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体现
2018-08-06卡依沙尔·吐达哄
卡依沙尔·吐达哄
摘要:任何课程都有其特定的教育功能,体育课程也一样,体育教学的重点是要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保证在运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体育的教育功能。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体育教学想要实现最终的教育功能就要通过适当的引导、有效的挖掘和多方面的渗透等环节实现对学生的教育,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寓教于乐,将品德教育溶于体育教学当中。想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现德育教育,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设置教学内容和进度的时候根据育人的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所有课程当中,通过精心的设计和适当的安排完成教学内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环境育人和活动育人充分融合在一起,为培养优秀的人才创建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保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让学生在接受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实现思想的提升,品德的积累。本文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分析目前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的融入情况,总结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和要点,为今后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深入提供适当的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教学渗透
一、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可能性
(一)体育教学是学校所有科目中开设年限最长的一门课程,也是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接触的一门必修的课程,学生在整个学习生涯中都会接受体育教育,通过体育教学可以锻炼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接受连续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可以保证学生从小到大接受体育教学中的思想道德的渗透,为其个人素质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生正处于思想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很多孩子不愿意表达他们的思想意识,各种想法都是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出来的。体育课程和其他科目的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体育学科的所有教学内容都是通过身体练习和活动来实现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应出来的行动特点及时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这样能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强化教学效果,这是其他教学科目所不能做到的。这种将德育教育融合到体育教学中的方法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可以保证学生在展现自我能力的同时实现思想品质的提升。
(三)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广泛,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丰富的教育因素,体育教学课程和人的思想道德以及意志品质的提升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会为其深入的应用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奠定一些基础。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和途径
(一 )教师言行的渗透
1.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注意个人的形象,学生能够从教师的形象中感受教师的气质,体会教师对教学事业的热情和信心,教师的形象可以影响到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的学习程度。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除了要保留一般教师都有的严肃风格之外,还要展现出体育教师的个人特点就是健康和朝气,小学体育教师通过自身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同时可以强化学生对个人仪容仪表的重视程度。
教师要结合文明简练的语言进行体育教学,教学中的语言组织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同时渗透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但教学语言一定不要低级庸俗,小学体育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语言魅力让学生也养成文明用语的好习惯。
“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说明了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展现良好的形象对整个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仪表风貌,个性气质,甚至个人习惯都会全方位的传导给学生,并在教学过程中反馈出来。所以笔者认为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规范教学语言尽量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进行体育教学;第二,要重视个人仪表,衣着符合运动特点,个人精神饱满,仪态大方;第三,要规范个人行为举止,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遇事得体大方,可以及时处理各种突发问题。
2.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之间的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所有教师除了要一起研究教学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之外,还经常会在同一个操场上上课,教师之间的关系会让学生直接联想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在教学工作中相互尊重,互相帮助,适当配合,让学生在所有教师融洽的关系中感受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能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提升自己这些方面的品质,实现个人素质的提升。
教师要将尊重和关心学生作为教学重点来实施,这不仅能够展现出教师的道德品质,还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习惯,尤其是对一些个人能力较差、组织纪律性不强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帮助和引导这部分学生,引导其重视体育学科的学习。教师切记不要使用讽刺的话语伤害,学生更不能辱骂学生,小学体育教师要尽量为所有学生創造公平平等的学习机会,比如在课后讲解的时候教师除了可以让实践能力好的学生为大家做示范,还可以请虽然整体动作完成的较差,但是在某一个环节有很大进步的同学来做一下练习,鼓励学生的进步。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完成动作的同时感受到一定的自信心,就是还要注意对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给予更高的要求,不能让其过分满足不思进取。
(二)组织教学的引导。
1.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常规。
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堂常规是能够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对师生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完整的课堂常规主要包括严格的课堂纪律,完善的考勤制度以及科学的考核制度三方面,我们要在认真落实课堂常规的基础上,强化对学生的运动训练,在规范自己言行的同时强化教学效果,保证学生能够听从教师指挥,遵守学校纪律,服从组织管理。
2.认真备课。
教师要认真准备,准备课程内容,只有认真备课才能完成教学目标。如果没有充分的备课就没有完整的教学次序,学生的兴趣也不会被激发出来,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小学体育教师要提前布置教学场地,保证场地美观整洁,方便教学,要带领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样能够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和学习习惯。
3.布置场地、器材和使用,送还器材。
这是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工作,教师要带领所有学生有计划有条理的完成这项工作,保证所有学生在布置场地器材、使用及送还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劳动教育。教师要详细的向学生讲解不同场地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使用要求,要带领学生了解课外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所标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结合一些教学实例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呼吁学生保护爱护公共财物,保证体育教学顺利进行。
4.分组及不分组轮换和分组教学。
在分组及不分组轮换调队时,要提倡让兄弟班、组先行通过,切忌抢行或互相穿插,对本班调队中互相谦让的组及时给予表扬,培养学生互相尊重,讲礼貌的文明行为。在分组教学时,特别是分组轮换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培养体育骨干的组织能力,提倡认真观摩、学习别人的长处,热情帮助、保护同伴改进技术的好作风。这样既有利于提高练习质量,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优良品德。
(三)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教育
1.教师要在体育课程上带领学生了解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全运会的相关知识,让同学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师要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体育练习的目的和效果,让学生注重日常饮食和营养搭配对其健康的调节作用,可以带领学生观看零八年北京奥运会的录像,展现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让学生在感受竞技体育魅力的同时提升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培养学生主动锻炼身体的自觉性,为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
2.想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可以通过耐久跑教学实现。现在很多孩子因为家庭生活环境优越,没有足够的吃苦耐劳的品质,教师要对学生展开细致的思想教育。在了解实际情况下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获得体育实践的效果,比如在耐力跑教学中教师要分析学生不能完成全程跑步的原因,有的是偶尔身体不适,有的是体力分配不均,还有的是个人意志薄弱,怕苦怕累,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不同状况以及对学生的个性了解有所区别的处理这些问题。对于平时认真努力,偶尔因身体不适不能完成的学生,不要批评;对于因为体力分配不合理,而不能完成的学生要帮助其总结失败的原因,并分析今后努力的方向,让其加强锻炼早日掌握技巧;而对于因怕苦怕累的学生要向其讲明道理,让学生补跑一次,这样能够让其在意识到自身意志薄弱的同时主动参与日后的体育课程。
3.在跳跃、障碍跑或支撑跳跃等项目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在实践中实例很多,例如,在支撑跳跃教学中,从一些同学的身体素质、技术来看,完成动作是没有问题的,而他们就是不敢过器械。在跳高练习中,过较低杆时技术动作很好,但横杆一升高动作就变形了,这是因为精神因素起了作用,所以我们通过这些项目的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4.小学体育课在球类项目的教学中,要根据集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锻炼学生的应变及反应能力,强化学生的团结意识,要在教学中体现集体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感受球类比赛胜负的同时强化其集体意识,锻炼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同伴的失误,合理对待对方的犯规,绝对不能在球场内外施以报复,要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看待裁判对双方的判罚,以一个轻松的心态来面对球类竞赛,深入强化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思想理念。
三、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是知识增长的黄金阶段,更是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年龄段的的孩子其心理生理都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思想意识的可塑性也很强,所以学校方面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深入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水平,要站在育人的角度强化学生的能力,提升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发展,在教学工作中体育教师除了要承载着锻炼学生体质的工作任务还要担负起对学生精神教育的养成的重任,要在学生早操、课间操、课后训练等工作中拓宽对学生德育思想的渗透。小学体育教师要形成课内外结合的教育能力,全方位多角度的渗透德育教育,强化教育水平,保证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和能力进行适当的表扬和批评,让学生明确正确的行为规范,教师要在带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时候帮助其掌握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体育教师要具把握教材中蕴含德育内容进行德育教育的能力。体育教材本身就蕴含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德育资源,注重学生的参与过程,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因此,教师上课前要把教材研究透,深入挖掘、把握每节课内含的德育内容,选准体育技能教学和进行德育教育的“穴位”,巧抓时机,进行教育。如通过对学生讲述体育名人的生平经历和为国争光的典型事迹,让学生去感受、学习他们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学生通过参加篮球、手球等各种比赛活动,在实践中培养敢于拼搏、团结协作、虚心学习的良好品德;通过对教材中体育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树立安全意识;通过对教材中队列和队形的学习,加强纪律性,培养学生服从命令听指挥的作风;通过对田径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互助、沉着、果断的品质和勇敢顽强的精神等。还要重视加强与各班主任、德育处等工作人员团结协作,使学生通过学校体育受到连续、科学、全面的教育。
四、结语
小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需要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结合一定的时间和活动来培养完成,通过实践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通过体育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落实教育教学的观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锻炼学生尊重他人,诚实,谦逊礼貌的高尚品质,更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精神。小学体育教学能够强化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能力,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和顽强的意志品质,还能够保证学生形成开朗的性格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小学体育教学要站在育人的角度开展教育工作,要在重视培养人才的理念的支撑下进行备课,将思想德育教育的内容融入到整个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以此强化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参加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实现其思想品德意志的提升,为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强化教育效果的同时实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洪霞.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体教结合、一校一品”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D]. 苏州大学 2013.
[2]陈步伟.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研究[D]. 苏州大学 2013 [3] 韩雅. 苏州市区高校体育类社团的研究[D]. 苏州大学 2013.
[3]谭仲秋.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后伤害事故处理的法律基础[J]. 北京體育大学学报. 2010(02).
[4]王亚达,钟声,沙可力.宁波市农村中学体育场馆开放利用的现状与对策[J]. 运动.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