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BL+LBL混合教学模式下形成性评价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8-03宋玉霞李聪颖王玉梅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药学实验组教学模式

宋玉霞,李聪颖,王玉梅

(河西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天然药物化学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之一,是一门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天然药物主要化学成分类型的结构、性质及有效成分提取、分离、鉴定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高职高专学生有机化学基础薄弱,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对逻辑性较强的应用性知识学习较困难。但这些学生善于形象思维,适于在“做中学”。同时天然药物化学又是一门集实践和理论于一体,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模式重评价轻反馈,只对学生学习的最终效果进行评价,对教学过程的反馈指导作用较小,不能及时指导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过程。

形成性评价由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斯克里文首先提出,由布卢姆首次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形成性评价不仅是改进教学工作、提高学习效果、形成适合于教育对象的重要评价手段,而且是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充分发掘学生学习潜力的重要手段[1]。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评价始终引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评价方式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的质量不仅反映在学习效果上,也反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学习时的动机、所采取的策略及学习获得的效果是相统一的[2]。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高专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因此,根据高职高专学生自身的优势,不断鼓励、帮助学生学习。教师运用形成性评价的方法及时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要让形成性评价有效促进学习,评价就应当被学习者当作收集信息和反馈信息的渠道,提示学生当前所处的情况,并为下一个阶段学习的开展提供佐证材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为学生后续学习的开展提供指导建议[3]。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校药学141班、药学142班、药学151班、药学152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药学141班、药学151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LBL教学模式下的终结性评价;药学142班、药学152班为实验组,采用TBL+LBL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形成性评价。各班学生在入校时随机分班,平行班之间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LBL教学模式下的评价方法 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是以教师主讲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程纯理论性内容部分采用LBL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提取、分离、鉴定方法和原理及苷类、香豆素、黄酮、醌类、挥发油、生物碱、萜类等典型化合物的结构,并分析各类化合物的物理及化学性质。此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低,适合各种基础的学生,有利于准确、系统和连贯地传授知识,使所有学生初步形成天然药物化学知识框架体系。在此种教学模式下,过程性评价也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主要通过课堂思考题的回答和课后重点基础知识线上快速随堂测验评价,题型以客观题为主,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反馈LBL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此种评价受到授课班额大小的影响,不能全面评价所有学生,但可以根据每名学生的特点重点评价。

1.2.2 TBL教学模式下的评价方法 TBL(Team-Based Learning)是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2]。在课程应用性内容的教学中采用TBL教学模式,并在TBL教学模式中充分发挥过程性评价的优势。针对传统以期末考试和考勤为主的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在TBL教学过程中进行多维度评价。课前通过线上测验,确保每名学生通过团队学习掌握基本知识,针对团队课堂汇报效果,由教师对小组进行评价,同时通过PPT汇报点评和讨论、小组之间相互评价,形成良性竞争机制。学期末小组成员内部自我评价,促进小组成员相互合作,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此种评价既起到了评价作用,同时评价过程中也及时反馈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及时与学生沟通,调整教学方案及进度,提高教学效果[4]。

1.2.3 实施效果评价方法 实验组学生于课程结束后针对形成性评价实施的主观效果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期末课程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用t检验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

在初次应用TBL教学并进行多维评价后,以无记名形式对参与的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课堂提问评价、线上作业评价、线下课堂评价、小组自评互评等形成性评价效果(见表1)。问卷调查显示,65.6%的实验组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能提高学习主动性,68.0%的实验组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能激发学习兴趣,70.3%的实验组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能促进对知识的掌握,66.4%的实验组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能促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但是70.3%的实验组学生认为组间互评和组内自评不能真实反映学习情况。在问卷后的开放性调查及学生访谈中了解到,学生对组间互评还是认可的,认为能促进组间竞争和组内团结协作,但在规定评价档次比例的情况下,组内互评会影响学生间的团结和睦。一部分学生认为在团队中所有人都付出了,都尽力了,不应该设定比例;一部分学生认为虽然有个别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表现不佳甚至不积极参与,但碍于情面不愿意真实评价。表1显示,选择过程性评价的学生占35.9%,原因在于小部分学生想通过此种评价方式规避期末考试。

2.2 两组期末闭卷笔试成绩比较(见表2)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除名词解释成绩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题型成绩及总分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TBL+LBL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讨论

3.1 成效

在TBL+LBL混合教学模式下将传统的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结合,由传统80%期末考试为主,20%平时成绩为辅的评价模式逐步转变为期末终结评价和形成评价6∶4的模式,提高形成性评价在课程综合评价中的比重。调查问卷和成绩分析显示,在TBL+LBL教学模式下的形成性评价不但能发挥其评价作用,还能更好地发挥评价的反馈促进作用。这种评价方式有效地督促学生将学习时间和精力合理分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效反馈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促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实际效果,避免学生为获得好成绩而在考前通宵复习,集中突击学习。同时,这种评价方式还能及时反馈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表1 实验组学生的形成性评价问卷调查结果(%)

表2 两组期末闭卷笔试成绩比较(x±s,分)

3.2 存在的问题及探讨

虽然从班级整体教学效果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体验调查中都反映出形成性评价在TBL+LBL教学模式下对教学效果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如下问题:第一,从成绩和学生访谈分析发现,有个别基础较差、长期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在此种评价模式下有更差的表现,原因主要是在TBL教学中,受自我学习能力的影响,个别学生不能有效参与。第二,有学生担心自己评价的真实性。这种形成性评价与TBL+LBL混合教学模式的结合促使学生更多地利用课外时间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但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继续研究如何更多地关注和促进参与能力较弱学生的学习,同时改进组内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方法,平衡多种评价方式在综合评价成绩中的比重。

猜你喜欢

药学实验组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