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历史进程考察
2018-08-06张思斯
张思斯
摘要: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和现代价值观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过程中所必须回答的问题。随着现代化实践的不断深入,对于传统文化和现代价值观的认识也经历了革故鼎新、齐头并进、涵养三个发展阶段,文化构建也从重在批判到重在整合、再到重在延续。从这一认识过程可以看出我们党对于传统文化和现代价值观二者关系的认知也是逐步深化提高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价值观;革故鼎新;齐头并进;涵养
一、革故鼎新——文化构建着重批判
(一)现代价值观构建初期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发展下了这样的定义: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按其定义来看文化发展的历程,传统文化中必然有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观念,思想观念革故鼎新是新文化产生的必然因素。因此,歷史上每一个阶段新文化的产生过程都是以批判文化传统为前提的。工业社会否定农业社会进而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工业文明也是在否定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得以发展起来。14世纪到17世纪的文艺复兴根本原因就在于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不满足于教会对其的精神统治而产生的新文化浪潮。然而从微观视角来看这一接替过程却是漫长的,全体民众能够在短时间内接受全新的价值观是不现实的。现代价值观刚刚构建,缺少传统文化的数千年积淀的历史底蕴和群众基础,这是现代价值观构建的劣势。如果现代价值观单独以观点的标新立异只能是玩弄词藻,就很难持续下去。因此,现代价值观的构建必然要在批判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得以在公众视野展现,尤其在现代价值观建立初期,批判意味更浓一些。
(二)现代化实践的必然结果。
改革开放初期,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现代化生产实践带动下,中国社会迎来了思想上的大解放,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普遍标准的观点引导之下,一些全新的观念和价值取向也映入观众视野,逐步被群众接受,影响人民群众的日常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例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竞争意识、财富意识、法治观念等在价值观领域就表现的尤为突出,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必然带来的思想观念的新变化。而这些思想变化也随着现代化生产实践的开展,更大程度上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进而影响到人们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与此同时,那些基于乡土社会下的文化传统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就会逐渐减弱,甚至一些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也会被人们所舍弃。例如:基于平均的小农意识被舍弃,取而代之的是公平为主,效率优先的分配原则;求稳怕变的小农心态被舍弃,取而代之的是求新求变的开拓创新精神;传统的宗法观念被舍弃,取而代之的是法治观念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这些都是在现代化生产实践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自然扬弃的过程。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
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新时期党的价值取向,并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阐述中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在批判继承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1]。并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时间观念、法治观念、竞争意识、效率观念在政策制定层面给予积极的肯定。例如:依法治国的确立;肯定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鼓励除了劳动所得之外,其他生产要素也参与到分配中,以及分配过程中效率与公平并重等等,这些制度确立势必会继续推动现代价值观的快速传播。
二、齐头并进——文化构建着重整合
(一)有关现代化的反思。
随着现代化实践的深入,重视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是从现代化反思而得出来的。我国作为后起现代化国家,所走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必然带有对于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之路的效仿。由于与西方所走的经济发展之路相似,那么在社会层面也必然会受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甚至有的学者主张对西方的现代价值理念全盘接受。即现代化不仅包括工具理性的西方化,也包括文化层面上的全盘西方化,这是对现代化根深蒂固的误解。我们的精神价值层面,不能像技术层面可以完全的西方化。这一点,美国作家亨廷顿在他的传世名篇《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着重区分了现代化与西方化这两个概念,亨廷顿把现代化理解为器物层面、技术层面的现代化,而把西方化理解为制度、文化层面与西方的趋同化,他发现在一个非西方国家,现代化和西方化呈现反比关系, 一个民族可以在工具理性、科学技术上模仿西方,甚至比西方还要西方,但是在文化内核、心理结构上却秉承传统,可能越是现代化,越是反西方 。正如亨廷顿在书中总结的:我们是现代的,但我们不是西方的[2]。
我国学者也开始对现代化进行反思。90年代初期的寻根文学,就是在现代化生产实践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反思的背景下而提出。随着改革开放后现代化的发展,西方的价值理念和文化观念逐步引入中国,那么基于乡土社会下文化传统不仅不能随着现代化实践所舍弃,反而历久弥新,是中国人难以割舍的文化基带。“在民族深层心理层面,我们有民族的自我[3]。”寻根文学的兴起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在现代化浪潮势不可当的今天,中国文化要保留其传统,如果要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隔断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命脉。因此,从文化层面来看,现代化并不等于彻底西方化,甚至是反西方化。
(二)现代化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社会化生产力发展最终就要呼唤一种集体主义力量,需要有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的推动。这也是在国家出现危难时刻,民族精神对于攻克时难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98年形成的抗洪精神,02年的非典精神,07年形成的航天精神都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的生动演绎。这些实践行为再次证明,一些文化传统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历久弥新,仍然是当今时代重要的精神食粮。与此同时,世界也逐步认同中国古老的东方文明。80年代,10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开始认同孔子言论,认为中国传统的孔子言论是解决现代化危机的关键。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标志着以乡土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世界文化的青睐,莫言作品以他的家乡高密为创作背景,以红色作为主基调,孕育着丰富的象征韵味,作品中阐述的中国人对于生存的极度渴望、对于恶劣生存环境的抗争,以及面对灾难下那种最为原始的牺牲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莫言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也表明了这些独特的中国元素和中国印记得到世界文化的认同。基于以上陈述,我们可以从一个更宽阔的视野去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传统文化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展现出新的生机活力。
(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并驾齐驱。
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理论名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里,对民族精神做了全新的阐述,即“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4]这是我们党的文件第一次将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价值做出的高度概括和凝练表达。并且对传统文化和现代价值观二者关系认识加深一步,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共同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三、涵养——文化构建着重延续
对于新时期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习近平主席有这样的论述:“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5]”这段阐述既提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又谈到通过创新性转化和发展大力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我们就不难理解涵养一词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的关系了,二者应是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传统文化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为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民族特质;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赋予传统文化鲜活的生命,让传统文化不再被封存在历史记忆中,而是活在当下,继续发挥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社会作用。只有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相得益彰,中华文化才得以更好传承延续。
参考文献:
[1]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1982.9,12
[2]赛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3]韩少功.《文学的根》.[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
[4]勒庞.《乌合之众》.[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