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研究
2018-07-28宋宣学
宋宣学
【摘要】本文将全国划分为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四大区域,以人均。DP的对数代表各区域经济增长情况。首先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之后对存在因果的变量构建VAR模型以及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溢出效应普遍存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减,东北经济增长对中部影响更大,持续时间更长;东部、中部和西部对东北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并且东部的溢出效应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衰弱。各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均对西部影响最弱。
【关键词】区域经济;溢出效应;VAR模型;脉冲响应
一、引言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进一步突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关键问题之一,东部沿海快速发展,而东北地区由于自身弊病以及老龄化、人口外迁等因素荣光不再,中部以及西部或由于交通不便或由于人口稀疏即使如今政策大力倾斜,其经济发展仍落后东部甚远。区域间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带动关系,是政府和学者都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宏观视角出发,研究中国四大区域间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综合前人研究,本文将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概念界定为,一区域经济发展对其他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二、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理论基础
二十世纪中叶,发展经济学家在研究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时首先提出了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概念,八九十年代以后,新经济地理学派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进行了进一步阐释。
概览溢出效应思想,无非是两股力量角力,一股是对其他区域发展有利的力量,不论其名为扩散还是涓流效应,一股是对其他区域不利的力量,不论其称呼是极化或是回流效应,其合力为正,则促进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反之则抑制。下面,本文通过实证进一步研究中国区域间经济增长溢出效应是否存在,存在的话,一个地区一单位经济增长会对其它区域有多大的影响,这个影响是否会随着距离增加衰弱等问题。
三、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本文将中国分为四大区域,即东北、東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进行研究,选取1952-2017年各省人均GDP年度数据,并且由于时间跨度大,早期三大经济带和近期八大区域都不能很好代表其经济特征,最终折中选择四个区域的划分方式。由于海南省早期数据缺失较多且和各区域不存在地理上的邻接关系,本文在研究中将其予以剔除。本文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
为消除人口数量和异方差的影响,使用人均GDP并进行对数化处理,东北、东、西、中部人均GDP分别用LNEN、LNEA、LNMI、LNWE表示。
根据研究目标选择使用VAR以及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实证分析。为防止伪回归首先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来检验序列平稳性,结果原序列不平稳,一阶差分后的序列平稳。
使用差分后的平稳序列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中部、东部对其余区域均存在因果,东北对西部无因果,西部对东部无因果,内涵是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可能最强,可以跨越地域限制影响到西部,中部由于与其他区域邻接关系,均存在因果关系,而西部对东部的反馈效应几近于无。
根据Alc和SC准则,确定最优滞后阶数,将DLNEN,DLNEA,DLNMI,DLNWE存在格兰杰因果的变量两两建立VAR模型,同时对模型进行AR根图检验,所有方程根的倒数均位于单位圆内,VAR模型整体具有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考察各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引入脉冲响应函数来进一步研究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图1是期数为10期的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图。由于版面原因,脉冲响应图不一一列示。
上图表明,伴随东北经济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东部经济和中部经济都对其有一个正的反馈,且随着时间这种正向的影响逐渐消退,这说明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对东部、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溢出效应,并且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更大,持续时间更长,从上图可以看出,对东部的影响在第四期后趋于零,而对中部的影响到第九期才趋于零。
四、结论
本文将全国划分为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四大区域,以人均GDP的对数代表各区域经济增长情况,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VAR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研究各区域间经济增长溢出效应是否存在,影响大小以及影响持续时间等问题。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可能最强,可以跨越地域限制影响到西部,中部由于与其他区域邻接关系,均存在因果关系,而西部对东部几无反馈效应,东北对西部也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对存在因果的变量构建VAR以及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溢出效应普遍存在且随着时间推移消退,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对中部经济增长影响更大,持续时间更长;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增长对东北经济增长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并且东部的溢出效应随着距离的增加衰弱。各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对西部地区影响最弱。
参考文献:
[1]李政,杨思莹,何彬.FDI抑制还是提升了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基于省际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J].经济管理,2017,39(04):6-19.
[2]潘文卿.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J].世界经济,2015,38(07):120-142.
[3]余华义,黄燕芬.货币政策效果区域异质性、房价溢出效应与房价对通胀的跨区影响[J].金融研究,2015(02):95-113.
[4]陈安平.我国区域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J].经济科学,2007(02):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