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学法”
2018-07-30袁艺
袁艺
摘要:教学是“教”和“学”的具体呈现,统一体现了教与学的基本本质。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既要做好自己“教”的工作,又要做好学生“学”的引导。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处理好“教法”和“学法”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法;学法
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那么不仅要对“教法”进行深入研究,还要对“学法”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便能够正确处理好“教法”和“学法”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法指导,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更为妥善的处理。此时,教师才能够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更好体现,令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更为完全,使学生能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变得更为积极主动,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教法”和“学法”关系的平衡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主角是教师和学生,一方面,是教师“教”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学生“学”的过程,当二者交汇便形成了“教学”的具体过程。同时,正是因为“教”和“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决定了二者通常是以整体的形式予以呈现。只要我们对“教学”的本质进行深究,就会发现其实“教学”是一个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之间关系的一个平衡过程,若教师“教法”得当,学生“学法”失当,那么“教学”不会成功;若教师“教法”失当,学生“学法”得当,那么“教学”也不会成功。也就是说,在初中数学的具体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外,还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从而知道该怎样去进行学习。为此,教师对“教法”进行研究的同时,也要对“学法”也进行研究,使二者的发展能够保持一致,并以此来指导教学中的教法选择和教法改革。唯有如此,初中数学才能做到以“教法”为主导、“学法”为主体,最终二者经过一系列的平衡后作用于整个教学过程。
例如,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何部分知识,学生常常需要对定义、定理、性质等概念性的自身进行学习,此时教师就不仅是要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教会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将这些知识学懂、学会、学好。就比方说在进行“定义”知识的学习时,一般要求学生能够将其记住并予以完整叙述,再由教师来进行一些例子的列举,让学生运用定义中的相关知识来进行深入的推敲,从而让学生做到对定义的概念属性予以完全掌握;又比方说在进行“定理”知识的学习时,学生要把条件和结论清楚的区分出来,知道并掌握定理应如何去进行运用,然后按照教材的引导来将定理的证明过程推导出来,以便理清后续定理在解题过程中的使用思路,再進一步将其他关联定理联系起来,形成脉络清晰的数学知识体系;再比方说在进行“性质”知识的学习时,学生要从本质上掌握数学的基本表现和内在特征,再将其引入到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去,通过运用来进一步强化对性质的认知,从而最终做到将性质的相关概念予以牢牢的掌握。
也正是因为如此,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增强、学习程度的不断深入、学习内容的不断发展,教师所采用的教法会随之发生变化,而学生的学法也必须做出改变,以便让二者间的平衡能够得到较好的维持,从而教学的效果才会尽可能的趋近于最佳。
二、学法与非智力因素的平衡
据相关研究表明,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具体学习会受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影响,而非智力因素具有一定的可调控性,并对学生的影响显得更为明显。具体而言,在学生在学法、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学习心理状态趋势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随之对学习效果产生相应的影响,而为了让此种影响能够对学习起到更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要找准其中学法和非智力因素两个可控因子,努力将二者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以此来对智力因素进行合理补充。也就是说,学法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指引,是学生学习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是学生在非智力因素作用得以发挥的保证。正因如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时候,要将非智力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使学法和非智力因素之间能够维持相应的平衡。
初中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前,除了要对教法进行必要的适配外,还需要向学生倾注一腔热忱,以此来将学生心中的学习欲望唤醒,使学生能够充满激情的去进行学习,真正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学生才会在学习中表现得足够积极主动。同时,教师要学会去对学生进行欣赏,在学法传授的过程中要去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但凡是学生有一点优点或者是一点成绩,那么就要予以充分地肯定并赞扬,以此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令学生的学习获得积极有效地推动,使学生在学法的引导下慢慢地从“想学”转变为“主动学”,最终逐渐将学法的效果予以更为充分地发挥。这样一来,学生才会在学法的指导下逐渐形成创新的意识、培养起创新的能力,从而得到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三、学法与学生数学能力的平衡
随着初中数学教学的持续进行,学生学习能力对整个学习活动效率的影响开始显现了出来,它是学习任务是否能够得以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对学生的学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时候,一定要尽力找准学法与学生数学能力间的平衡,从学生的能力培养入手来进行学法的有效传授,使学生能够切实掌握好学习活动开展的基本功。
若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而没有与之匹配的学习方法,那么学习目标的实现过程必定不会顺利,免不了要走不少的弯路;同样,若学生只是关注学习方法的掌握问题,没有培养其与之匹配的学习能力,那么纵然用尽全部优秀的学习方法,也无法得以达到成功的彼岸。换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唯有做到了学法和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步培养,使二者之间能够有效地进行相互作用,学生才能够抓住学习的根本,从而学生才能够获得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有效提高。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要先将自己所要采用的“教法”予以有效确定,再以此来确定要向学生传授的具体“学法”,同时再在“学法”传授的过程中对教学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和学生数学能力进行综合考虑,借此来使“学法”得到更好地平衡,此时教师才能为学生提供更为符合其学习需要的“学法”引导,从而初中数学学习才会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