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传统文化泼水节展示的多元文化内涵
2018-08-06岳小艾聂根香
岳小艾 聂根香
摘要:傣族和其他民族一样有自己传统节目。但最负盛名、最能体现傣族传统文化的当数泼水节。泼水节从远古走来,它承载着太多的文化因子。本文试图通过对傣族泼水节的产生,演变的过程,来探讨分析其多元文化的内涵。使人们更加深入、全面、清晰、正确的认识傣族的泼水节。
关键词:傣族;泼水节;多元文化;水文化
泼水节是中国傣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它是一个带有佛教色彩的节日,除了中国傣族过这一节日外,巴利语(一种古印度语言,用以抄字佛经用的文字)系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泰国(泰族)、老挝(老族)、缅甸(禅邦人的禅族),因这些国家和傣族有着同源文化背景,所以,这些国家也有过泼水节的习俗。这就使泼水节具有多元文化的色彩。
一、关于泼水节的称呼
德宏傣族称泼水节为“信爽南”(“信”是季节,节令之意)。“摆爽南”(“摆”是聚会、节日、庆典,“爽”是泼;“南”是水。即泼水节之意)“摆桑问”(“桑问”是古印度巴利语,其意为用转、变更)。西双版纳称泼水节为“比迈”(“比”是年的意思,“迈”是新的意思,即过新年)。德宏的德昂族称泼水节为“哄拍”(“哄”是洗的意思,“拍”是“佛”的意思,有浴佛之意)。阿昌族称泼水节为“浇花节”。在泰国,泼水节叫做“宋干节”,在临国缅甸,泼水节叫做“丁间”(意为“过渡”“转换”之意,是梵文。)而更多的人则把泼水节叫做“浴佛节”,(即“佛诞节”)。
“浴佛节”亦称“佛诞节”。佛教纪念释迦牟尼的诞生日,中国佛教信徒常于次日举行诵经等纪念活动,并根据释迦牟尼诞生时有九条龙口吐香水洗浴佛身的传说,用各种名香浸水,灌洗释迦太子诞生像。
二、关于泼水节的传说
巴利语系的南传上座部对泼水节有不同的传说。这些传说把泼水节的起源、变化解释得更加异彩纷呈。
传说之一:相传,自地球上有了人类以后,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经常会出现洪灾和旱灾。为此,人、畜病变后,所散发出的臭气惊动了天神(傣语俗称“天神”为“昆西加”)天神就敦促雨神,水神给人间送水。为感谢天神的大恩大德,人们就举行祭拜天神祈雨仪式,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农业丰收,人畜兴旺,人民安居乐业远离灾难、疾病。此后这圣洁、幸福吉祥之水就慢慢地由祈雨演变为泼水节。表现了傣族人民勤劳、智慧和征服干旱、火灾等自然朴素的思想。
传说之二:讲的是很久以前,七个美丽的女子(智慧的妻子)斗智斗勇,战胜恶魔(丈夫)的凄美故事。七个美丽的女子为了不让恶魔落地的头颅燃起的大火伤及百姓,这七个女子轮流抱起恶魔的头。可污秽的血弄脏了她们的身子,人们就用清水 泼向她们,以此来冲洗她们身上的污血,慢慢的这种泼水的方式就演变为今天的泼水节。泼水只是洗去污垢之意。
三、泼水节展示的文化内涵
从以上的几個传说中可以看出,泼水节一开始是傣族农耕文明的体现。
首先,傣族,一开始信奉的是原始宗教。傣族先民认为:“万物皆有灵”,自然、山川、江河、湖泊等都有神灵在掌管。所以,要祭拜它们。
傣族先民是百越民族的后裔。自古以来就生活在沿海、江湖地区,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傣族人认为“水诞生,世开城”、“水创世,世靠水”水是孕育万物的浮汁,是生命的源泉。
作为农耕民族的傣族,在从事农业生产时都离不开水,所以,水在傣族人心中是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傣家人沿江河畔而居,它们爱水、敬水,对水敬仰也就是对自然的敬仰。所以,泼水节是由农业祭祀文化演变而成的。现在,云南的一些地区如景洪、元江等地至今还保留着春播前祭水神的习俗。傣族人祭祀水神的习俗,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傣族祖先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其次,泼水节不是其正意义上的傣历新年。当前,各大网站、媒体报道都宣称泼水节是傣历新年,这是不恰当的。其实,傣族有自己的历法。自佛教传入傣族地区后,南川上座部佛教这一外来文化和傣族本上文化碰撞、斗争、较量、磨合后,变成了一种强势文化,而本土文化也就变成了弱势文化。据傣族古歌《十二月》里叙述了傣族地区每个月的气候特点,农活是什么,该怎么做,同时还诠释了劳动光荣,勤勉致富的朴素道理。描写了傣族青年男生在劳动中相亲相爱。书中写到,傣族一年有12个月,傣历新年是:“楞京”(傣语“新年”之意),“京比迈”(同上)。所以“楞京”这一周的第一天,即为新年元旦,相当于农历11-12日,而在西双版纳地区,因用的历法不同,泼水节就是他们的傣历新年。
刚刚过去了的公历2017年11月18日晚23:59分,是傣历2111年跨入2112年新年之旦的日子,这才是傣族人民自己的傣历新年。而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则在公历4月中旬,老挝、泰国也是这时候开始过泼水节。
之所以出现误传,是由于长时期以来傣族在地理上的分隔和社会的变迁,才导致了傣历不能正常地使用。加之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傣族是傣历、佛历、缅历一起用,现在傣族也使用公历。自然,当现人们误把“泼水节”当做傣族的新年来宣传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笔者再次强调,泼水节不是傣历新年,“畹金京”才是傣族新年的元旦节。
此外,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泼水节是一种外来文化,它已由最初的习俗文化变为一种信仰文化,是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泼水节属于中国傣族、德昂族、布朗族等民族的节日,同样,泼水节也属于东南亚的泰国、缅甸、老挝等信奉南川上座部佛教国家的节日。所以,才有了称泼水节为“浴佛节”、“佛诞节”等的说法。泼水节是多元文化交织、并存、发展的国际性节日。这种多元文化,是因为中国傣族和泰、缅等国地理相连(或相近)和不相同的地域文化之间互相流通而形成的。它是一种在吸取对方文化元素的基础上,致使本土文化另增新的内容而形成的傣-泰-缅-老多元文化格局。
从某种意义上讲,泼水节并不是原汁原味的傣族传统文化。它是本土文化受外来文化冲击、影响的产物。是一种被复制了的,被创新和变化、发展了的传统“傣族文化”。为此,泼水节它具有很强的地域标志,具有民族性、包容性、国际性的特点。
当然,在日新月异、一带一路新文化的征途中,我们在尊重和欣赏自己的传统本土文化的同时,还须尊重和欣赏其他民族文化,做到扬长避短、不忘初心、互相借鉴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简明宗教辞典》赵匡威主编,上海世纪出版有限公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2016年1月
[2]《中国傣族》何少林、白云编者。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2012年8月
[3]《十二月》(德宏傣语版)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万萧林搜集整理。198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