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面教学法在口腔修复学实验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2018-08-03马彦玲
马彦玲,刘 英
(宁夏医科大学,宁夏 银川 750003)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要求口腔医学生既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掌握各种临床技能。由于口腔修复学理论抽象、操作复杂、实践性强、不易掌握,使其成为口腔教学中的一个难点[1]。而实验教学又是学生走出校园迈向工作岗位成为一名真正的医务工作者的重要过渡期,加强这一环节的教学改革,不断探索研究适应新形势、新目标的教学法就显得特别重要[2]。传统实验教学法采用教师主动授课、学生被动听课的模式,这种实验教学法存在一定弊端。学生看得多、听得多,实地观察少、动手操作机会少、思考少,同时实验课学生多、带教教师少,受教学时间与内容限制,带教教师无法指导每位学生,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创新沟通能力提升不明显。要使口腔修复学实验教学既做到方法恰当、效果好,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口腔修复学教师就不能再沿用“满堂灌”的教学法,而要从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入手[3]。多层面教学法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使其尽快融入临床教学。我们将多层面教学法应用于口腔修复学实验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研究对象
以我校口腔医学院2013级本科五年制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7人,其中女生14人,男生3人;平均年龄18.3岁。实验组17人,其中女生14人,男人3人;平均年龄18.5岁。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多层面教学法。对照组和实验组所用教材、教学时间、教学目的、教学计划、带教教师均相同。授课结束,对两组学生进行技能操作和理论考试,同时对两组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比较,并采用匿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多层面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两组均采用同一试卷,满分100分。共发放问卷34份,收回有效问卷3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100%。
2.1 传统教学法
教师讲授并示教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示教机械化练习。
2.2 多层面教学法
首先,教师集体备课、做预实验,接着组织学生查阅相关文献,鼓励学生在操作上有所创新,启发学生思维,再组织学生到义齿加工厂实地观察,鼓励学生多看、多想、多问、多与技师沟通,增加学生对义齿制作的感性认识,提高制作兴趣。其次,教师收集几个典型病例,包括疾病诊断、义齿的设计、治疗过程等内容,并结合实验内容制作成视频发给学生,开阔学生视野。再次,由于技术操作难度大,学生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最终掌握。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在练习过程中相互拍摄操作视频,并指出对方的不足,以便改进。最后,让学生利用节假日到我校口腔医院修复科进行临床见习,直观了解患者就医过程。医生和学生面对面交流,解答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2.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 结果
3.1 实验组与对照组技能操作和理论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实验组学生技能操作和理论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考试成绩比较(x±s,分)
3.2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各自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见表2)
问卷调查显示,82%以上的实验组学生认为多层面教学法增加了师生互动、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实地观察能力和查阅文献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各自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n(%)]
4 讨论
在口腔医学专业教育教学中,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践最有效的过程,也是口腔人才培养的特色与核心环节[4]。口腔医学本科毕业生应具备医疗、科研、教学等多方面的能力。口腔修复学实验教学在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实验教学没有落实好,将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临床工作的质量与发展。为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和科研能力,使理论知识更好地联系临床,将多层面教学法引入口腔修复学实验教学中。组织学生查阅大量文献,教师收集疑难病例,再结合实验内容制作成教学视频发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开阔学生视野。此外,教师还自制了多牙列缺失超硬石膏模型,学生可以在此模型上操作,不但增加了反复练习的机会,还节约了实验经费,可以对每位学生的操作水平进行客观评判,提高了学生操作的准确性,增强了学生操作的严谨性。临床上义齿制作由专业加工厂完成,针对这一情况,我校与义齿加工厂合作,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这一方法的推广使用,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过多层面实验教学后,82%以上的实验组学生认为多层面教学法增加了师生互动、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实地观察能力和查阅文献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授课结束,实验组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多层面教学法能够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对培养实用型人才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