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中学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2018-07-30蒋达峰

关键词:德育工作中学生问题

蒋达峰

【摘要】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逐渐变为十二年义务教育,甚至有可能将幼儿园也纳为义务教育这可以从侧面说明,国家还是相对注重学生的教育,关注学生以后的发展,那么如何成为一棵大树,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何成为一个健康合格的小树苗。幼儿阶段学生心智发展尚不完全,小学时期是学生进入学校,开始接受新鲜事物的时期,对一切未知都充满好奇,初中时期,学生树立初步的社会价值观,老师在这里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立德树人,成材先成人,良好的品质离不开老师的培养。

【关键词】 中学生 德育工作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5-005-01

0

引言

整个世界的关系就犹如一个大的网络,而每个人正是这个网络的结点,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根据道德准则要求进行道德活动时所产生的爱慕,憎恨,信任,等比较持久而稳定的内心体验,初中生正是分清是非丑恶的时候,老师在教学中适当的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就可以帮助学生少走一些弯路,这正是在政治教学中道德感情培养重要之所在。

一、中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立世德为首,立德育为先。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而当前由于国内经济的转轨变型,使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急剧的变化,各种意识彼此渗透,诸多思潮相互激荡。中学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思维,对新形势下中学德育工作进行再认识。

二、中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重智育轻德育

目前,素质教育在“升学率”的围困下,仍然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潭。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好了,德育课都不重要,只是学习累了的时候的一种放松,可以上也可以不上,对以后的发展没有多么大的关系。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还有一些学生因为一些原因,有点抵触上德育课,比如说是因为肥胖而缺少自信心,或者觉得自己的能力差,害怕在别的同学面前丢脸而不敢与老师进行互动。对于以上出现的情况老师应该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

(二)课程安排枯燥乏味

就目前的道德教育课现状来说吧,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虽然德育教材在不断的完善与优化,在改革中适当的引进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但是其主要内容还是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德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缺乏时代性,还是通过传统的德育教学观念开展教学,教学方式过于滞后,并没有将德育教学与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充分的融合。

(三)德育方法陈旧

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德育方式还是处于封闭的或基本封闭的状态,忽视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日益开放发展的社会现实,仍然只要学生按某标准去做,而很少解释为什么。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只是将学生看成管教的对象和接收器,面对社会改革前进中出现的新观念、新事物,照样采用“我讲你听”、“我说你服从”的老教条,生硬兜售,通过单纯地灌输进行教育,使德育枯燥无味,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不佳。

三、中学生德育课教学的探究

(一)国家政策的转变

对于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形式比较传统这一问题来说,最快最好的方式还是加快教学体制的改革,如果由学校慢慢自发改革,这样的效果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但是如果国家进行号召,改变相关的政策,这样各个学校積极的响应号召,效果应该会比较明显。

(二)优化教学方法

随着源源不断的改革,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喜欢上语文,而不是强加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绝不能像之前的教学模式一样照本宣科,深入学生内部,培养和增强学生所获得的语文相一致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健康的。日常生活与同学经常互动,即使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跟着学生的思想潮流前进。多组织一些活动,或者举办座谈会,让学生自己判断是非,试图找到最好的,最适合学生的,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适当做一些调整。而不是老师以自己的经验强加给学生一些德育知识,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学生理解不了,那么老师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辅助学生改变认识。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首先,要强化校长的“德育为首”意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落实“德育为首”的关键在于校长。只要校长在思想上、行动上真正把德育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学校德育工作就一定能够落到实处,学校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唯分数论的状况。其次,要转变教师的德育观念。帮助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基本公民素养的独立完整的“大写的人”。

总结

随着改革的源源不断,老师从改革中已经深刻的体会到在学生时期,引导孩子树立正确法律意识观,价值观是相当重要的。中学生正是祖国的希望,但是并不具备一些道德感情,因此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多多培养一些学生的道德感情,辅助其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社会,并能很好地与这个社会相处。但是中学生并不具有基本的判别是非的能力,这就需要老师和大人的帮助,但是老师和大人的帮助不是至关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孩子自己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多多的根据不同的情况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从而找到更适合自己学生的模式。家长也要配合好老师的工作,与老师一起引导学生。

[ 参 考 文 献 ]

[1]刘四营,李佳芳.探讨中学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41.

[2]毛应谦.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7(10):24.

[3]万国宁.浅谈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7(44):103.

[4]宋福刚.新形势下加强中学德育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下),2017(02):232.

[5]刘元龙.让每一颗宝石都熠熠生辉——探微中学德育工作[J].知识窗(教师版),2017(08):48.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中学生问题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