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面设计课程模块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支持的研究

2018-07-31郑莉

科教导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应用能力平面设计

郑莉

摘 要 如何使学生在毕业后具备优秀的平面设计基础,满足就业需求,是当前学院教育改革的重点。针对厦门理工学院软件工程学院新媒体工程专业的现阶段教学情况,不能以传统滞后的理论灌输为主,应在教学模式上力求创新。本文就当前学院专业教学模式中的平面设计课程模块进行分析,提出在当前学院对于学生设计应用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化措施,力求提升学院教学质量与学生就业应用能力。

关键词 平面设计 课程模块 应用能力

0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平面设计应用越来越广泛,随之人们对其审美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如何使平面设计作品满足受众需求成为目前设计师们关注的重点,而设计的创新性也成为了当前设计者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学院新媒体工程专业学生而言,需要对自我专业与当前就业现状有着宏观的认识,从而才能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我国的平面设计行业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首先在教学思想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在教学理念、设备条件、师资力量、人才质量培养等方面近年来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并且具有了一系列特色的课程体系,但是整体的专业教学框架上仍有着不少的局限性。所以本次就以该学院为例,对平面设计课程模块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学院教学效果的提升有所启示。

1 平面设计课程模块发展现状

1.1 形成部分特色课程,课程框架过于局限

我国平面设计教学中很长时间都是以国外的过时理论为主,对于新专业的支持力度不足,在整体的教学涵盖性上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以厦门理工学院内的新媒体工程专业设置为例,虽然形成了一批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能够满足就业需要。但是在学院内的整体课程设置和教育思想优化上仍旧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原本的专业教学框架未能得以摆脱,使得专业看似很新奇,但是所教授的课程仍旧以传统为主,因而造成特色课程发展过缓、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1.2 校企合作力度不足,课程设置存在漏洞

就目前国内平面设计教学而言,市场上对于平面设计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因而相关专业的学校自然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大职责。以厦门理工学院软件工程学院新媒体工程专业教学现状为例,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加,并且以召开教学研讨会、改革课程等方式来对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效果进行优化。但是由于学院本身在与企业合作方面缺乏长期的经验,所以要想使得校企合作显得更为顺畅具有一定的难度。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自然无需多言,但是在学校层面而言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有到企业实习、学习的机会,所以这就造成双方在人才的接纳和输送上存在一定的矛盾。再者学院内部的课程设置,目前平面设计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比较快,要想在课程设置上做到及时的反应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于面对的问题又很难快速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因而导致平面设计课程漏洞有所展现。

2 平面设计课程模块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模块设置不科学,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受限制

在平面设计课程模块中教学方式仍旧显得过于传统,当然系统化的教学和理论传输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攒更为扎实的理论基础,不过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的思维限制较大,很难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进行探索。学生的思维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会使得设计的作品缺乏新意,甚至于在形式创意上千篇一律,创作手法单一、作品风格陈旧。尤其在学生的毕业作品设计中,很多的作品明显是在传统设计的条框以内,不能够展现出学生的求新设计思维。这样的局面使得学生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新、多样理念难以有所发展,最终让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效果大打折扣。

2.2 教学理论和现实不相符,学生实践能力严重不足

在当前的学院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师认为理论的培养更为重要,或者说理论的教学过程相对更为简单轻松,所以对于學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度不够。过于重视理论的平面设计教学,让很多的学生对所学的理论不能够运用于实践之中,最终导致满足不了企业的人才需求。对于学院的平面设计教学专业而言,理论与实践并重是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只有让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得以同步提升,才能够让教学质量更高,让学生真正将所学理论概念运用于设计创作之中。

2.3 教学课程和方式过于传统,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

对于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而言,需要设计者有充足的系统理论作为基础,以此来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创造性思维,但是在学院中的平面设计教学课程和方式过于传统,因为早已形成了系统化的体系,因而在改革中存在不小的阻碍。很多学生可以独立完整平面设计作品,但是在思维上明显缺乏创造意识,作品更多是对前人的模仿,难以脱颖而出。

3 平面设计课程模块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效果的对策

3.1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平面设计的本质是创新,这也是当前专业内学生最为缺乏的特质。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前提是对教师创新意识的改善,以此来打造全新的教育观念,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突破,以案例教学、协同合作等方式,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在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题材和工具,自主完成设计,让学生对自己的创新意识不断进行开发,制作出更为新奇独特的作品。同时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以指导为主,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对学生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让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更大的发展。对平面设计软件的运用中以实际的作品为案例,对案例的创意和过程进行详尽的讲解,以此来让学生的学习动力更为充足,让学生明白优秀平面设计作品具有的内在意义。

3.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而言,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因而学校应该对其有更多的重视。平面设计技术在不断的进步之中,学生就需要面对新技术的快速变化有更好的适应能力,能够及时学习和掌握新的设计技术和理念。对于学院内的教师而言,除去常规教学以外,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平面设计,在不断的自主学习中提升自身能力。可以通过小组比拼的方式,来让学生在竞争中实现交流,以此来促进竞争双方能力的不断提升。教师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对学生的学习阶段进行准确的把握,通过阶段性的课程安排,来让学生得以系统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更大的帮助。

3.3 摒弃传统教学观念,以命题方式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当前社会对于平面设计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改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力度,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显得十分重要。对于学生而言,仅仅依靠简单的平面设计课程学习要想让设计能力有较大的提升,具有比较大的难度,而且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这就会使得很多学生在毕业后不具备运用平面设计软件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首先在教学课程上需要进行优化,要为学生安排课程设计来满足需求。可以通过命题设计的方式,来要求学生为一些特定的产品进行广告宣传策划、贺卡封面等的设计。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行选题,教师给予引导和最终评定,让学生完整前期规划、中期设计、后期修正等任务。对于学生运用网络资源来收集资料的行为,要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学生学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经验,将这些优秀元素运用到设计之中。学院的课程设置要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之上,让学生有基本的应用能力,以此来满足设计工作的基础需求。

4 结论

就以上的研究可以得出,平面设计课程对于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影响极大,合理的课程设置需求将理论与实践并重,增强校企合作力度,才能够满足学生应用能力提升的发展需求。对于教师而言,需要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思维、应用能力为目的,对教学课程和内容进行积极的改革,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得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花弟.新时期中國平面设计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6.

[2] 于俊洁.基于Web的中职平面设计课程开发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 王宗东.企业项目与中职平面设计课程整合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

[4] 于宏.试论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19-121.

[5] 徐存宝.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探微[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82-84.

[6] 江杰冰.如何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83.

[7] 杨海云.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9.

[8] 胡琼.平面设计基础课程创新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应用能力平面设计
浅谈如何提高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应用能力
高中数学课本教学的探索研究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基于Photoshop环境下的平面设计刍议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平面设计的创意与审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