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优化

2018-07-30刘锻炬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优化初中

刘锻炬

【摘要】 初中的政治课程随着时代的变化与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现如今已经将初中的《思想品德》正式改革成为了《道德与法治》,由此可见,我国对于学生在德育发面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且在德育方面的教育也已经转变了新的思路,拉开了新的序幕。随着这次国家对于德育教育的课程改革发展,学校也是作了多方面的研究与应时而变,特别是在教学模式方面做了巨大的转变。大部分的学校与时俱进以及摒弃了传统的宣讲教学方式,而是上升到了道德与法治的高度进行德育教学,结合时事进行案例剖析,实现了新课程改革以及创新视角之下的教学模式转变。

【关键词】 创新视角 初中 道德与法治 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5-003-01

0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时代在不断地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更是使得新社会更加凸显,当今的青少年受到网络的影响十分明显,网络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的互联网还不太完善,在网络上出现的许多事物都有双面性,青少年对于网络的价值判断还不太明确,容易受到其中的消极思想引领而走入歧途,网络对学生的思维导向影响十分重大。因此,老师在政治教学工作中应该积极发挥其课堂以及生活的引导作用,采取有效的方式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及道德思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有良好的判断是非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改革的分析,从而优化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

一、创新视角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1.思想品德教育方面

众所周知,中学生是一个相对叛逆的年级,贪玩又不爱学习,因此,传统的枯燥乏味的讲解方式十分不利于学生学习,不仅达不到教学效果,还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反感学习,得不偿失。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老师会在临考时给学生资料进行死记硬背,达到一个学生与家长相对满意的分数,这样应付考试与虚假分数的传统教育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会让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价值取向。但是,创新视角下的教学模式却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弥补与完善,随着初中德育课程的全面改革以来,大力提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与改革教学模式也是势在必行。

2.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所谓的创新教学模式,主要是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糟粕,特别是传统教育中的“填鸭式”教学,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创新教学模式还要求老师要关注社会时事,用案例结合教学,让学生能够形成榜样学习,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与价值取向。老师应该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互动,要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社会有用之才。如果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十分不利,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地探究与学习,寻找最优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

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创新形式

1.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教学主要是老师与学生两者之间相互形成的整体,缺一不可,因此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的互动对于教学来说十分重要。老师应该贴近每一位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多种教学方案,对于不同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真正的形成全面发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塑造一个和谐、活跃的学习氛围,可以采取问答式、辩论式、情境教学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形成一种课堂主体的责任感。学生在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会更加活跃和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都会有很大的提升,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所长,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也会产生高效的学习效果。

2.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初中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较浅,因此在教授《道德与法治》时,不可一味的进行宣讲,否则学生对于相关知识会难以理解,因此,老师在一定要注意用有意义的案例结合理论进行教学,把书本内容生活化。例如,我在教授“自救自护我能行”这一知识点时,我在上课之前布置了让学生去了解了生活中的一些发生意外后的自救自护方式,为什么采取这些方式的问题,接着在正式教授这一知识点时,让学生們自由发言,在发生火灾或地震时,应该怎么做,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最后,我再进行总结告诉学生们到底应该怎么做,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遇到危险时的自救与自护方式。

3.教学工具的现代化

在现今社会,互联网的普及度越来越高,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因此,现今的教学方式不仅仅是限制于课堂教学,而且授课的方式也更加现代化。例如,在现代化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不仅可以面对面教学,还可以通过视频等方式与学生进行课下教学,在上某一个课题之前,老师可以让学生到网上去查询相关案例进行分析,然后把学生分为多个小组,然后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总结,最后在课堂上进行报告与陈述。还有比如,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真实的地震与海啸等视频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生命的可贵,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总而言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转变教学方式与观念,在教授道德与法治知识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致力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法治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老师应该积极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由心而发的喜欢上这门课,才能更好地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

[ 参 考 文 献 ]

[1]姚高翔,江颉.主体性视角下思想政治课“双基地”实践教学模式的现实困境及对策[J].求知导刊,2016.

[2]宋伟.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几条途径:思想品德课的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11.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优化初中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