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探究

2018-07-27姜玲

魅力中国 2018年6期
关键词:通用技术高中教育教学探究

姜玲

摘要:通用技术这门课程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所应运而生的。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非常大的作用。作为通用技术教师来说,我们要研究如何教好这门学科,就必须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适应新的教学目标,从而切实提高通用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中教育;通用技术;教学探究

高中通用技术是一门内容宽泛,注重实用性的学科。教材内容设置主要承接在九年义务教育中所涉及的信息技术和劳动与教育等学科,是一门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为主的科目。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来看,这门课程主要依赖于学生日常生活得到的直接经验以及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获得的间接经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认识,并通过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所以,通用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一门科目,而是各科知识连接的一条纽带,让学生在各学科知识的学习過程中脱离不同学科泾渭分明、各自为战的学习策略,而是将各学科知识以及学生生活中学习到的知识内容进行总体的融合,进而通过量变引发质变,提高学生信息获取、加工、转化、输出、交互等各方面的能力。

作为一名高中通用技术教师,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作为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诞生的新学科,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在日常教与学过程中都对这门学科缺乏一定的认识,进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目标不明确,课堂教学模式混乱等等问题就容易出现。

一、教师要正确认识、认真剖析这门学科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就是知识权威的存在,是连接课本专业性内容和学生思维的重要纽带。所以对于一门新学科来说,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弄懂其中的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方向,找出教学侧重点,才能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最为全面的指导和引导。但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教师本身对于高中通用技术这门学科得认识都处于懵懂的状态,在这种自身混乱的情况下,更容易将学生代入“歧途”,所以在我看来要想做好高中通用技术这门学科的教学,教师首先得从自身出发,正确认识并认真剖析这门科学的特点和内容。

首先,什么是通用技术呢?一方面从教育教学的方面来看,一般的定义是: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等专业性技术之外的宽泛性,具有日常生活普及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对绝大多数学生起到广泛迁移价值的学科。另一方面,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通用技术这门学科的出现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产物,更是时代要求。随着科技和电子技术的普及,信息全球化时代到来,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是未来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顺利进行的基础要求。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认识到通用技术在高中教育中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性,继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以最为负责认真的态度对待这门学科的教学。

其次,通用技术和高中教学过程中所设置的其他科目都不同,一方面在知识相对于数理化之类的以专业性科目为主的学科来说,通用技术这门学科的知识综合度非常高,因此不仅对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还强调各学科所涉及知识内容的综合运用,需要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动用学校生活中所学习的语数外数理化,还要充分融合日常生活中所学习到的知识以及常识性内容。另一方面,通用技术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科,配合素质教育所提出的培养学生知识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目标,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所以更加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做好一个领路人。

二、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首先,高中通用技术作为一门新学科,可以看作是对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劳动和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一种拓宽和延伸。作为一门全新的领域,必然会导致教师的日常教学面临相对较大的困难,不论是在内容安排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都需要教师做到慎之又慎。所以,在我看来,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完善需要慢慢探索,而教师在教学一开始能够做的就主要集中在内容准备方面。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将教材内容吃透,并明确教学目标,从而确定每学期的教学重点;另一方面教师则要在收集学生听课学习效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重难点的调整,从而保证备课内容的全面性和层次性,为课堂教学的有序性做好准备。

其次,教学准备不光是针对教学内容的准备工作,还有针对教师本身的准备。教师作为知识的传输者,必须达到一定的知识层次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顺利的完成知识输出工作。而上文中反复提及通用技术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科目,这也就对于教师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全面性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做好自身知识的储备工作,不论是从教材内容方面入手研究,还是从书籍、网络等渠道进行知识的综合性吸收和储备。总之对于教师来说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和学生一起进步,一起学习。

三、科学的选择知识传输方式

对学校教育来说,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课堂教学,教师将书面化的知识内容直接传授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最大限度的获得未来生活和工作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学习目的也相应的对应不同的教学模式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输出,对通用技术这门学科来说,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所以在教学模式的选择方面,教师要充分兼顾着两点。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模式,例如探究式教学,分组讨论式教学等,通用技术课堂上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的内容相对较多,分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技能和思维交流,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启发、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通用技术包含建筑、服装、农业、电子信息等多个方面,这些对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建立有非常强的推动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问题引导、教学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逐步建立起创新思维和能力。

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于教师来说适合自己班级教学实际的教学方式、方法才是最为有效的。以上我的分析是建立在我的教学识记基础上的,所以具备一定的特殊性,但希望以此为参照,为各位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通用技术高中教育教学探究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通用技术课堂中开展技术试验的实践和思考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