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措施

2018-07-30赵强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

赵强

【摘要】以往初中数学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枯燥,而且效果不佳。无论是学校,还是数学教师,都要改变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结合新时期初中生的特点及数学学习需求,采用新颖且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本文主要论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原因,并提出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173-01

前言

初中数学尚属基础教学,虽难度不大,但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课堂学习要求。倘若数学教师仅一味地讲解教材知识,很容易招致学生的厌烦情绪,对该学科的学习极为不利。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了解他们的学科需求,增强课堂互动,为初中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

一、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原因

当下,很多数学教师正在尝试对以往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进行革新,以此来吸引初中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他们在数学学科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帮助他们对课本知识进行熟练掌握,并加以应用,确保整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数学教材知识繁杂,数学教师要在每个学习阶段内,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学科目标。尽管,学校和教师都很注重课堂有效性,但具體课程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初中数学难度越来越小,教材有很多地方都被删减;初中生面临较大的课程学习压力,学习效率普遍偏低,难以保障整体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凡此种种,都制约了数学学科的发展和初中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1]。

二、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措施

1.将初中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以往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少会有教师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其一味地进行书本知识的讲解,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过于被动,很少主动参与课堂发言,整个学习状态都比较松弛,难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长此以往,初中生很容易丧失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课堂有效性难以充分发挥。数学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思维中跳脱出来,认识到学生在该学科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去思考问题、探索知识,而非一味等待老师的讲解和传授。该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其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时刻不忘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框架等,将课堂教学重心放置教学生解决问题,而非给定他们现成的答案。这也是确保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

2.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过于复杂和抽象,尽管初中生处在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但也面临一定的压力。故而,学习兴趣的培养非常关键和必然。数学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创设课堂情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科内容。其具体实施方法是,通过创设课堂情境,将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问题,便于初中生理解和接受。同时,创设课堂情境也有助于吸引初中生参与进来,提高他们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数学教师要结合书本知识,设置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使他们通过思考、讨论、验证等,将数学知识扎实的印刻在脑海中。该种教学方式既能够确保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助于锻炼初中生的思维能力。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几何图形的学习为例,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几何图形都有哪些,并在完成基础内容讲解之后,鼓励学生动手设计制作长方体的包装纸盒,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

3.借助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

网络环境下,多媒体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学校和数学教师都要认识到多媒体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借助多媒体不仅能够将书本上复杂的知识、内容等,转化为具体的图案、视频,也为初中生提供了更多的数学学习渠道和方法等,便于学生对书本内容进行理解和记忆,其对学生未来的学科学习及发展非常有利。具体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可借助多样化的教学软件,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可感,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以平移和旋转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为例,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对课堂教学进行辅助,为学生播放一些物体运动的视频,甚至可以选择电影、动漫等镜头中有关位移或者旋转的内容,让这些枯燥的书本知识变得真实可感,降低学习难度的同时,强化初中生的学科认识。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数学成绩,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学科兴趣。数学教师也可以借助微博、微信等,及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鼓励学生下载一些APP,让他们用这些APP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初中生的思维灵活度。

4.借助练习进行思维拓展

传统数学教学,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距离感,部分学生甚至因学习成绩不佳,存在畏惧心理,在课堂上不敢主动回答问题,课下也不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倘若课堂上存在疑惑,也不会第一时间提出来。以上情况,既不利于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师也不能够及时掌握班内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些都不利于后续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数学学科与语文、英语等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更具备逻辑和思维特性。书本上多是抽象的内容,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困难。因而,课堂及课外练习无可避免。日常练习既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思路及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将生活案例应用到习题解答中,提升学科直观性,实现有效课堂构建[3]。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基础学科类目,数学学习非常关键。数学教师和初中生都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了解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认识到初中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采用崭新的数学理念及思维,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并以多媒体为依托,提高初中生的课堂参与度,辅导他们以更加科学的方式进行课后练习,从而拓宽初中生的数学思维,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张辉.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J].新课程(中),2015,(1):104-104.

[2]田洪俊.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5,(20):41-41.

[3]邵勇.浅析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7,(96):109-109.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