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缄默校园: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缺失现象浅析

2018-07-31姚会美

科教导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改进措施

姚会美

摘 要 文章通过对比观察国内两所高校部分公共空间的情况,指出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高校公共空间缺失的原因和影响,最后简要探讨了高校公共空间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大学校园 公共空间 改进措施

0 引言

高校作为一个“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圣地,本应不乏同学们热情洋溢的辩论,言笑晏晏,然而笔者观察到的现象却是:身边很多同龄大学生过着教室、寝室、食堂的“三点一线”的生活,跟老师、同学面对面的深度交流很少,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校园缄默一片的现象。究其原因,除了部分学生交往意愿不强,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环境——高校提供给学生用于自由交流的公共空间不足,缺乏鼓励学生交往的配套设施。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是人格、思维成长的关键时刻,对于他们而言此时来自朋辈、老师的交流大有裨益。

“公共空间”一词由哈贝马斯所提出,所指代的是沙龙、咖啡馆、俱乐部以及报刊杂志等鼓励公民展开交往和理性商谈的公共空间。本文中所讨论的“公共空间”的仅指:高校校园中供师生进行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公共场所。著名建筑师杨·盖尔将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划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其中,必要性活动的进行不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对于大学生而言,上课就是一种必要性活动,无论教室冷暖、明暗,都要来上课。自发性活动指的是:在人们有参与的意愿,并且在时间、地点可能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的活动,受外部环境和周遭设施影响较大。社会性活动则一般指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如学生社团组织的各种活动。因为高校中对于教学的规范和要求,必要性活动场所——教室的差别不会很大,也不如自发性活动场所和社会性活动场所对于学生交往情况产生的影响大,故而本文关注的主要是这两类公共空间情况。

1 案例分析:简要对比国内两所高校的部分公共空间情况

笔者观察了众多高校的公共空间情况,本文中着重对P大G学院和A大的公共空间情况进行对比观察。G学院是国内顶尖的商科学院,对信息交换的需求更为迫切,供师生交往、学习的公共空间的细节较为完善,具有其他学院和高校可借鉴之处,具体来说,有如下三点:

(1)通过加宽走廊可以使走廊发挥本身通行功能的同时,提供足够的空间允许人们停下来在窗边攀谈,使窗边又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公共空间。值得一提的是,走廊边上窗台的宽度也将近40厘米,没有绿植放置在窗台上,便于人们讨论的时候倚靠在上面或者临时放置一些物品在上面。与之对比的是A大的X教学楼,楼内的教室外亦有走廊和窗台,但二者宽度均过于狭窄,在上下课的高峰期人流量较大,而道路狭窄,难以停留,师生很难在那里讨论;而平常安静的时候,讨论的声音稍大就可能影响到教室内上自习的人,难以充分发挥其公共空间的作用。

(2)G学院咖啡厅的细节设计有利于学术讨论的进行。G学院的咖啡厅在学院一进门的左手边,淡黄色的灯光,明亮却不失柔和;内里有供3人坐的圆桌,供8人坐在一起的长方形桌,满足不同需求;座椅多是实木带软垫,在不使人懒散的情况下,对人体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A校其中一个校区有12000万人以上,供师生共同使用的只有两个咖啡厅,灯光均比较昏暗,并配备过多的沙发,让人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学术的交流讨论。平时看到的多是情侣倚靠在沙发上一起自习,称之为约会圣地似乎更为合适。为数不多咖啡厅,也没有服务于更广泛的师生群体,未发挥好促进学术交流的作用。

(3)G学院将教室、走廊、咖啡厅等高效结合在一起,最大化利用了有限的区域。在必要性活动的周边修建一个便于进行自发性活动的区域,对于有利于师生将课堂上的知识延伸到课堂之外。此外,咖啡厅还兼具院史馆的功能,墙壁上写有院系的发展过程。在高校现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应考虑注重场地功能性的综合运用。G学院进门有一玄关,玄关后面是一条4米宽的走廊,玄关加上走廊便将空间切割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功能类似一个大厅,便于组织一些社会性活动。国外有一些通过加宽走廊来使之成为公共空间的案例(徐奕,2001)。P大隔壁的T大教学楼在教室外面空闲空间配有简单的桌椅,也起到了一个公共空间的作用。

总之,从各种微小的细节中可以瞥见不同学校的公共空间的区别,尤其体现在自发性公共空间方面。一个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是人类从低强度的交往到高强度的交往活动,但人永远不能脱离建筑环境而孤立地去建立主体间性(朱敏,2008)。虽然是不同学院、学校建筑细节“微小”差距在师生日常的实际体验中会被放大,对于学习交往行为产生明显影响,这些差距也可以折射出一些高校对于师生交流需求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2 大学公共空间缺乏的原因和影响

2.1 高校公共空间缺乏的原因

首先是历史上的原因,杨东平先生认为现在的高校依旧保持着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我国1949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17年教育”,是按照苏联模式来实现新中国教育改革,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在高校管理方面采取了跟计划经济体制相一致的、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使用统一的课本,将统一的技术迅速灌输给学生,为工业化迅速培养了大批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从社会心理上来看,学生们从小到大没有被期待与众不同,更多的是“背诵”式学习占主导地位,也一直缺少鼓励交流探讨的环境。当一个东西没有在市场上出现的时候,会于倾向认为没有这样的需求,同样学生们一直缺少公共空间来讨论,久而久之,学生交流的需求就会被忽视,被认为其并不需要这样的交流。

2.2 影响

一方面,大学生公共空间缺乏,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美国现代建筑师康当认为“一个真正心理健康的人有了一种思想时,会有一种禁不住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想法的愿望。这是一种感觉,也是我们的天性。”而马斯洛认为需要满足的程度与心理健康的程度有确定的联系,如果人交流的天性被遏制,倾诉的欲望没有被满足,就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马斯洛认为当一个人的食欲没有得到满足,他会成为一个不同的人:他的感觉改变了,会比其他时候更容易发现食物;他的情绪改变了,比其他时候更容易激动;他思想活动的内容改变了,更倾向于考虑获得食物,而不是解道代数题(马斯洛,1987)。同理,当一个人的表达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他的某些方面能力也會得到限制。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的公共空间缺乏会影响大学生的思考习惯、思维模式,也会进一步影响知识的交流和不同思想的碰撞。缺少公共空间可供学生交流,将使其交流的习惯难以养成,心理学家杜威和桑戴克(马斯洛,1987)强调了动机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可能性。若是一个人实现交往的可能性较高,较为容易,那么他也会越来越习惯这种方式。如果长久缺乏交往的空间,实现交流的可能性较小或难度较高,学生可能会越来越习惯于“闭门造车”。

交往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来获取信息的,错过了面对面交流可能会影响学生之间信息的互换。根据齐美尔的理论可知,人际传播与其它传播的差别在于:交往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感官渠道,最大限度地互相观看、倾听、言说、触摸、品味。齐美尔认为“我们在感官上觉察我们身边的人”。通常情况下,二人交谈时,语言对情景的社会意义的表达平均不到35%,剩下的65%的意义都由非语言的方式表达的(芮必峰、陈燕,2006)。

从整个时代来看,当前我国正从劳动力密集型和工业生产型国家向创新型国家转型,相应地,作为人才摇篮的大学也面临着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培养能力为主转变的社会期待,要想实现这样的发展,仅仅靠课堂的授课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知识是需要分享的,否则就无法知道理解得是否准确,进而也很难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若是在必要的时候没有得到引导和发掘,长久来看,会对国家未来的创新能力有所影响。

3 高校公共空間的改进措施

高校需要更关注学生的自发性交往和社会性交往的场所的数量和质量。

一般的高校都会配置社会性活动的公共空间,关键在于是否开放,比如A大的艺术中心里面虽说有足够的场所方便同学们使用,但是常年闭门。李冬磊(2006)博士论文中也强调,首先活动中心必须是开放的和自由的,为学生的随性交流提供一个方便的场所。在信息与知识的高速流通与传播的当代社会中,让学生自由随意地出入,才能够带来信息交流的畅通无阻。

自发性活动的公共空间则需要从细节上更加考究。徐奕(2001)在论文中提到,美国一些大学对学生活动中心的建筑设计的目标之一就是:一个人们每天不是“去找”(Go for)的建筑,而是“路过”(Drop in)的建筑。所以,中国高校也应该有更多的自发性活动空间,比如在教学楼附近增加几个可以讨论的桌椅等,可以利用一下公共交通空间,如入口空间,门厅空间,楼梯与台阶以及走廊空间等;更加注重各个相关空间的集群效应,使之更好地发挥功能;更加注重灯光、座椅等可能会对交往产生影响的细节。

交往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必须依附于某种活动作载体,在进行某种活动的同时产生自发的交往行为。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方式很难支持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高校作为培养学生志趣的殿堂,应该是一个处处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和积累社会经验的场所,发挥人才的集聚作用,将彼此的知识、创造力更好地发挥出来,而不是缄默一片,“各自为伍”的寂静之地。

参考文献

[1] 杨东平.大学教育传统裂变http://www.sociologyol.org/shehuibankuai/shehuipinglunliebiao/2009-10-12/8917.html.

[2] 芮必峰,陈燕.你我交往使社会成为可能——齐美尔人际传播思想札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1):140-143.

[3] 朱敏.人类交往行为与建筑环境的关系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4] 李冬磊.创造交往空间[D].同济大学,2006.

[5] (丹麦)杨·盖尔著.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6] 徐奕.高等学校交往空间及其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1.

[7] (美)马斯洛(Maslow,A.H.)著.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程朝翔,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改进措施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
大学校园网络借贷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儒学转型与民间社会的新维度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大学校园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