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对策探析
2018-07-30周忆涛
周忆涛
【摘要】 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至关重要,本文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分析,意在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核心素养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5-181-01
一、前言
2014年3月,国家教育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这一立场符合了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为历史学科的课程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高中历史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理念,以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对策
历史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个人学习获得历史知识、方法、能力和观念,并从历史学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涵养。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至关重要,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联系社会与生活,拓展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资源
新课程标准鼓励各校因地制宜开发历史学习资源,并给出明示,“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社会与生活拓展高中历史学习资源,这对提升學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大有裨益,可以在良好的氛围中培养他们的历史核心素养,从空间上来说,学生生活的社区、地区、国家、世界,只要和历史学习相关的资源都可以选取,例如上述资源中提到的图书馆、博物馆、历史遗址、遗迹。从时间上来说,由于历史发展的延续性,现代社会生活中往往可以寻找到历史的痕迹;由于历史学习以史为鉴的特点,可以用历史学习中总结的规律、方法去研究分析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寻求与历史事实之间存在的联系,甚至可以从历史事实进行合理推测社会生活的变迁趋势和未来需求。我在日常教学中会带领学生走访当地的博物馆,让学生在实际参观中感受历史,提升核心素养。
2.注重信息的选取和解析,开展史料教学设计
由于历史过去性的学科特点,许多研究对象已经不复存在了,因此,只能通过历史资料所提供的“证据”来辅助学生的历史学习,没有史料支持的论断,会显得枯燥和难以理解。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当探究学习成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强调的概念、实践,有必要把史料教学设计提到一个更高的程度。事实上,当我们面对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时,就已经感觉到选取信息在当前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在具体进行教学设计时,尤其是那些没有史料支持的重点、难点知识,我们是直接给学生呈现历史概念、历史结论,还是让学生通过必要的历史材料阅读解析得出结论?显然,是后者。事实证明,史料教学在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那么,史料教学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首先,从形式上,我们要为学生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多彩的历史资料。在这些形式之中,文字和图片比较常见,长期以来,史学研究和史学著述也为寻求这两种形式的信息提供了可能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音频、视频也走进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新型信息形式,比文字、图片更加直观、生动。其次,从目的上,明确史料教学设计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部分教师在进行史料教学设计时,往往首先考虑史料能否激起学生兴趣,能否充分论证教科书上的某个结论,诚然,这样考虑也没大错,然而,如此显得太过功利。
其次,从方法上,注意培养学生的史料解析能力,多角度多层次研究、充分利用史料。史料与结论之间是因果关系,应该注意在教学设计环节中,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史料,从中得出推论。这种用“把史料放到它的背景之中”的做法,可以加深学生对“论从史出”的掌握。一般来说,可以采取的常规做法有:从历史学科而非语文学科的角度出发阅读史料,不必为其中个别字词的含义而困惑,重点是关注其中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事实相关的信息,再比较鉴别不同信息,得出历史结论和历史概念,等等。
3.从单元主题出发把握核心基础知识,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现行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按照模块、单元主题、课题条目这样的逻辑结构来呈现基本知识的。其中,单元主题下的各个课题条目是单元主题的展开,构成了单元主题的内容结构,或者说是单元主题的具体体现。单元主题与课题条目就是一种纲与目的关系。所以,只有“纲举”才能“目张”。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从单元主题的角度上来钻研课题条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围绕主题来对核心基础知识进行正确定位,以此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例如,《历史·必修Ⅲ》中的第一个单元主题下的第二个课题条目是“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其中“诸子百家”,一般的教材上都会涉及儒家、墨家、法家、道家、阴阳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面对这么多的具体知识,我们教师就要从单元主题的角度来准确确定核心基础知识。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其中的关键词是“主流思想”,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因此,最能反映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内容才是核心基础知识。
三、结束语
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长远发展,我们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核心素养,为他们的后继学习创设条件。
[ 参 考 文 献 ]
[1]蔡建生.科学准确合理恰当的史学评价与历史学科素养的培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5).
[2]许国庆.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初探[J].文教资料,2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