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乡愁
2018-08-03温潜
文_温潜
“川菜虽然是廉价的美味,一样可以做到百菜百味、一菜一格,这讲究的是物与物的相生相克,靠的是道家哲学的顺势而为,因地制宜。”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播出后,再也没有前两季的好口碑,网上恶评如潮。大体说来,是说第三季失去了情怀,失去了对食物的珍重。
前两季总导演陈晓卿在一篇文章中说,中国的很多美食是为了保存食物、出于珍惜和节约而创造出来的,从泡菜到榨菜,从毛豆腐到醉鱼干。
对食物的珍重,还体现在中国人在饮食上有惊人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中国乡镇上随便一家酒楼,弄出一百道菜完全不在话下,很难想像一家欧洲的小餐馆可以弄出十几道菜。
饮食,最能体现中国人的开放、包容和科学精神。举例言,日本料理来源于中国的唐朝,称“唐风”,一千多年几乎改变不多。宋朝流行的炒菜、涮火锅以及中国自古即有的蒸法,日料却一直没有接纳。更为可惜的是,日本人家基本上不熬粥。以寿司为主食即固步自封。
由此,那些批评中国传统保守的人士,只需要想一想,为什么中餐会如此博大精深和日新月异。
当然,饮食工业的进步,难免会有一些消失的美味,足以勾起我们的乡愁。
小时候,老人常讲述旧时代的川菜故事,我几乎当神话来听。一位曾做过袍哥知事客的80岁老人说到以前的凉拌白肉:“切片的白肉薄如蝉翼,往天上一抛,就再也不掉下来了……”
“它们到哪里去了?”我强咽口水。
“火候好,刀工好,粘性足,粘屋梁上了。”老人说。
另外,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成都龙泉山里出产一种螃蟹,当地农民舍不得吃蟹黄,收集起来装入瓶中,煮面条时,用筷子往碗里挑豌豆大小的一块,一碗面喷香,这是“蟹黄面”。
长大以后,拜工业文明和无机农业所赐,这样的传奇一一破灭。
现在的川菜,应该是全世界被吃得最多、最普遍的菜之一。川菜的本质是家常菜,菜品多出自民间、或仕绅人家的家常,如宫保肉丁;或自引车卖浆者流,如麻婆豆腐。尤其这些年来,新概念川菜、江湖菜在国内的倡行,川菜在外地人心目中,已沦为麻辣的代名词,为了更辣,有厨师甚至在辣椒里加碱。
这样的川菜,很黄很暴力,像张艺谋、陈凯歌的国产大片,靠佐料的宏大叙事,有鲜艳的色彩、华丽的装饰,所谓“油大汤宽味精重”,以麻辣为暴力,横扫一切。就这样,川菜的暴力美学,能逞一时之快,但缺少了原料本身的饱满细节,如袁枚所言:“厨者之佐料,如妇人之衣服首饰也,虽有天姿,虽善涂抹而敝衣,西子亦难以为容。”
如女人,无论小家碧玉还是大家闺秀,反正上了妆都一样,何必还要有西施这样的天生丽质呢?
其实,川菜虽然是廉价的美味,一样可以做到百菜百味、一菜一格,这讲究的是物与物的相生相克,靠的是道家哲学的顺势而为,因地制宜。
我读大学放暑假时,每天早上,家里院墙旁会落下授过粉的丝瓜花、苦瓜花,都是一些分钱不值的材料,掉在地上没人捡,那时也不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为春泥更护花”,于是捡一大盘,用鸡蛋、淀粉拌匀,炒上一大盘,又好看又营养,并不需要刀功和火功。
现在,因为经济繁荣,一些民国时期的经典川菜重新回到酒楼。前不久品尝了两次川菜,留下很深的印象。
一是鸡豆花,也称为“鸡涝”,这道菜来自蜀地的佛道宫观,佛门素食里有所谓“以素托荤”的做法,即将素料制成有荤味的菜肴,比如把冬瓜做成回锅肉的式样。川人则反其道而行之,来一个“豆花不用豆,吃肉不见肉”。在过去,这道菜的做法极为繁复,很费力气,选用鸡的胸脯肉,剔筋后,用刀背捶细,加蛋清、盐、淀粉,在碗里调匀,用筷子反复搅拌,打成泡沫状,汤沸后倒入,用小火煨至豆花状,我不知道如今是人工打、还是机器打,以前很考臂力的。
其二川菜开派大师罗国荣创造的竹荪肝膏汤,这道“川菜三大清汤之一”的肝膏汤,被称为川菜的定桌之汤,所谓“川戏全靠帮腔,川菜全在好汤”。
民国时期的肝膏汤我当然没有吃过,据厨师说,原来的材质是选用本地上好的鸡肝制成膏。现在的鸡肝已经不好了,便用西餐常用的鹅肝代替,这正好应了川菜文化兼收并蓄的拿来主义风格,这既是川人的机巧,也是道家精神的体现。
这道菜除了汤味鲜美,更重要的是汤色讲究,竹荪白,肝膏红,汤面上负阴而抱阳,恰如一幅太极图。另外,还有一些文人菜,如张大千、李劼人的私房小菜,李劼人当年经营的小雅餐厅里的“韭黄拌鳝鱼丝”。当年,陆游对四川的韭黄赞不绝口,其在《蔬食戏书》写道:“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但如今的韭黄似乎偏白了一些。
所谓“礼失,求诸野”,川菜的复兴,既然来自民间,也只能从民间去发现,其实,仅陆游诗里提到蜀地美食,被如今的川人所忽略的,还有崇州的苡仁:“唐安薏米白如玉,汉嘉栮脯美胜肉”,小时候常吃苡仁炖蹄花,据《本草纲目》,这是美肤又抗癌的食物,不知道现在为什么不这样做了。
每一种消失的味道都是一种乡愁,记得小时过年常吃的一道菜“火爆儿肠”,系用老母猪的儿肠,用泡椒以猛火爆炒,新概念川菜里的“泡椒墨鱼仔”“口口脆”模仿的就是它。
多年前,我在老成渝公路旁的一家苍蝇馆子,竟然吃到10元一份的“火爆儿肠”,这道菜在开封菜里(当然不是KFC)系官府菜,名为“黄香管”,用的是猪肋处的大动脉管,远远不如儿时吃过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