸)吸入,1吸/次, 2次/d;溴已新葡萄糖注射液(由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70031,4 mg/100 mL),100 mL/次,静脉滴注,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平喘I号方,药物组成:白芥子30 g,细辛15 g,甘遂10 g,延胡索30 g。生姜汁搅匀后制作成黄豆大小药丸,用胶布贴于大椎穴、肺俞、心俞、膈俞、七海穴、定喘穴,脊柱两侧穴位各贴敷1枚药丸,用一次性医用胶布固定,每2日贴敷1次,每次贴敷4 h。

两组治疗期间不得使用其他药物,抗生素7~8 d为1个疗程,其余药物10 d为1个疗程。两组共治疗2个疗程。

5 观测指标

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各时间段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乳酸值(HL)等指标变化情况;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

6 证候积分标准

咳嗽、咳痰、气短评分标准如下[5]。咳嗽: 无咳嗽症状,为0分;偶有咳嗽,不影响正常工作及活动,为1分;间断咳嗽,影响睡眠及工作,为2分;昼夜频繁咳嗽或阵咳,影响休息及睡眠,为3分。咳痰:无痰,为0分;少量痰液为1分;大量痰量为2分。气短参考呼吸困难评分(MRC)。0级:除非剧烈活动,无明显呼吸困难。1级:当快走或上缓坡时有气短。2级:由于呼吸困难比同龄人步行的慢,或者以自己的速度在平地行走时需要停下来呼吸。3级:在平地上步行100 m或数分钟后需要停下来呼吸。4级:明显的呼吸困难而不能离开房屋或者当穿、 脱衣服时气短。0~1级为0分,2级为1分,3级为2分,4级为3分。

7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参考文献[6]对穴位贴敷治疗慢阻肺临床疗效观察相关标准。完全缓解:患者炎性指标恢复正常,PaO2较前增高,PaCO2、HL降低,临床症状缓解。显效:临床症状部分缓解,各检测指标部分改善。无效:患者病情加重、临床症状无变化,PaO2较前无明显变化或降低,PaCO2、HL无降低或增高。

8 统计学方法

9 结 果

9.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61,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对比

9.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积分对比

见表2。

组 别例数时间咳嗽咳痰气短治疗组60治疗前2.32±0.341.35±0.512.53±0.24治疗后0.48±0.21**##0.23±0.14**##0.56±0.18**##对照组60治疗前2.28±0.491.32±0.492.48±0.32治疗后1.32±0.43**0.98±0.22**1.32±0.88**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9.3 两组治疗前、后各时间段指标对比

见表3。

组 别例数时间WBC/(×109·L-1)N/%PaO2/mmHgPaCO2/mmHgHL/(mmol·L-1)治疗组60治疗前12.00±31.2589.10±22.7443.50±87.8545.30±64.251.60±0.83治疗后第5天5.08±0.49**71.01±1.71**60.75±6.4935.28±2.890.68±0.47**治疗后第10天6.02±0.35**##68.05±0.79**##77.16±5.36**##37.23±3.090.57±0.29**##治疗后第15天6.08±0.48**67.58±1.24**———对照组60治疗前12.28±1.1488.78±1.9644.26±6.7444.84±3.981.68±0.92治疗后第5天9.80±0.75**82.03±1.65**50.21±5.03**38.12±3.241.21±0.39**治疗后第10天7.42±0.46**74.05±0.23**##54.04±3.24**##38.25±2.990.78±0.38**##治疗后第15天6.14±0.72**68.82±0.16**———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第5天对比,##P<0.01

10 讨 论

中医学并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名,其归属于“咳嗽”“喘证”“哮病”等范畴,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气所病……肺为咳。”指出咳嗽病的病位在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明代张介宾将其病因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篇》曰:“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症因脉治·哮病》亦指出:“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巢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感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症作夷。”说明哮病是受外邪侵袭或七情所伤而发作,其哮病之根在痰。早在《灵枢·五阅五使》中就有“肺病者,喘息鼻张”的记载。清代叶天士《临症指南医案·喘》指出在肺为实,在肾为虚,表明喘证早期以实证为主,后期肺肾气虚,以虚为要。林佩琴《类证治裁·喘证》认为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提出哮病未发时以扶正气为主,急发以攻邪气为主的治疗原则,提出了稳定期和急性发作期不同的治疗方法。综上所述,喘证、咳嗽、哮病发病在肺,均表现为咳嗽、气短、喘息等临床表现,并指出外感邪气是本病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本病初发在肺,久病及肾,后期所致肺肾阴、阳、气亏虚,治疗棘手,并提出了稳定期及急性发作期不同的诊疗原则。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一定介质制作成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无痛的穴位疗法,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穴位贴敷疗法经历了无数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过程,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5,7]。

笔者查阅大量文献并在长期临床诊治实践中自拟平喘I号方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自拟平喘I号方中白芥子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甘遂泻水逐肿,消肿散结;延胡索活血行气;辅以生姜汁调成丸剂,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全方共奏温肺散寒利水、豁痰降气平喘之效。哮病、咳嗽、喘证急性发作期多由于外感寒邪、肺肾虚汗、阳虚水泛所致咳嗽、喘息、咳痰加重,此病病程迁延,久病及肾,最终导致肺肾阳虚、寒水上泛心肺,喘咳难卧。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白芥子为温化寒痰药,含白芥子苷,经酶水解后释出挥发性白芥子油;又含脂肪油、芥子酶、芥子硷芥子碱等,白芥子油对胃黏膜有轻度刺激,产生轻度恶心感,反射地增加支气管的分泌而祛痰,且白芥子对皮肤黏膜具有刺激作用,可使局部皮肤起泡、发红,通过经络传导而具有抗炎作用[8];细辛为发散风寒药,其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油粉、细辛醚、黄樟迷等,其中细辛挥发油具有解热、抗炎、镇静、抗惊厥的作用,有效成分对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等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且能强心、扩张血管、松弛支气管平滑肌[9];甘遂为峻下逐水药,有毒中药,临床运用较少,主要以外敷治疗为主,具有增加胃肠蠕动、泻下作用[10];延胡索为活血行气类中药,主要成分为延胡索甲素、乙素等,具有减慢心率、松弛平滑肌、抗缺氧抗溃疡等作用[11]。总之,全方具有抗炎、祛痰、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利水等作用[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反复发作,逐渐加重,其对气道的不可逆性损伤,致使患者病程后期心肺功能衰竭,致残、致死率很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生命质量。目前,西医学以抗生素联合表面激素、β受体激动剂为主的雾化吸入治疗,可较快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笔者结合自身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此类疾病的认识及诊疗原则,自拟平喘I号穴位贴敷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效果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氧分压、HL等指标,降低白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更加迅速。且此方药物价格低廉,值得临床运用。

11 参考文献

[1]周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抗感染治疗国内外诊治指南比较与评价[J].中国呼吸道感染优化治疗组(CROTC)专栏,2013,33(11):910-912.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 36(1) :255-264.

[3]彭磊,范毕辉,陆剑豪. 慢阻肺稳定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303-305.

[4]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1版)[J].中医杂志,2012,53(2):177-178.

[5]凌小浩,黄振炎.杨凤仙,等.堵土生金法对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医研究,2008,21(5):26-28.

[6]郑云.穴位贴敷联合足三里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3):1673-1677.

[7]李江,胡冠雄,程忠,等.中药穴位贴敷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复发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6):1743-1745.

[8]孙银芳.中药白芥子最新研究进展[J].新中医,2015,47(10):209-211.

[9]王晓丽,金礼吉,续繁星.中草药细辛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3,9(7):68-71.

[10]赵雪艳,蔡霞,胡正海.甘遂生物学、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2014,45(20):3029-3033.

[11]杨波,纪宏宇,郑东友,等.中药延胡索的炮制工艺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2017,35(2):112-115.

[12]吴雪松,许浚,张喜民.元胡止痛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5,46(7):1081-1094.

猜你喜欢

白芥子阻塞性穴位
从白芥子古今外治研究探寻中药“内病外治”机理的新思路
白芥子(李源恒)《人间有味是清欢》《暂放尘心游物外》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辨证奇闻》中白芥子的运用规律探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夏季穴位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