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应用研究

2018-08-06帕提古里·依力亚斯

魅力中国 2018年15期
关键词:看图写话应用研究小学语文

帕提古里·依力亚斯

摘要:看图写话是写话教学的重要形式,是学生写作训练的起点和基础,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必须要从看图写话入手,情境认知理论是顺应儿童心理机制的教学理论,该理论启示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应当具有情境性、真实性、实践性、探究性和主动性等特征,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情境中应当从课前精心选择图片资料,教会学生观察图片的方法,用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在写话先口头作文,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及教会学生学会自我修改等方面来提高小学语文看图写话的教学效果,才能为小学低段的学生顺利过渡到高段的完整作文写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情境认知理论;小学语文;看图写话;应用研究

一、前言

看图写话是小学生练习写作的开端,是指将一副简单的图画描写得完整、具体、活灵活现、绘声绘色,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其实包含复杂的步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将其分为观意图、想意图、说意图、写意图四个环节,即学生看到的图片输入到大脑中,在大脑中进行理清关系进行想象,然后通过口头表达出来,最后以文字的形式写下来,成为一段话,四个环节缺一不可。由此可见,看图写话对于小学低段的儿童而言仍然存在一定难度,为此,文章在研究情境认知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该理论探索小学语文看图写话的教学策略,提升小学语文看图写话的教学实践。

二、情境认知理论的相关概念界定

情境认知理论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以及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强调知识是人通过参与与他人、环境、社会的集体活动,相互作用而建构成的。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社会活动和文化的产物,它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具有情境性,是在活动、文化中不断被运用和发展的,学习的本质是个体在与他人、环境、社会等交互作用的实践过程,是个体所形成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活动水平的过程,基于此,情境认知理论学习的特征有情境性、真实性、实践性、探究性和主动性。

三、情境认知理论对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的启示

结合看图写话的基本特征,以及上一部分对情境教学概念的阐释,情境认知理论与看图写话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情境认知理论对小学语文看图写话具有如下几点启示。

1.看图写话应当具有情境性。

情境性是指教学活动应当在具体的场景中进行,情境认知理论强调人通过参与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活动来相互构建,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强调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不能脱离社会环境来学习,根据情境认知理论,看图写话首先应当具有情境性,教师所呈现的图片一定要有情节、有主角、有故事、有环节、有环境,图片中所有的要素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事件,而不能够单纯的罗列单一的元素。例如,看图写话的内容尽量不要是单独的萝卜、兔子、小草、小溪、太阳等,应当是萝卜、兔子、太阳、小溪等多种元素的组合,这样才有助于小学生在看到图片时,构思出看图写话的具体情节,而不是随意想象。

2.看图写话应当具有真实性。

根据情境认知理论,看图写话的真实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看图写话的内容和情境是真实的,而不是人以虚构的,当然,这并不是说看图写话的图片内容一定要是发生过的真实事件,而是指图片的内容要经得起推敲,符合情节的逻辑性,不能发现相互矛盾,不符合日常生活中的逻辑规律。另一方面,真实性还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看图写话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图片内容进行真实刻画,不能歪曲图片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对图片内容进行合理地想象,但不能任由学生在写话过程中对图片内容胡编乱造,这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写作习惯的前提,因为许多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喜欢编造事实,小学生写作文被戏谑地成为“编作文”,这导致学生写出来的作文缺乏真实情感,难以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所以,看图写话在培养学生写作习惯之初就要帮助学生树立真实写作的意识。

3.看图写话应当具有实践性。

看图写话的实践性是指看图写话也是一个学生亲身实践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是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要引导学生亲自去体验看图写话的乐趣,亲自去完成教师所布置的看图写话的任务。情境认知理论本身就强调学生在情境中的实践性,学习的本质是个体在与他人、环境、社会等交互作用的实践过程,是个体所形成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活动水平的过程,学习的本质就是一种实践活动,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完成这项活动,如果教师不放手让学生在看图写话过程中独立地实践,那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以及与之相关的其它能力都将难以提升,因此,小学低段的看图写话活动应当具有情境性,强调学生在看图写话过程中亲身实践。

4.看图写话应当具有探究性。

情境认知理论表示,学生在情境中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能够提升个人的实践能力和社会水平,情境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水平的提高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的情境本身,即看图写话中的情境是否具有探究性,是否值得学生探究,学生只有在探究图片内容的过程中才会加强对图片内容的思考,有思考和探究才能促進学生能力的提升。例如,在一张以小学生打羽毛球为主题的图片上,小学生在这张图片上的表情应当具有变化,并且每位学生在打羽毛球过程中的表情应当是有差别的,不同学生打羽毛球的动作也是有差别的,教师应当着重引导探究不同学生的表情动作是什么样的,学生寻找图片中的差距,才能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在后续的写作过程中奠定基础。

5.看图写话应当具有主动性。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个人与周围的个体和集体之间互动,互动应该是双方主动的相互交往,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因此,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小学生看图写话活动应该具有主动性,也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对图片产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和探究图片的内容,主动发现图片中的人物和情节,主动对图片中的内容进行描述,而不是教师将图片内容分析后,学生被动地对教师分析出的内容进行描述,不利于培养学生在看图写话过程中发现问题、观察问题的能力,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

四、基于情境认知理论在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策略

情境认知理论启示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应当具有情境性、真实性、实践性、探究性和主动性等特征,这些特征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评价等各个环节来完善看图写话的教学现状,具体来说,在各个环节要做到以下几点。

1.课前精心选择图片资料。

首先,教师在要求学生看图写话前,要精心挑选图片资料,结合情境认知理论对看图写话教学的启示,教师所选择的图片资料应当具有情境性、生活性、真实性和探究性,这要求教师选择的图片应当是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当前社会生活相贴近的,具有一定探究价值,适合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的图片内容。例如,教师所选择的图片细节要和当前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符合,教师如果选择小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图片,那么,图片当中,正在进行体育运动的学生,他们的穿着风格应当是与当代学生的穿着风格接近的,他们正在进行的体育运动最好是班上大部分学生都亲身经历过的运动项目,他们在运动情境中出现的动作、事故、情节,最好都是当前学生在从事该项活动时,比较容易出现动作和情节,最好是选择彩色的图片,这样与学生的真实生活更加接近,更容易引发学生的联想,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

2.教会学生观察图片的方法。

掌握观察图片的方法,有效地观察图片对看图写话至关重要,观察方法也能够为学生进入小学高段进行说明文和记叙文写作打下基础,总的来说,本文认为小学作文教师应当将这些观察图片的方法教给学生。第一,在学生看到图片之初,教师要引导学生整体地观察图片,对图片的主题和情感基调做出简单的判断,帮助学生形成对图片的初印象,紧接着引导学生详细地观察图片的内容,详细地观察图片主要包括观察图片中具体有哪些对象,例如,图片中一共有几个人,图片中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图片中的人们在干什么,活动进行得怎样,他们在参加活动时的心情和情绪是什么样的等等。第二,要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通常是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里到外,从前到后的观察顺序等,才能保证学生在观察是不漏掉图片中的关键细节,并且有助于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抓住关键的细节和内容,在作文中将关键内容完整地表达出去。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找细节,细节是决定写作内容是否丰富的关键,例如,在一副描述以篮球赛为主题的图片中,运动员的动作和表情是需要学生重点观察的细节,尤其是不同运动员采用的攻守动作,在作出动作时的表情等,都是学生需要观察的细节,并且细节描写是当前小学写作中容易被学生忽视的部分,需要帮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细节的习惯。第四,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找出图片中的不同,这类似与一个找不同的游戏,这其实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整体提升。

3.用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看图写话需要学生结合图片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想象到的内容越多,学生写出来的内容就越充实,越丰富,因此,教师要用发散性思维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图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例如,在一幅以“金鱼比赛吐泡泡”的图片中,“金鱼比赛吐泡泡”是图片的标题,图片中两只金鱼正在比赛吐泡泡,一只金鱼吐出了三个泡泡,一只金鱼吐出了一长串泡泡,两只金鱼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整幅图片中没有任何文字描述,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写出两只金鱼之间的对话,那就需要引导学生对该情境展开联想,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图片中两只金鱼会说些什么?只吐了三个泡泡的金鱼并没有觉得自己很差,那它会说些什么?它会怎样评价自己吐出的泡泡?一下子就吐了一大串泡泡的金鱼会说什么?引导学生想象出两只金鱼间的精彩对话。

4.鼓励学生在写话前口头作文。

口头作文在当前是被许多作文教师推崇的一种作文教学方式,许多教师在小学作文课上,都会先引导学生口头作文,学生完成口头作文后,再要求学生将作文写下来,并且,由于口头作为对学生的思维反应速度、记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极高,目前在许多小升初择校考试中,口头作文也被作为一种面试题目来考查学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要去学生看图写话之前,可以鼓励学生先进行口头作文,学生写作的前提是学生头脑中已经打好腹稿,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将腹稿表达出来,这样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才会显得比较容易和流畅。

5.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评价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看图写话教学中,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通过点评让表现优秀的学生得到鼓励,让表现有待提高的学生找到接下来写作学习的努力方向,通过评价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看图写话中的问题。例如,教师在评价学生的看图写话时,明确指出学生写作中的优势,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接下来的写作中要坚持哪些优点,同时,也要将学生写作中的不足之处指出来,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接下来的写作过程中,应当朝着哪些方向努力来改进写作缺点,这样学生在自主写作过程中就会逐渐养成自我评价、自己发现问题的习惯。

6.教会学生学会自我修改。

曾经有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说过,好的作文都是改出來的,虽然这句话说得太过绝对,夸大了修改作文的作用,忽视了灵感创作和写作天分对于学生写作的重要性,但是修改对于学生写作的确意义重大。作文修改是一个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我提升过程,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无法意识到一些问题,只有当学生完成写作后,回过头认真阅读自己的习作才会发现这些问题,并对此进行修改,因此,在学生写完话后,教师可以适当转变帮助学生修改的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习作中需要修改的部分批注出来,写上修改建议,让学生在课后自己修改,而不是直接将改后的内容写在学生的作文本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对作文进行自我修改,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发现作文中的问题,学会完善自我。

五、总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小学低段写话提出这样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的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这一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要转变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顺心学生的心理机制和思维特点来组织教学,本文所提出的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应用策略,能够对当前小学语文看图写话的教学实践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本武主编,李金国副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0.

[2]高雅.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以H市为例[D].扬州:扬州大学,2016.5:16-17,23-24,30-32.

[3]闫淑玲.小学低段写话训练的路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4:32-33,40-41,43-44.

[4]张芬芳.看图写话这样教[J].语文学刊,2013(4).

[5]张丽燕.小学低段看图写话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杭州市四所小学为例[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6,5:17-18,22-24,53-36.

[6]戴维·乔纳森著,郑太年,任友群等译.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1.

[7]周婷.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设计研究——以“我喜欢的小动物”为例[D].2016,5:14-15,17-20.

[8]周雯.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五邑:五邑大学,2017,5:10-11,14-18.

猜你喜欢

看图写话应用研究小学语文
把握“经纬”,定准看图写话的“坐标”
巧引妙导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能力
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能力培养初探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