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对策探讨

2018-08-06则外热姆·热西提

魅力中国 2018年15期
关键词:渗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则外热姆·热西提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还要强调学生德育意识的渗透。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德育渗透的依据。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是语文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小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状态的需要。接着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特点是层次性与审美性,最后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外阅读中、课外活动中以及晨读练习中四个方面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渗透

一、前言

学校的德育教育对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也是我国人才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思想性与人文性突出。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会潜移默化的接受一些思想观念。跟其他学科相比,小学语文渗透德育教育更为便利,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首先,是语文学科发展的需要。小学语文属于综合类学科,汉语语言是我国国民沟通交流的方式。要想促进小学语文学科的持续发展,就要赋予它新的内涵,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丰富学科内涵,以此促进基础学科的长足进展。

其次,是小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虽然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思考力与判断力,但是思想还不成熟,需要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德育教育渗透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具备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其民族自信心,让小学生群体能够积极的面对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能够主动追求美好的事物。

再次,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状态的需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发育都不是特别成熟,可能遇到一点挫折就会产生挫败感,会在情绪上表现出来。如果老师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让学生的负面情绪积累就会造成其注意力不集中,对生活和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而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能够改善学生的不良情绪控制力,愉悦小学生的身心,让他们通过阅读舒缓内心的紧张感与不安感,让小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放松自己,培养其良好的精神状态。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特点

1.层次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根据具体的学生实际,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从而让德育渗透也出现了层次性特点。我们以英雄类题材的课文为例,很多文章都表现了英雄人物本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牺牲自己。像低年级段的《刘胡兰》,,往高点的年级有《黄继光》,再往上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在学习这些文章的时候,教学重点要跟着学生实际选择不同的侧重点,低年级的学生只要学习刘胡兰在面对敌人的时候威武不能屈的性格,而高年级就需要理解董存瑞为了人民牺牲自己的高尚品质,让学生明白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样的道德渗透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2.审美性。

小学语文课文都是精选的文章,有的文字美,有的意境美,语文教学过程也是学生审美发展的过程。教师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美,感悟文字中透露的思想美,学会欣赏美。特别是作文教学,属于小学生审美意识的内心表达。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受到思想美的熏陶,也能提高其辨别真善美的能力。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对策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阶段有大量的课文教学。语文教材文字优美、富于童趣。这就给德育渗透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在对课文进行主题诠释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在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思想道德境界,语文教师要认真合理的评价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概括,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教师再去赋予新的思想观点,让学生自己去体会。

第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作品,有的描写祖国大好河山,有的展示中华民族伟大智慧。这些作品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来展示汉语独特的美感。课文中浓厚的人文气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教育的精髓,语文课文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比如,《刘胡兰》、《小英雄雨來》、《我的战友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以及《丰碑》等,在对课文进行主题诠释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在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感受先烈们的光辉事迹,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语文教师要认真合理的评价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概括,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明白幸福生活来自不易,能够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第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教育。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要注重小学生团结、合作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越的生活条件让部分小学生养成了任性、自私的性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文章《斑羚飞渡》以及《蚂蚁滚火》等,感受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来激发小学生文学读物的阅读兴趣,拓展想象空间,让他们的思维处在一个相对活跃的状态,进而明白团队合作、自我牺牲等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德育渗透成效。

第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生命的可贵在于对每个人只有一次。很多小学生调皮捣蛋,由于父母长辈的溺爱让他们变得自大、骄纵,跟同学闹别扭,甚至有高年级的小学生去网吧打游戏,打群架等,在阅读《生命 生命》、《触摸春天》等作品的时候,要教育学生珍惜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爱护大自然中每个有生命的个体,努力活出价值。

第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谦虚上进教育。谦虚上进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注重语文教学中的谦虚上进教育的渗透。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有限,社会阅历也不丰富,有的时候难以理解语文作品蕴含的深层含义,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比如,在学习《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在给学生讲明白这篇文言文的基本意思之后,采取措施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白学海无涯,学无止境,还要懂得人外有人的道理,只有谦虚才能进步,这是让小学生受益一生的道理。

第五,在语文课堂中渗透诚信与责任感教育。学校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场所,诚信与责任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小学生缺乏诚信,就难以承担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任。当学生群体中出现说谎话、不负责的状况的时候,教师要适时纠正,把这种不良行为扼杀在摇篮中。在学习《中彩那天》这篇文章的时候,让学生明白“父亲”为了诚信放弃了渴求已久的汽车,通过学习让学生谈一下自己的感受,说一下对诚信和责任感的认知。作为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学生实际推荐合适的关于诚信与责任感教育的经典阅读书目,像《爱的教育》、《诚信故事会》等,并针对阅读活动进行指导,帮助小学生列出阅读计划,实现“每日一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提高德育渗透成效。

2.在课外阅读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成效,除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开展,还要注重课外阅读中的渗透。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德育作品阅读的时候要结合学生自身实际,保证课外阅读跟德育教育不脱节,能够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采取有效措施来激发小学生文学读物的阅读兴趣,拓展想象空间,让他们的思维处在一个相对活跃的状态。因此,教师要重视德育教育在课外阅读活动中的渗透,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作为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各年级的学生实际推荐合适的经典阅读书目,也就是说,在跟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书目推荐的时候要结合实际,不同的年级段有不同的书目,让小学生结合自身需,列出相应的阅读计划。告诉他们正确的课外阅读方式,争取在阅读中提升自己。比如,有的小学生看书只注重故事情节,没有注重思想内容,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适时引导,找出文章中蕴含的社会意义,以此来丰富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可以为学生推荐像《弟子规》、《三字经》以及《帕西爷爷有办法》等,并针对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指导,帮助小学生列出阅读计划,实现“每日一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从而有所收获。总之,好的作品是良师益友,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成效。

3.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心智发育不是特别成熟,比较喜欢幻想,甚至有一部分小学生又追求完美的心理,在心中暗暗的崇拜英雄主义,会觉得自己能够化身为文学作品故事中的主人公,因此,他们会更偏向于喜欢故事情节比较突出的儿童文学。在课外活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提高活动设计的针对性。通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感受语文读物中思想品德的熏陶。比如,举办文学作品朗诵大赛,还可以举办德育读物故事会,品德读书交流、据诗做画、儿童话剧等,还可以请一些儿童心理学专家来班级中开展讲座,让学生理解德育的重要性。还可以让学生相互分享图书杂志,在此基础上召开“我们爱科学”、“争当护绿小卫士”、“我是小小发明家”等一系列课外活动,在开展这些课外活动之后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思想感悟,把德育教育培养跟写作结合在一起,融进课外活动中,为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段德育教育成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4.在晨读练习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次郎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就是“玩”,那么,对于晨读教师而言,如何让孩子感到上晨读课是一种享受的过程就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站在这个层面上来说,教师在进行晨读课程计划设置的时候就要结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晨读的乐趣,打造出孩子们喜欢的课程,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研究发现,把小学生的晨读活动跟生活结合起来能够迎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通过晨读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在课堂中给学生普及晨读的重要性,积极利用晨读这一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遵循德育跟智育两者同步前进,共同发展,有效的结合,绝对不是一方从属另一方的效果。通过晨读让学生加深日常学习的印象,理解课本中晦涩难懂的知识点,进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研究表明,低年级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究过程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满足,他们的许多创造活动就发生在探究过程中。因此,教师在晨读课上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应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未知的世界。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晨读中,能够根据学生生活选择课程内容,方能够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要拓展小学生的知识点,晨读与课外阅读两者结合是个不错的选择,这就要求教师看到这一点,定期开展内容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培育学生课外阅读的好习惯,让学生的思想品德在课外阅读中得以升华。

五、结论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心环节。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的关键阶段,其思想观念并未成熟,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强化其自身修养,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所以,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在这个道路上进行积极的探索,要意识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语文学科的发展需要,也是小学生成长的需要,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德育教育,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致谢:

文章到了尾声,借此机会向所有教导、帮助过我的老师表示感谢。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本论文包含了指导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和关怀,从论文的选题、方案设计,到论文的撰写和修改。感谢在阿克苏教育学院的日子,从老师和同学的身上学习了许多东西,得到很多的人生感悟,对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曹丰勋.论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7(2).

[2]李俊华.论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6(11).

[3]曾孝群.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探究[J].语文教研,2016(01) .

[4]倪方军.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微探[J]. 成功(教育),2012(18).

[5]申凤琴,路春荣. 强化班级德育工作的几点做法[J]. 黑龙江教育,2013(11).

[6]裴振勋,于 晶. 浅谈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新策略[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2(1).

[7]许晓放,张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德育因素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20).

[8]赵建成,石云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7(12).

[9]黄蓝紫.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0).

[10]高述佳.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实践途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

猜你喜欢

渗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