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8-07-29吴冬生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土地流转建议现状

吴冬生

摘 要:土地流转是农村产权制度深度改革和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上国家和地方一系列土地流转政策推动,部分地区土地流转市场活跃,经济效益明显。但也存在政府规划前瞻性缺乏、流转状态散化、规模效益不明显、操作程序不规范、组织机构不健全等问题与不足。作为农业大镇,如何跟随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探索土地流转的实现方式和途径,促进农村土地规范、高效流转,对加快发展全镇经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以白湖镇为例,对目前的土地流转现状加以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建议

一、我镇土地流转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镇依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工作原则,有序推进了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推进了我镇农业规模化经营,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镇农用地面积17.2万亩,其中耕地13万亩、林地1.8万亩、养殖水面1.6万亩、四荒地0.5万亩、其他0.3万亩。截止2017年12月底,全镇已流转耕地面积6.6万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50.7%,涉及农户1.2万户。从流转规模上看,50畝以下的0.6万亩,占流转总面积9.1%;50-500亩的5.2万亩,占流转总面积78.8%;500-1000亩的0.5万亩,占流转总面积7.6%、1000亩以上0.3万亩,占流转总面积4.5%。

二、我镇土地流转的主要成效

(一)促进农村经济活跃和农民收入增加

土地流转,推动了土地向家庭农场、合作社、种养大户以及农业企业集中,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得以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一些文化程度较高、有一技之长的农民纷纷外出务工经商,而把承包地转包他人,在外务工经商人员有收入,而承包他人土地的务农人员收入也有所增加,活跃了农村经济。据统计,2017年我镇有2.4万劳力外出务工经商,劳务收入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达5000多元,占38.5%。工资性收入成为我镇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的来源。

(二)促进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实现了流转双方互利双赢

2004年,白湖镇鸿运水产养殖公司,每年以每亩500元的价格将其渔场周边5800亩荒滩、荒地流转过来,种植生态水稻和水草,既解决了土地荒芜和水源污染问题,又增加了流转农户收入,实现了企业和农户双赢。

(三)促进农业向适度规模化方向发展

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村土地的有序流动,土地经营权向农业企业和种养大户集聚,极大的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通过技术、资金投入,机械化操作,集约发展高效益的现代农业,实现了土地、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有机结合,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提升了农业整体效益。

三、我镇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一)农田基础设施有待加强

从全镇流转情况来看,基础设施好、适宜机械化生产的圩区田块,流转面积大,如吴渡、杨柳、青帘、杭头等村,土地流转率50%以上,但水利条件差、田块小、土地不平整和不利于机械生产的山岗地田块,流转面积较小,如陶冲、顺港等村,土地流转率还不足30%。

(二)土地流转的成效及收益还有待提高

根据调查,我镇大多数农户还没有因为土地流转而获得更多的收益,流转收益仅限于少量的租金,工资性收入少,还没有因为土地流转实现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机械化利用程度有待增强

目前影响经营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机械化的应用程度。因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还不完善,导致许多农业机械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机械化应用程度的偏低,需要雇佣大量劳动力来弥补。

(四)抗御灾害风险能力还有待增强

抗灾害风险能力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融资渠道的缺乏和法规政策的缺失。《物权法》把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入“用益物权”,但同为“用益物权”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后,使用权人有权将其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而《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担保法》均规定不能抵押,《农村土地承包法》虽规定经营权可以入股,但相关政策规定不能折资作为资本金。因此,对于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办理抵押贷款很难得到银行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支持。对于大部分种粮大户来说,除土地承包经营权之外,能用于抵押贷款的实物并不多。

(五)管理队伍配置需要加强

土地流转涉及面广、情况复杂,造成纠纷调处任务越来越重。随着农业改革试点的深入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增多,土地流转频率越来越高,涉及范围越来越广,且农户和经营主体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因此需要规范的内容越来越多,从近年流转情况来看,因土地流转产生的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现有农经管理人员力量十分有限,导致压力越来越大。

四、进一步推进我镇土地流转的建议

(一)抓好土地整理开发

要遵循市场规律,按照农业产业化的客观要求组织生产,重点要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规划治理,改善丘陵地区耕作条件,按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规模效益,激发农民经营土地的热情。

(二)加强模式引导

在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流转机制的基础上,着重抓好以下几种流转方式:

1.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逐步引导由个人向能人流转,由单户向大户流转,由外出向留守流转,由集体组织农户统一向合作组织流转等。

2.根据全镇农业产业化发展布局,鼓励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成片集中流转承包地,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利益。

(三)制定土地流转的更多政策

流转双方要得到合理的收益后才能实现土地流转的可持续。农户来自流转的收益主要是流转租金,要建立合理的流转评价机制和租金增长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失地农户的后顾之忧。加大新型经营主体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补贴,提高基础设施水平,重点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创新试点,加大管护费用补助力度,开展针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农业保险提标扩面试点,增强抗风险能力。

(四)强化农村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在土流转过程中,镇级农经管理人员承担着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的职能,任务繁重,缺人力、缺经费,管理手段弱化,很难担负起一个镇几千、上万个农户的土地承包管理业务。要建立适应市场化要求的土地流转机制,高度重视农经管理队伍建设,强化职能,充实力量,提供必要的管理设备和工作经费,保障有序推进土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

(五)加大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矛盾化解

土地流转不合法是诱发农村不安定的重要因素,随着农业改革的深入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增多,土地流转频率越来越高,农村发生的许多矛盾常因土地纠纷而起,村民之间因土地矛盾而结仇的现象屡见不鲜,当前很有必要加强纠纷调解队伍建设,合理调解、仲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

猜你喜欢

土地流转建议现状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根据、障碍和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职能的构建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土地权益影响问题分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