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略
2018-07-30付刚卉
付刚卉
【摘要】 情境教学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挣脱时间和地点的束缚,自由、深入的思考理论知识。且情境教学特有的现实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出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的问题情境教学已取得进步和发展,但仍残留一些教学问题,留待我辈研究和思考。本文结合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多个角度探究了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略,力图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情境创设 优化方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5-047-01
0
1.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教育方向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了解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小学生的生活比较简单,但其中仍包含着诸多的数学小知识,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情境,从超市、水果店、货币等常见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其次,小学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头脑发育不完善,很难完全理解成人式的解说方法,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根据小学生对世界和社会的看法来表达情境。并且,创设问题情境还要理解小学生群体的差异性。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个性,认知角度和思维方式都是完全不同的。在创设情境后,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给出的不同的看法,并认真回答学生的问题,理解学生的不同,并针对学生的不同之处展开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还应该改变传统情境教学的理念,从共性教育转换成个性教育,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思想独立的人才。
2.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实际问题
新课改后,问题情境教学应运而生,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还是有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教师会注重将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这本来是有助于学生思考的,但情境与教材衔接不当时,学生很难对其中的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也就是“喧宾夺主”了。教师需要明确的是,情境教学最终是为了理论知识服务的,如果情境的创设太过复杂、新奇,学生的关注方向会偏移,反而浪费了教学时间。与之相对的,是问题情境目的不明确,导致学生的回答千奇百怪,教师很难将其导入到教材教学上。在创设情境时,部分教师虽然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自由回答,却并没有指出明确的问题方向。小学生理解能力较弱,问题没有明确方向,就会造成与教师沟通的困难。除了上述问题,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问题难度也困扰着很多教师。小学生的想法简单,而教师使用成年人的思维模式时间过长,很难真正站在小学生的角度看问题。问题情境过于简单,会影响学生的深入思考,过于复杂,学生在理解情境时要花费过多的心力,降低学习效率。这是教师对小学生的学习模式和行为模式缺乏深入研究造成的。
3.构建有效问题情境,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3.1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引发学生好奇心
要看一堂小学数学课的质量高低,关键就是看是否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学习的基础,只有对数学知识产生了兴趣,学生才能自动自发的学习知识。问题情境的作用也正在于此。小学数学教材中多说明性的图像,教师可以先利用这些图像,引导学生理解枯燥的理论定义,然后结合图像的内容发散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学生一边听故事,一边自然的学到了知识。例如,在学习“乘加乘减”的知识时,可以创设“羊村的村长要过生日,要参加的小朋友要答对一道数学问题才能够进去”的问题情境,再给出一些小问题,让学生踊跃回答。这样既能将数学知识贯穿到问题情境中,又能结合小学生喜爱的动画片,提高学生的解题兴趣。
3.2结合数学工具,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创设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小学数学除了教授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抽象思维。对小学生来说,抽象思维的运用是很困难的。教师可以结合数学工具,从具象转换到抽象,让学生在自主的思考和创设中找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技巧。
3.3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教学实用性
为了构建富有趣味的问题情境,就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运用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数学的魅力在于抽象的理论知识反映出的具象问题是真实存在的,通过解决抽象的问题,能够让生活更便利,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更迅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提高教学实用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教材上的知识对生活是有促进作用的,学生才能对学习数学产生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课内外资源,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找出事例。如在学校举办运动会时,教师可以拍摄一些学生运动的照片,记录学生的比赛数据,在学习相关数学知识,如“100以内加减法”的时候,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这些照片,创设数学问题,如班级学生跳远比赛时,分别跳了多远?两者的长度差异是多少?通过多个比较练习,学生就能真实理解加减法。又如在学习小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为学生创设超市情境,或拍摄超市小商品的标价卡片,也可以自己制作标价卡片,让学生发现各商品的标价都到小数点的后两位,由此引出小数的知识。
[ 参 考 文 献 ]
[1]王玉.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5(47).
[2]甄晓慧.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聊城大学,2017.
[3]全守.李紅惠.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4(18):41-44.
[4]陈美琳.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