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究

2018-07-27余远华

魅力中国 2018年6期
关键词:学习氛围动手能力学习兴趣

余远华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讲解,示范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对实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进而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实验教学;学习氛围;动手能力;学习兴趣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我认为教给学生方法比告诉学生答案更可取。学生在知道方法后,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来探寻答案,在这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兴趣,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学生在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知识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进行实验操作,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当然,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极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时,作为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情况给予适当地指导,减少学生的挫败感。最终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和掌握操作方法。我们要想实验课程取得良好的收获,那么首先就得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老师要注意自己教学的方法,关注学生的动态,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那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值得探究的。

一、营造氛围,促进学习

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高中阶段的学生早已接触过化学实验,对化学实验中的基本反应法有一定的认识。作为老师要对学生的基础有所了解,在教学开始前可以针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设置两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操作。(实验的难度不宜过大,无危险)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对高中的实验操作没有太多的畏惧心理,也能达到巩固旧知识的目的。对优先正确完成操作的小组提出表扬,肯定学生的能力,同时鼓励其他学生;此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明确的规则,对以后实验操作表现优异的同学进行奖励,对课堂不认真的同学进行适当的惩罚,以此激励同学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来,积极地动脑、动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化学在高考比例中占着不小的比重,然而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很大一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枯燥、乏味。因此,通过实验操作可以让学生较为清晰地了解实验的化学原理;在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将实验中的化学反应原理和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化学实验与生活息息相关,尽可能降低学生的恐惧心理。此外,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思考,遇到困惑及时与老师交流。那么,当学生遇到困惑时,作为老师该如何解决,我想每位老师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

二、实验内容生活化

生活中随处可见化学反应,例如铁钉生锈、铝壶无锈、吃剩下的苹果变色等。作为老师我们要让学生对我们所讲的东西有兴趣、容易理解、好掌握,那么如果能将化学实验中的现象与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联系起来的话,那样学生理解起来就简单多了,与此同时,更容易加深学生的记忆。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教学难度,也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当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某些现象后自然会联想到与实验相关的内容。

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将学到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例如:用油隔绝氧气可以防止铁钉生锈。将该知识迁移到生活中来,我们可以在铁锅上刷油,防止铁锅生锈。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自己思考生活中,哪些反应可以用所学的化学实验原理解释。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还可以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源于生活,对实验操作过程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三、勤动手,多动脑

化学实验主要在于操作,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这个阶段的学生操作能力较强,因此,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操作方法,而不是一味地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全盘接收自己的想法。

教师更多的应该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疑问。当遇到问题时可以小组间相互讨论,老师可以选择其中有代表性问题的实验,让学生在老师可控的范围内进行操作。当然,这些实验大多都会因为操作不当或者化学试剂选取不对、用量错误而失败。但是,首先老师应该肯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方式。接下来教师纠正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再次操作,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在纠错后则不必再让学生操作,由老师进行操作。老师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讲明学生易错的问题和易混淆的知识,引起学生的重视。这样一来,学生因为自己操作过,在看老师示范时,往往会带着问题去思考。看到正确操作后反思自己的错误。这就避免了整堂课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还能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思考、认真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勤总结、善归纳

高中的化学实验一般分为物质转化类、物质的鉴定和鉴别类型等等。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教学生学会根据实验的性质将实验进行分类。同时要注意类似实验的区别。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能够举一反三,这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教学生学会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中越学越有劲,长期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那么,对于教师来说,这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教师要对学生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这对于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有着极大的帮助;和谐的师生关系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构建,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这过程中要求老师善于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的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來,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创新,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下降。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老师也要不断地学习,保持新鲜的活力,在课后多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这都对老师的实验教学有很多的益处。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化学实验的教学少不了的便是动手。高中阶段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思维活跃,老师的关键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重在引导,而不是全盘灌输,这样反而阻碍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既然是实验就应该让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主动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猜你喜欢

学习氛围动手能力学习兴趣
加强班级教育有效管理,激发学生追求幸福指数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